作者文章归档:梁军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国企改革立场:左右不同调的学界(连载24)


  国企改革立场:

左右不同调的学界

——国企改革再出发系列评论之二十四



在国企改革意见分歧问题上,首先表现为学术界的理论分歧。

有的时候,学术界是因理论流派的不同,而导致政治主张大相径庭。这样的争论倒也无所谓对错,它更多的是在象牙塔里的自娱自乐,或者是整个社会思想活跃的基础。比如在西方世界里,各类经济学思想流派林林总总,各领风骚。或默默无闻,孤芳自赏。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也被相容于间,被一些学者在“学理”上所膜拜,在世界金融危机突起之时,偶发热潮,过后即去,不必为喜。

但是更多的时候,却是因为政治主张的...

Read more

国企改革立场:国民不同德之外企(连载23)


  国企改革立场:

  国民不同德之外企

  ——国企改革再出发系列评论之二十三

  

  这是最值得我们警惕的一个群落。

  当今的跨国公司,在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文明的光环笼罩下,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衣钵下,总是表现一幅温情脉脉的外表。他们关心当地的环境、贫困、卫生、教育和社会公平,愿意为上述领域发生的种种问题捐资捐款,奔走呼吁,因而在众多市场经济体制不甚完善的经济体,总能得到中产阶层、知识分子和青年人的信任和支持,在不动声色之中,攻城掠地,横扫全球。

  在中国,在当下,这样的境况也在一天天地发生,一点点地改变年...

Read more

发展混合所有制的目的在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原文发表于《南方日报》2014年3月10日第二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之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热词。但是我们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目的要有正确的认识。否则很有可能出现为混合而混合、不知怎样混合的现象,偏离党中央的改革初衷,甚至产生新的问题。

  “委托—代理”矛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表面意义在于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其核心目的在于——通...

Read more

新一轮国企改革印象


  (原文发表于《国企》杂志2014年3月号)

  十八届三中全会过后,上海打头炮,各地紧跟随,地方版本的国企改革方案陆续出台。已出台的,想必是在忐忑中密切关注社会反应;尚未出台的,或许正在揣摩是模仿还是超越。

  做出这样的判断是有根据的。三中全会后,市场派的舆论紧压在失望中寻找文本亮点,在批评中寻找行动支撑,各种解读再次点燃公众期望。于是,地方政府纷纷表态,改革方案一一出台—出台改革方案的时间早晚,正成为评价改革态度的试金石。

  在这样的气氛里,对于各地国企改革的总体印象概括起来三句话:高层缺乏权威性的政策指引,中端缺乏深思熟虑的实践路向,整体缺乏适应...

Read more

健全法制再谈混合


   (原文发表于《董事会》杂志2014年2月号)

  如果不能准确领会党中央关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真实意图,不能找到实现各方目标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各种争执还会无意义地重复下去。而对庞大的国有资产来说,很可能面临一场没有规则的“屠戮”。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当前,各理论流派和利益攸关方,都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进行了解读。如果不能准确领会党中央关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真实意图,不能找到实现各方目标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各种争执还会无意义地重复下去。而对庞大的国有资产来说,很可能面临一场没有规则的&l...

Read more

国企改革核心:推进政企分开


  (原文发表于《南方日报》2013年12月2日第二版)

  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部署,将改革关注的重点从市场、从国企本身,转向政府职能转变以及更宏大的社会领域,强调“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是为切中要害,抓住了主要矛盾。因此,国企改革最核心的命题,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

  改革开放以来国企改革的进程,就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进程,是从政府附属物向市场经营主体过渡的进程。国企改革的目标任务,就是将原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附属于政府各部门的,政企不分、欠缺活力...

Read more

国企改革的重点、亮点、关联点、疑点和着力点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企改革的最全面解读

  国企改革的重点、亮点、关联点、疑点和着力点

  ——广东省社科院国有资产监管研究中心主任梁军专访

  (原文发表于《国企》杂志2013年12月号)

  三中全会《公报》和《决定》下发后,各地国资委对今后国企改革的走向十分关注。广东省国资委率先组织省内资深国企改革专家对《决定》和《说明》进行研讨与分析。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梁军以多年的研究心得,为此做了一份详尽解读,得到了广东省国资委相关领导的肯定。在《国企》看来,这堪称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有关国企改革的最全面、最完整的解读。

  为此,本...

Read more

国企改革立场:国民不同德之私企(连载22)


  国企改革立场:

  国民不同德之私企

  ——国企改革再出发系列评论之二十二

  

  在所谓的主流经济学家的话语体系里,私营企业家是最受呵护的群体。因为要肢解庞大的国有经济,则必须培育出一个与之对立的群体。所谓“国退民进”,就是指私营企业解除了束缚和桎栲,健康地成长壮大的过程;所谓“国进民退”,就是国有企业依托国家资源和垄断地位,欺凌私营企业的悲惨故事。但凡国有企业的恶,都与私营企业的善相连。因此,私营企业家们对主流经济学家的理论是认可的,支持的,并感恩戴德的。

  可以用来佐证...

Read more

国企改革立场:国民不同德之地方国企管理层(连载21)


  国企改革立场:

       国民不同德之地方国企管理层

       ——国企改革再出发系列评论之二十一



地方国企分为省属国企和地市县属国企两大类别。正如前文所述,笔者认为央企是有未来的,省属国企有一些是没有未来的,而地市县国企基本没有未来。得出此判断,是根据各层级国企的领导人所处的阶层立场和心态为依据的。如果将所有的国企负责人统称为一个特殊的企业家阶层的话,央企和省、地市县国企的负责人的差别是相当大的。上文说到央企的负...

Read more

国企改革立场:国民不同德之央企管理层(连载20)


  国企改革立场:

国民不同德之央企管理层

——国企改革再出发系列评论之二十



国有企业的改革,真正动真格的改革要从1998年三年脱困攻坚算起。那三年,朱镕基主政,冷面铁腕,破釜沉舟,血雨腥风,惊心动魄。究竟代价几何,至今仍纠缠不清。有人从国债投资、银行降息、债转股、银行不良资产、技改贷贴息、纺织压锭配套资金、社保基金缺口、关闭“五小”企业、上市融资、出口退税等十个方面细数国家或明或暗给予的支持,得出否定性的结论。但是不管怎样,国有企业经历这一次全身换血式的大抢救,总算没有倒下,苍苍朗朗地度过了亚洲金融危机,也度过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