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根勤

刘根勤

杨国强:神秘的大鳄


杨国强是谁?碧桂园的老板! 碧桂园的老板是谁?杨国强! 所以使用这么奇怪的句式,只是因为一个简单的事实:对中国地产和与地产有关的经验中,杨国强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却又具有不一般的神秘和低调。 当那些涉世未深的人物神态暧昧地说起“低调一点”时,我总是会想起电影《手机》中“做人要厚道一点”的幽默教诲。在广州地产界,杨国强以自己超群的实力和平实的姿态演绎出“低调”的十足神韵。 印象最深的,这位杨老板极少对外。寻常记者最多只能跟他的中层管理者打交道,有的业内资深记者能够见到他也只是因为他觉得形势需要他见记者了。当然,2002年的“五一”时,他会在凤凰城碧桂园售楼部不起眼的角落里静静地坐...

Read more

顺驰:最后一剂地产春药


顺驰! 光是这个充满动感和速度的名字,就足以让冷淡者兴奋,让无力者振作。地产界,一个因高频亢奋和连续作战而陷入早泄和阳痿危机的行业,也因了顺驰的因素,状态高昂。 自今年博鳌论坛以来,顺驰成为舆论的焦点,彩声不断,骂声更多。王石对孙宏斌说,你们不可能这么快赶上我们。孙则笑嘻嘻地说,王总,你总得让我们有理想吧!理想人人皆有,理想主义就见仁见智了,在丛林一样的地产界讲理想更是一种危险的事情。顺驰的理想是做“地产老大”。从有关数据看,有这种可能,万科20年的路,顺驰10年走完了。 顺驰的争议,不在于要当“老大”。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嘛!关键在于,顺驰的成长模式,依赖三个关键词,一是速...

Read more

陆倩芳:不一样的家族企业家


比起此前我关注的诸位地产名人,“陆倩芳”这个名字不是特别引人注目,业内业外都是如此。作为雅居乐集团的资产所有者之一——注意,只是“之一”——她的身家自然不菲,却似乎不足以在广州乃至全国笑傲江湖;她的职务,分管营销的集团副总裁,更多是职业经理人的色彩,也不属于一言九鼎的“老板”序列。 若是我们对2001年以来的广州楼市多加关注,不难发现雅居乐,这家中山起家香港成名的土洋杂陈的大型民营企业,在广州市场上4年来的迅速成长。 有资深人士对我说,将雅居乐在中山和香港的资产与广州同行比较,毫无意义。论开发量和年度销售额,它都能进入“30强”。2004年广州雅居乐和花都雅居乐,销售额为11亿元,比...

Read more

李思廉:利润率比什么理论都重要


2004年12月初,李思廉参加了上海“住交会”,这是他最近一次在大型会议上亮相。   也是在这一次会议上,有人问他,“万通的冯仑提出了做美国式专业发展商的路子,而首创置业的刘晓光等提出了做城市运营商,你对此怎么看?”他说:“控制好自己的成本,保证一定的利润率,比什么理论都重要。”这无疑是一个宣言,总结出富力集团多年来逐鹿沙场的最高“心法”。   2004年,富力虽然没有公开宣称自己进入“百亿军团”,然而人们却不能否认,这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地产企业之一。如果比规模,富力大体是广州前三中国前十。如果比资金,有人说富力可以进入中国前三。   显然,资金比规模更重...

Read more

百亿军团与数字狂欢


事情要说回去年——其实就是2004年了——12月前后,某发达城市主流日报地产新闻版上刊出一条新闻,用的是并列式标题:一边是“合生,广州突破40亿元”;一边是“富力,全国成就60亿元”。要想在这广州数一数二的的地产巨头间分出孰高孰低,同时又能皆大欢喜,不至于影响自家的广告投放,委实不是一件易事。幸得编辑精于此道,效仿那先贤陈太丘,一句“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就把两个儿子的关系摆平了。 可是没过几天,合生创展就报料说自己全年在全国的销售业绩达到“102亿元”。与此同时,天津顺驰和上海绿地都宣称自己冲过了“100亿元”。几乎是一夜之间,地产界一下子出现了一个“百亿军团”,现在这三个超过10...

