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叶行昆

1982年毕业于南京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并获文学士学位; 1984年转业来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工作; 1996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系,专业为中国经济史,并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7年考入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经济思想史专业,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
学术兴趣:经济史学,制度经济学,婚姻经济学等。
工作现状:从事“经济史学”文献数据库及其网站的开发。
人生理念:只顾耕耘,不问收获。
欢迎光临此页!
敬请批评指正:
[email protected]

“以人为本”何如“以民为本”?


“以人为本”何如“以民为本”?
--2008年清明随想
叶行昆


 当下的神州大地,举国上下,“以人为本”的口号震撼人心乃至震耳欲聋。然而,“人是什么?”这是德国大哲学家康德晚年的天问。关于“人是什么”这一命题几乎成了千古悬案。亚里斯多德说:“人是政治的动物。”达尔文说:“人是猿猴进化的高级动物。”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钱锺书则在其《围城》里则说:“人是无毛...

Read more

论从秦始皇到汉武帝时期的制度变迁与制度思想


  (之一--文化篇)

  笔者曾经提出:“所谓转型期是指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制度发生变迁的过程.制度变迁是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的过程.其中制度创新扮演着重要的承前启后的角色它所留下的便是制度变迁与创新的路径或轨迹。”(《论商鞅变法与制度创新》,《财经研究》1999年)而秦至西汉初期正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大转型期。本文试图就这一段历史转形时期之制度变迁及其制度思想作一番整合性讨论。先交代一下:限于篇幅,对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等的讨论暂且省略(详见本文“政经篇”),而重点讨论意识形态制度化的问题。或许这将有助于我们认识秦之&ld...

Read more

谈谈我国的“法定婚龄”问题


谈谈我国的“法定婚龄”问题

(采访纪要)

叶行昆

 

关键词:法定婚龄 性行为 计划生育

 

 

叶行昆老师,您好:

 

我是《××科技报》的记者(姓名省略)。我在网上看到您发表了一系列对于婚姻问题的经济学解释,因此想针对我们当前的一个题目采访您几个问题,希望您能从经济学家的角度进行回答与评价。

 

63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发布了《中国人的性行为与性关系:历史发展2000——2006》调查报告,主持该项调查的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

Read more

爱情也是可以度量的


爱情也是可以度量的

叶行昆

 

 我曾经以为,婚姻是经济的,是可以度量的,因而属于形而下的范畴;而爱情是超越经济的,是无法度量的,因而属于形而上的范畴。为此,我写下了《由杨翁结合引发的经济学思考》,《情人节姓情还是姓钱?》和《缘起性空》等文字。其中,“没有一百万的钢琴,哪有什么琴(情)调可弹(谈)?”至今记忆犹新,时常在耳边回荡。

 如今,我似乎已经步入了“以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的境地了,因为我终于领悟到了:爱情也是经济的,也是可以度量的。

 钱锺书先生在其《谈交友》一文中说:&ldquo...

Read more

论韩非子的“法治”制度思想


 

 

 

关键词:韩非子 法治 制度思想

 

  韩非子秉承了其师的“性恶”论,反对孟子的“性善”论;以“严刑”、“重罚”的“法治”制度思想来对治儒家的“德治”、“仁政”制度思想。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故圣人化性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性恶》)“欲虽不可去,求可节...

Read more

谈知识的股权与产权


谈知识的股权与产权  

--写在“价值中国2007新闻发布会”之际

  刚刚作为特邀嘉宾混完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第八届中国经济学家论坛”,又收到“价值中国网2007年新闻发布会”的邀请函;仿佛前者是上厅堂,后者是下厨房;上厅堂未免有点作客的拘谨,而下厨房倒是有点回家的感觉,因为“价值中国”就是我的心灵家园。此时此刻的我,在受宠若惊之余,却情不自禁地要说:“回家的感觉真好!”俗云:“人在未出名之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东西,出名之后就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东西了。...

Read more

缘起性空--试论爱情的存在理由


缘起性空--试论爱情的存在理由

叶行昆

 

近来,我在思索爱情的存在学意义。人的一生幸福与否是与能否享有亲情、友情和爱情密切相关的;尤其是人到了成熟年龄之后,爱情对于人生的意义更为重要。人的群体性决定了人是怕孤独的,比如,因孤独而引起的忧郁症竟然成了当代社会的世纪病;而消除孤独感的最佳选择莫过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感受。人是由阴阳结合而构成的,男女之间的爱情是人的群体性存在的最基本的理由。离开了爱情,人生的存在意义将大打折扣。然而,爱情的群体性和互动性又决定了爱是不能孤立存在的,爱情只能存在于相爱男女之间的,“你选择了,我选择了你;这是我们共同的选择。”...

Read more

论请客吃饭与女人的尊严


论请客吃饭与女人的尊严

叶行昆

 

 记得一位伟人曾经说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壮哉斯言!在那“造反有理”的火红年代里,如此的“最高指示”绝对是“一句顶一万句”的,而且“句句是真理”,当然是绝对的真理。然而,科学的理性告诉人们,真理是相对的;只有局部的真理,而没有全部的真理。时过境迁,风云变幻;时贤则云:“革命就是为了请客吃饭!不请客吃饭,革命何为?”...

Read more

叶行昆专访:经营婚姻需要三要素


叶行昆专访:经营婚姻需要三要素

 

南都周刊:作为研究婚姻经济学的学者,您在一些文章里谈到了婚姻如同经营股份公司,以追求效益最大化,能不能从这个角度谈谈一夫一妻制的意义?

叶行昆:其实男女双方都是一种资源,性别之差,优势互补。两个人在一起的资源互补要比单身生活来说收益要大。在这里我提出了一个概念:烛光效应。就是说一个人点一支蜡烛,一个人享用。两个人同时使用这一支烛光,对烛光本身来说,它的成本没有上升,但相对收益提高了。那就是说在一个家庭里,如果男女适当分工,就会产生一种烛光效应。

从优势互补的角度出发,结婚本身就如同开一个股份公司。所谓婚姻,就是给法定成年男女定下的契约...

Read more

笑谈《婚姻爱情经济学》


笑谈《婚姻爱情经济学》

叶行昆

 

 经过各方面的千辛万苦,同舟共济,《婚姻爱情经济学》终于问世了。用经济学作为分析工具来讨论婚姻、爱情之类的题材,恐怕在中国的出版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吧。如此创举,岂能不令人可喜,可贺乎?然而,欣喜之余,却又颇感可笑矣!可笑何来?

 有一网友来函曰:“我见到‘编者的话’中说;‘一边读,一边笑,一个人,呵呵笑。笑着,我也问自己,你为什么这样笑呢?’可我在想,如果我在读你们的文章的时候,那一定是笑不出来的。婚姻、爱情都经济了,那还有什么好笑的?”

&n...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