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美联储的QE3,全世界可以说是望眼欲穿。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每一次碰头会前后,股票、黄金、大宗商品的价格都会闻鸡起舞般摇摆起来。不过最近这几次,QE3总是可望而不可即,让大家空欢喜一场。
对于QE3的猜测很多都基于美国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就业数据等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分析,却忽视了美联储作为中央银行最基本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为美国经济提供足够的流动性。美联储的《季度流动性报告》是一份了解美国经济流动性状况的重要文献,却一直没有引起主流媒体的足够注意。这份文献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所揭示的流动性状况不仅包括传统金融机构,还包括影子银行系统。这有点像中国人民银行近来启...
作者文章归档:吴迪

破译美联储QE3的密码
QE3将会是一个改变金融游戏风向的重大事件,将彻底改变Low Beta资产和High Beta资产多空博弈的格局。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演变过程中,许多机构包括中国的主权基金重仓持有Low Beta资产,他们必须对QE3的必然性、规模和形式作出精准的预判,及时调整投资组合中Low Beta资产和High Beta资产的多空头寸,要不然必将蒙受天文数字的损失。前两轮QE乏善可陈,因此QE3决不能因循守旧,一定会推陈出新。QE3的形式取决于QE3所要调控的目标经济变量。
2012年汇市或有大斩获
2011年是外汇(FX)市场愁云惨淡的一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时而黑云压阵,时而曙光尽现,政治角力的不确定性给市场带来了频繁剧烈的波动。除了趋势扑朔迷离难以把握之外,投资者还要面对市场最大庄家--中央银行的强势介入。损失惨重的就是看空欧元的投机者,因为在欧洲央行和IMF的强势干预下欧元并没有因主权债务危机而发生预料中的大幅度贬值。
中美关系的群众基础挑战
(原文发表于12月12日新加坡《联合早报》)
“反华牌”反映了美国的脆弱和迷失
适逢美国大选,又看到听到了很多对中国极为不友好的声音。如果美大选是部肥皂剧的话,那么“反华牌”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剧情主线之一。美国的政治游戏总是需要有一个大反派,就像蝙蝠侠需要笑面人一样。只是早些年美国对中国的指责往往集中在政治层面,近些年来则集中于经济层面。
人民币不自由兑换,汇率偏高;践踏知识产权,补贴出口经济等等。这些指责的背后隐藏的是美国对中国在经济上超越自己的恐惧。领导资本主义世界的“华盛顿模式”即将完败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北京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美国的政客想向选民摆出自己有能力...
中国粮食的危与机
前一阵子联想集团将战功卓着的高级副总裁陈绍鹏调任旗下“现代农业”的掌舵人,引起业界一片哗然。为什么把被视作”杨元庆接班人“之一的人物放在离核心业务这么远的一个地方?
联想其实看到了一个很多人都选择性忽视的问题:吃饱饭很快将不再是个想当然的问题,而是一个酝酿着潜伏着等待爆发的危机。粮食的稀缺性里蕴藏着巨大的金矿。危机需要解决方案。能否像IBM卖解决方案那样的卖粮食?
首先给大家看一个关于粮食价格的数据:2011年2月中,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粮食价格达到了2008年以来的最高点。在过去一年里玉米价格上涨了95%,大豆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