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请客吃饭与女人的尊严


论请客吃饭与女人的尊严

叶行昆

 

 记得一位伟人曾经说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壮哉斯言!在那“造反有理”的火红年代里,如此的“最高指示”绝对是“一句顶一万句”的,而且“句句是真理”,当然是绝对的真理。然而,科学的理性告诉人们,真理是相对的;只有局部的真理,而没有全部的真理。时过境迁,风云变幻;时贤则云:“革命就是为了请客吃饭!不请客吃饭,革命何为?”于是乎,酒肉穿肠过,无酒不成宴;一时间,与时俱进;请客吃饭乃呈风起云涌之势。“革命小酒天天喝,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一口闷,感情深。”等等,不一而足。君不见,以赶饭局而殉职者亦大有人在乎?窃以为,先贤之“醉翁之意不在酒”倒是超越时空的绝对真理。吾国餐饮文化之无上妙用尽在于此也。“道可道,非常道。”此道“诚不足为洋人道也!”

 且看官场、商场风云:“生命在于运动,做官在于跑动。”“生意要经营,为官须钻营。”无论是“跑动”、“钻营”,还是“经营”、“人脉经济”等等;请客吃饭,大摆饭局;可谓所向披靡,无往不胜矣。上下五千年之礼仪之邦,泱泱大国的餐饮文化;此“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通则不痛,不通则痛。”惟有请客吃饭,方能将静脉、动脉、气脉一并统统打通,方能“条条大路通罗马”,真是“一切尽在无言中”。

 时下与国际接轨,中华崛起之言,甚嚣尘上,以愚之见,当代中国实实在在能与国际接轨或者有的一拼者惟有吃饭而已。其余的什么均为虚张声势,无中生有。此话怎讲?殊不知,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国人追求幸福指数中的重中之重乃是:“住西洋房子,讨日本娘子,拿美国工资,下中国馆子。”由此可见,其中惟有“中国馆子”是举世无双的,也是国人深深引以为荣的。至于还有其它什么可值得骄人的东西,应该是可以免谈的。以请客吃饭为荣,以没饭可吃为耻;也应该是说得过去的。

 据权威人士考证,中华民族乃是属于钟爱面子甚于脸面的一族。如果在公共交通设施中争抢座位,那一定是争先恐后地捷足先登的;毫无温良恭俭让的绅士淑女风范,对于这个或那个的座位绝对具有“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豪迈气概。难怪人家老外总以为,中国人个个都身怀点“中国功夫”的绝技呢。而在饭局之际,酒席宴间;那一定温文尔雅,你推我让;避席、让席之声不绝于耳;仿佛区区之我都是多余的人,自己之入席也是多此一举的。何也?在乎面子与脸面之间也。宴席是席位多乎哉?多多也!俗话说:“死要面子活受罪”,“打肿脸充胖子”等等,恐怕是中国人显著的国民性特征了。然而,如果要对《中国的国民性研究》探幽发微的话,从请客吃饭切入;那断然不会偏题太远的。倘若能小题大做,借题发挥的话,那么一定得以洋洋大观了。比如,请客吃饭,就有在请与被请之间的讲究。一般在请客吃饭的帖子上会明明白白地写着:恭请某某某(先生/女士),于某年某月某日,在某某大酒店惠顾赏光。请客者是有面子,被请者是给面子;故有恭请、赏光等等的说法。吃饭事小,面子事大;脸面往上搞大了就是面子,往下弄小了就是丢脸。“你这个人真不要脸!”也算是国骂中较有份量的一种。钱锺书先生则云:“面子是别人给的,脸是自己丢的。”旧上海三大亨之一的杜月笙就曾语重心长地告诫过手下人云:“要在上海滩混出点名堂来就必须吃下三碗面:体面、情面和场面。”这其中的场面就与请客吃饭有关。钱锺书先生还说:“请客吃饭,一定是请有饭吃的人,所以被请者去吃饭便是‘大驾光临’,‘惠顾赏光’了。”这一定是经验之谈。在下的确没听说过有宴请民工兄弟,下岗工人或是乞讨人员等弱势群体光临惠顾某某大酒店的故事。这便成了国人在请客吃饭过程中一条颠扑不破的游戏规则。

 不过,依照科学发展观来论证以上的游戏规则,其中似乎大有可以商榷之处;似乎还有一条约定俗成、深入人心的潜规则,依稀可见,大行其道。真可谓是“天外青山楼外楼”了。这便是请客吃饭与女人的尊严,或者说是女人的优越感。我曾与不少女性朋友过从甚密,其间,费时费钱,不计其数,在此姑且存而不论。虽说我慧根不灵,悟性迟钝;俗话说:“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但身为“三无牌”之我居然还发现了男女之间请客吃饭的真谛,这个真谛的发现令人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了,其快感决不亚于当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时的;更仿佛有那“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当下开悟,转识成智,明心见性,直了成佛的大欢喜。“女人请男人吃饭而要男人买单是给男人的面子,是女人尊严与优越感的体现。”可谓一语道破,天机大泄矣!

故事的发生是这样的:一次我接到一位相处甚欢,心仪已久的女友之紧急来电,约我晚上吃饭。我在学校开完会后便兴致勃勃地匆匆赶去赴约。由于走得匆忙,身边没有带多少银两。饭毕,对方极为坦然地顺手买了单。然后,俩人一并手牵着手漫步在浦江之滨。我无话找话地问道:“与我相识,你的感觉如何?”她张开樱桃小嘴,笑容可掬,娓娓地说:“与你相识是我的值得珍惜的,可今天的感觉是有点遗憾的。”我当时大惑不解,诚惶诚恐地问道:“何以见得?”答:“以前与男人吃饭,我从不买单。今天,我感到有点失去了女人的尊严和优越感。”呜呼哀哉!我听罢此言,实在无地自容了。在男女平等的今天,居然还有如此这般的尊严与优越感?当时的我着实天昏地黑地晕了。

当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次日清晨醒来,狠狠地回顾了昨晚的场景;于是我深感万分的不安与内疚,却也从中悟出男女交往之真谛,并籍此忠告普天下的男人们千万别犯我的这种低级错误。(想必也是多此一举的,岂有弱智似我之辈者乎?)

有鉴于此,我欣然代伊人拟写了一首小诗,聊以自歉与自责,以警示下不为例之意:

吃饭

--仿叶挺将军《囚歌》而作

与你相识是我一生中最最值得珍惜的,

请你吃饭是我一生中最最感到遗憾的;

快把钱拿出来吧,请我吃饭,

让我在吃饭中召回女人的尊严!

 

2006/10/29

完稿于沪上“面壁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