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国家电网公司分拆为五大区域电网公司只是将一家独占市场需求的企业变为五家区域性的独占市场需求企业。而电力生产的市场化与电力需求独家垄断的根本没有解决。
2002年12月,国务院《关于电力体制改革的方案》(简称5号文件)明确提出了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市场化思路及实施步骤,这就是:首先,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然后,实现输配分开,建立电力批发市场;再在此基础上,建立电力零售市场。但是,基于5号文件的电力体制改革只走了第一步后便止步。显然,目前的电力体制并非改革的期望,继续推进改革已经成为迫切的要求。
近期,中断十年的电力体制改革呼声又起,但却提出了新的改革选择,即拆分国...
作者文章归档:许保利

央企需由“联合体”改为事业部制
目前,中央企业的组织形式是法人企业联合体,这是一个呈金字塔形的法人企业组合。处于塔尖顶部的是集团公司,其下是二级、三级等各层级的法人企业,上一级企业控股下一级企业。
各法人企业之间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均受制于《公司法》。这样的企业组织形式源自于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国有企业曾经隶属于各行业主管部门,由其直接管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推进,开始进行企业集团的试点,将一部分企业从行业主管部门中分离出来,直接归一些大型企业管理,形成了一些以股权为纽带的法人企业之间的关系。后来,这样的企业组织形式迅速发展。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撤销各行业主管部门,这时,仍由各行业主...
对改革中央企业高管薪酬的思考
对因不确定性而承担风险的企业,在确定高管人员薪酬时,绩效薪酬考虑的是经营业绩。但对于市场确定的企业,高管人员做的就是生产管理工作,其绩效薪酬不宜太高。
2004年前,中央企业高管薪酬比照公务员工资。2004年,进行薪酬改革,对央企高管实行年薪制。目前,高管薪酬确定是按照《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2009年该办法曾经过一次修订。根据这个办法,中央企业高管薪酬由两部分组成,基薪和绩效薪酬。基薪相当于岗位工资,是固定的。绩效薪酬取决于经营业绩,是可变的。
实行年薪制对高管人员起到了较强的激励作用,也促进了央企的发展。因此,年薪制的方向是正确的。但这里一个问...
国企利润分红应兼顾自身发展需要
一段时间以来,国企利润分红成为舆论热议的一个话题。这需要我们回顾一下三十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市场化是国企改革方向 私有化不是选项
不搞私有化,这是始于1978年的国有企业改革的“红线”。在改革的进程中,尽管存在着取向上的计划与市场之争,但在实际操作上一直按市场化的思路在进行。到目前为止,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已经走过三个阶段。
1978年至1998年:改革的目的是将计划体制下执行指令性计划的国有企业改造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
在这一时期中,国有企业改革走过了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经济责任制、两步“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等过程,改革的目标被最终确定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4年进行的以公司制、股份制为目标的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使国有...
从产业链看国企是否挤压民企生存空间
近期,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话题不断被提及。与二三十年前相比,人们关注和讨论的重点已经不是如何摆脱国企困境,而是诸如 “‘国进民退’是否挤压民企生存空间”这样的话题。怎么看待国有企业的现状及其作用呢?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继续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同时,继续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在改革的同时,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布局也在进行调整。一些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中因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退出市场,还有一些国有企业从一些不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域退出进行重新布局,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