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肖钢

中海油新能源首席经济学家、英国皇家化学会院士肖钢

解困制造业


  制造业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要推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地建设制造强国。制造业是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力军,中国是一个超大的国家,这个特点决定了中国一定要发展好自己的制造业。

  强大的制造业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回顾近现代的历史,主要的发达国家普遍都经历了制造业的持续发展和不断的转型升级。18世纪60年代,英国用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取代手工作坊,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19世纪末,德国、美国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在电力机械等领域形成领先优势,随后实现现代化。第二...

Read more

解决“一带一路”投融资难题现有方案都行不通


   在当前形势下,中国的成功经验和现行的西方主导的规则并不能解决“一带一路”投融资所面临的障碍,亟待创新和突破。

 
  1 仅依靠“中国方案”行不通
 
  首先,中国目前尚无系统的方案。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在中国行之有效的一整套投融资运作机制,放在“一带一路”沿线并不具有普适性。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系统化规则和标准,如债务违约和救助机制等,从实践看,中国更多的还是基于具体项目的一事一议,尚无体系化的解决方案。
 ...

Read more

清洁开发非常规气的黄金准则


  在化石能源中,天然气是相对洁净的能源,燃烧同等热值的天然气,其二氧化碳排放量远远低于煤和石油。但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需要采用特殊的技术,由此可能带来新的环境风险和挑战,比如大气和气候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等。

  根据美国CATF(净化空气任务组织的英文缩写)的研究成果,非常规天然气开发以及管理不当而导致的主要环境风险表现如下:

  一是温室效应。非常规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温室气体。同样质量的甲烷,导致的气温上升能力是二氧化碳的几十倍。美国EPA(环境保护局)估算,从石油和天然气生产过程中释放的甲烷气体,是全世界电厂释放的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效应的...

Read more

能源新贵—汽车动力电池


  一、动力电池背景需求

  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一大汽车消费国。汽车业是我国的重点产业,2009年全国汽车销售量突破1000万辆。然而传统汽车向来是碳排放大户,研究表明,一辆轿车年排出有害废气高达自身重量的4倍。在大力发展汽车工业与碳减排目标的“矛盾”中,中国汽车业势必要迎接正面冲击,新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正在到来。交通能源消耗已经成为环境污染和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作为零排放的纯电动汽车( Electric Vehicles,EV) 和低排放的混合动力汽车(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Read more

低碳是中美利益的汇合点


  能源是中美两国具有共同利益和共同挑战的重要领域。或许,2010年两国的能源关系将更加微妙,并且,随着能源地位的凸显,两国的能源合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美关系的发展与走向。

  去年年底的中美领导人会谈之后,双方即联合发表了长达6400多字的“中美联合声明”,其中有1782个字涉及清洁能源和低碳经济,双方表示今后将在新能源的7个方面展开合作。这一声明奠定了未来若干年中美新能源合作的基调,在世界能源这个大舞台上,“中美共舞”必将迎来一个合作的高潮。事实上,能源合作也离不开经济、文化方面的互补与碰撞,因此,笔者仅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这次...

Read more

油气资源量日渐减少 油企加快发展新能源步伐


  传统油气巨头以其雄厚的资金实力、深厚的政府资源高调进军新能源领域,是否会冲垮业已形成的新能源市场格局?

  延伸产业链、业务多元化和跨行业发展在传统能源企业上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大有通吃产业链之势。在低碳经济和新能源大发展的背景下,这种趋势更加显著。在6月3日召开的“道达尔中国科学论坛”上,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和开采并没有成为专家和公司高管们谈论的话题,相反,太阳能的先进技术和应用却成为热点。

  事实上,不仅道达尔,国际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BP、壳牌近期都加快了发展新能源的步伐,甚至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在新能源领域也有所涉猎。“随着油气资源量日渐减少...

Read more

21世纪的“能源水晶”


  可燃冰:21世纪的“能源水晶”

  谈到能源,人们立即想到的是能燃烧的煤、石油或天然气,很少会联想到晶莹剔透的“冰”。然而,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人类陆续在冻土带和海洋深处发现了一种可以燃烧的、白色的、外形像冰的固体物质,这就是可作为优质能源的“可燃冰”。这种“可燃冰”在地质上被称为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简称Gas Hydrate),主要由水分子和烃类气体分子(主要是甲烷)组成,所以也称它为甲烷水合物,又称“笼形包合物”(...

Read more

泛能网——能源创新路径猜想


  摘要:能源创新的说法已被业界认可,但创新路径却一直没有定论,由此把创新之说置于尴尬境地,能源创新要先解决路径难题。

  创新源于拉丁语,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也可将其理解为对旧有的一切所进行的替代与覆盖。

  能源创新概念提出的背景是全球能源需求高涨与应对气候变化。一方面,未来二十至三十年内,世界约有30-50亿人口将陆续步入工业化和现代化。巨量的人口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带来对能源的巨量需求,特别是对传统化石能源的需求。另一方面,在过去的12 年中,有11年是自1850 年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全球范围内,海平面在上升、冰川在...

Read more

人类与CO2的博弈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规模地消耗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这些化石能源正是全球CO2排放的主要源头。同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类经济活动导致CO2的过度排放成为引发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自然界的诸多异常现象,如海平面上升、洋流异常、极端气候频发等也被认为与CO2排放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些问题正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了维持人类子孙在地球上的繁衍生息,人类必须采取措施控制CO2的排放,一场人类与CO2的博弈战争在所难免。

  控制CO2排放的措施众多,但从物理系统角度可简单归为两类:控制排放源头与CO2排放后处理。

  1.  控制源头,挖掘碳减排潜力

 ...

Read more

新兴工业化道路及中国能源战略


  笔者近几个月来多次聆听傅成玉总经理讲解他对当今世界局势的分析及对世界和中国的能源之路应该如何走的看法,收获甚丰。在这里我想谈谈本人的一些思考,并尝试对傅成玉总经理的战略思维进行解读。

  人类目前处于有史以来范围最广、程度最深的变革时期

  过去世界的重心一直在欧美,现在重心已经东移,其标志及发展动力是一批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崛起。人类正在进行的三大革命——能源革命、产业革命和生活方式革命,使原来人们公认的全球发展、治理和增长的模式变得过时,我们无法用传统思维来分析和判断世界出现的新问题。具体来说,就是高科技的日新月异导致了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