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申世军

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金融市场

对印度放宽资本账户的分析


2006年3月20日,印度商业和工业部发布《外国直接投资政策》白皮书,进一步放宽对外资的限制,除了零售(单一品牌零售业除外)、核能、博彩等个别行业外,其余行业均向外国直接投资开放。印度在走向资本完全自由流动的道路上迈出了决定性一步。

   根据白皮书相关内容,机场建设、烟草、非新闻电视、危险化工、金银煤矿开采、非银行金融业务、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基础设施建设、发电及电力输送、茶叶加工与种植、电信设备制造等领域允许100%的外国直接投资,不需要印度政府批准。

一、印度放宽资本账户限制的原因分析

第一、印度已经具备了享受资本自由流动好处的充分条件

在国际金融理论中,...

Read more

管制幻觉:理论分析及实际应用


管制幻觉:理论分析及实际应用

经济社会中,关于政府管制的理论主要有两类。一种是“政府管制公共利益理论”,它假定政府的目的是通过管制政策解决市场运行中的某些不足与无效率,维护公共利益,并假定政府管制者专一的追求这一目标。另外一种是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政府俘获理论”,它通过分析各种利益集团与政府的关系以及其对政府管制政策的特殊影响力和政府管制者的各种动机,认为政府管制是为满足产业对管制的需要而产生的,而管制机构最终会为产业所控制。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George Stigler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受管制产业并不必无管制产业具有更...

Read more

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现状、挑战和改革方向


一、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分业经营、分业监管
我国金融业目前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分业经营即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各自经营与自身职能相对应的金融业务。分业监管是指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分别对银行业、信托业、证券业、保险业实行监管,其中,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同时负责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1989年,内地初步提出银行业与证券业、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原则;1995年商业银行法的出台,标志着金融分业经营体制正式确立。2003年4月28日银监会的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国由此确立了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新格局。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

Read more

服务小微企业融资:开门勿忘关好窗


服务小微企业融资:开门勿忘关好窗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 申世军
 
在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出,今后一个时期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优质金融服务,特别要加快解决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同时也强调“坚持把防范化解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生命线”。结合温家宝总理前期在江苏调研时所强调的,金融机构当前有两个任务,“一是为企业克服困难主动服务,一是为控制资产泡沫、防范风险而加强管理”。这充分反映出,兼顾服务提供和风险防范已成为新时期做好企业融资服务的重点和要求。
对未来企业尤...

Read more

探寻地方债务融资的“阿基米德支点”


   现阶段,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和民生投资缺口的加快弥补,我国地方政府的融资意愿强烈,融资需求巨大。再单纯依靠传统的权益类融资(比如合资、出售股权、IPO等)和债务性融资(通过设立投融资平台向银行贷款或者发行债券),或者是规模难以满足需求,或者是促使地方债务更加隐蔽化,增加了金融系统的潜在风险。尤其是在今年货币政策稳健、信贷额度总体收紧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的融资需求更加明显,迫切需要融资模式的发展创新。

  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就能撬动整个地球。”解决地方政府庞大的融资需求,也迫切需要这样一个“支点”,一条可以有效满足地...

Read more

GDP连续5季下滑,经济隐忧需格外关注


  7月13日,2011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公布,1-6月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其中二季度增速为9.5%,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总体来看,当前经济运行稳健,但也存在几点隐忧,需要引起重视。

  1.GDP增速连续5季下滑。2011年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速为9.5%,低于一季度的9.7%,这是2010年一季度达到危机爆发以来的高点11.9%后,连续五个季度出现连续小幅下滑态势(这五个季度增速分别为11.1%、10.6%、9.8%、9.7%和9.5%)。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曾从2007年第四季度开始经历了连续6个季度的下滑,虽然本...

Read more

个税起征点上调利于当前通胀治理


  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个人所得税法,将个税起征点从现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税率结构由9级调整为7级,将最低一档税率由5%降为3%。这是个税起征点的第三次上调,也是上调幅度最大的一次,超出了此前起征点提到3000元的普遍预期。一方面,此次上调无疑对提高中低收入阶层收入有显著利好;另一方面,在当前CPI逐月攀升、稳定物价成宏观调控首要任务的背景下,其对当前通胀治理的积极作用也不容忽视。

  一、起征点提高不会助长通胀

  对于个税起征点提高所间接造成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进而对物价上行造成的直接效果,有观点指出,收入上升意味着人们购买力和消费倾向上升,从而导致...

Read more

美国债券风险—由远虑到近忧


  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集中到美国债券风险上。市场对于美债可能出现危机的关注由来以久,在欧债危机爆发初期便已产生。但那时充其量只是一种远虑。近期,这种担忧情绪迅速升温,美债危机正在发生由远虑到近忧的悄然变化。

  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三点:一是2011年4月18日标准普尔发表报告,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这是自1989年以来的首次。此举让全球金融市场为之一震,不安情绪开始滋生。二是5月16日,美国联邦债务总额达到14.29万亿美元,达到法定上限,美国财政进入“债务发行暂停期”,如不提高债...

Read more

以扩内需来拓展防通胀政策空间


  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扩大内需的重视程度空前。一是胡锦涛主席4月15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会上表示,未来五年中国将着力实施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二是4月2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拟将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由现行的每月2000元提高到每月3000元。初步估计,此举可使得居民人均可分配收入增长3.2%左右。三是4月19日,人保部副部长杨志明表示,“十二五”期间要努力实现职工工资年均增长15%。诸如此类的一系列举措,可看出扩大内需在当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当前扩大内需有着深刻的现实基础。现阶段,围绕中...

Read more

剖析玉米新政:明修栈道 暗度陈仓


  4月19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玉米新政,暂停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玉米增值税抵扣政策。对于这一行为,单纯来看是为整顿玉米市场,防止玉米涨价过猛。但仔细分析来看,在当前通胀压力高企的背景下(一季度CPI达到5.0%,3月份达到5.4%),当前对玉米市场的调控或另有深意。这便是通过调控玉米市场,降低猪肉等肉类产品的涨价动能,有效堵住肉类价格这一可能进一步拉升通胀压力的“口子”,防止2008年“外有石油,内有猪肉”的一幕重现。

  一、当前稳定肉类价格很有必要

  2008年,国际原油价格最高达到149美元每桶,国内待宰活猪价格...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