Read more

周泽荣:产品比市场更重要


登上中国的百富榜,或者如此之类不胜其数的光荣榜,到底有多少次,周泽荣已经记不清了。他可能只记得去年Eu-romoney(欧洲货币)的排名———这次,因侨鑫集团掌门人的名义,他“成为”中国首富第19名,财产20亿元。对他,媒体这样说,(周泽荣)“面孔多少有些陌生”。言下之意,有点“黑马”的味道。   不是吗?这位长相端正的中年潮州男士,平时曝光率是极低的。人们一般只能从侨鑫集团的会客室里看到他与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要人的合影,还有与广州地方政府进行合作的场景。2004年和2005年两个元旦举行的“广州地产峰会”上,两家潮州籍老板表现出不同的做派:合生的朱孟依没有露面,出来的是广州地区负...

Read more

郭梓文:华丽地产悲剧的孤独主角


广东番禺是个奇怪的地方:这儿出过“功首罪魁非两人”的政治人物汪精卫,出过“不是猛龙不过江”的地产前辈郑裕彤;20年前或者更早,这儿得风气之先为别人不敢为,靠成行成市的“水货”生意起家,真正实现了“藏富于民”。这里随便一个在街上拿着水烟袋溜达其貌不扬的老人,或者成堆挤在茶楼里喧哗不已沸反盈天的食客,或者那些在炽热的阳光下潮湿的空气里丝毫不起眼的小档口老板,说不定都有千万身家。 也只有在这个地方,才会有近乎经典的场景:那是4年前的2001年,因为早先的广州奥林匹克花园——后来因为产权关系名字不能使用“奥林匹克”这么洋气的名字,也方便了叙述,一律称为广州奥园,简称“广奥”——打下的基础,更因...

Read more

黄文仔:鱼与熊掌皆我所欲也


到底是星河湾出名,还是它的老板黄文仔出名,不能一概而论。大体上是以2004年元旦为分水岭:此前,星河湾唱主角;此后,黄文仔站到前台。2004年元旦是什么时令?首届“广州地产经济峰会”在二沙岛上召开,有8家较有影响力的地产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出席,黄文仔闪亮登场。 就在这一届会议上,黄文仔表现出与他的基础文化背景和日常表达方式迥然不同的风范,推动“涨价”是自然的,不过光嚷嚷“涨价”不足以让人有印象。这位人到中年的番禺人,呼吁地产商要对产品质量负责,要对城市形象负责,要对文明负责。我在相关的文章中这样描述道,他(黄文仔)用南方人特有的沙哑高亢的声音,几乎是“喊”出了这几句“宣言”。 ...

Read more

房地产城市流派之广州


以造城的名义   广州语文:春秋五霸、大盘时代、复合地产、华南板块、平民价格  70年前,广州就流传着“有钱有势住东山,有钱无势住西关,无钱无势住河南”的歌谣。1980年代前后,又多了一种广州人,就是空前增多的外来移民。其中民工蜗居在三元里、石牌、棠下、客村等城中村,归类为白领的那群人渐渐地“归化”广州,但城区的空间有限,他们与时俱进的生存能力和审美需求驱使着他们往城外走。于是,洛溪、华南、天河、东圃、白云等原先几近空白的地区,就成了这些人聚居的新广州。   新广州出现的动力离不开生机勃勃的民间资本。天河区从10余年前的“荠麦青青”到现在几乎令人窒息的高楼大厦,...

Read more

广州3H精英,看清楚你的置业时代


在或明或暗的灯光中我们寻觅“3H精英”的踪影——广州东、南、北三边的开阔郊区、摇曳生姿的珠江两岸、沸沸扬扬的交通干道两侧,还有城区的那些空隙间星罗棋布的是“3H精英”的巢穴。 广州;3H精英住哪里  与北京和上海相比,广州属于经济起步较早的城市,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广州的房地产市场根据购房者的人群划分出3H精英不同的置业阶段。根据这些阶段,广州3H精英的居住地域大概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以最具知名度的地标式区域—二沙岛为代表;第二层以天河北和珠江两岸,特别是滨江东的豪宅区为代表;第三层以南部郊区、白云山周围、珠江新城的高价住宅为代表;第四层以老城区各个地段的“金领”公寓房为代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