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的时候,媒体朋友老凉发了一条投诉微博,说他在微信里阅读文章时,被中国移动的流量提醒和订购流量加油包的信息挡住了,严重影响了他的阅读感受。
老凉手机上出现的提醒和促销信息是中国移动推送的,技术实现原理很类似于web弹窗广告。由于运营商控制着通信基础网络,因此无论用户是在刷微信还是看视频,无论通过浏览器还是APPs,运营商都具备将内容“强行”推送到终端的技术能力。
这种强行插入信息的方式很容易招致客户的反感。以前PC用户被网站的自动弹窗烦死,不论点击还是不点击,广告都会出现在你的面前,这种强迫式的广告形式既影响用户的上网速度,还带有不安全因...
作者文章归档:宁宇
Apple SIM:软SIM卡会成为终端的发展趋势?
看到一则新闻,谈及苹果要在下代iPhone中植入自己的SIM卡,并评论说“这将会激怒全球移动通信运营商”。
这条新闻报道引发网友热议,评论多是痛骂国内运营商,并为摆脱运营商而欢呼。可实际情况是怎么样?有了Apple SIM,就能任性地抛开运营商么?
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不是因为“中国运营商垄断”,而是苹果公司采用这项技术,恰恰是和运营商合作的姿态。
我们先看看Apple SIM的技术实现原理,再来探讨几个问题:
·Apple ...
“由竞到合”,看运营商与OTT的新动向
4月16日,中国联通与搜狐视频宣布达成深度合作,推出每月15元的定向流量包月套餐。今天,又爆出联通和搜狐的合作模式是联通向搜狐付费,引起轩然大波。从宣传视角看,这一合作已经赚足了眼球,引发了多方的重视和争论,被圈了好几回,说说自己的观点吧。
前阶段“微信收费”的传言引发了很多讨论,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OTT与运营商的竞合关系,甚至已经到了敏感的程度。实际上,运营商内部不同的部门立场也不完全一致,目前来看,官方很难会对这些问题形成一个统一的思路和声音;但这挡不住那些或激进或保守或个性或搏出位的行为。而也正是这些大胆的探索和尝试,推动着未来的移动互联网的整...
“微信收费”的公关大战
原本是运营商大佬居安思危的讲话,被解读为向OTT宣战的证据;原本是运营商对自身产品的优化和提升,被演绎为针对OTT的行动;原本是对OTT产品优化的技术问题,被转化成为公关大战。运营商因“微信收费”的传闻以及“垄断”、“国企”的出身,是如何被媒体和舆论一步步地绑在了“互联网”和“创新”,以及大众的对立面的呢?
第一轮:
2013年1月4日,媒体纷纷报道,据“互联网数据中心创始人”胡延平透露,“从2012年的全年数...
运营商的路与互联网的车
节前写了流量经营系列,将应用、网络、资费和终端比喻成为水源、管道、阀门和水龙头,强调流量经营是调整这些要素的配置,最终实现整体的匹配与平衡,让用户舒服地喝道水。节后又卷入到微信和短信的口水战中。现在奉命写篇命题作文,谈谈一组更通俗的比喻:路和车的关系。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人本来是对信息有强烈需求的,但从“通信基本靠吼”到“飞鸽传书”,信息跑在羊肠小道,效率低得要命;虽然发明了能省力气的轮子,但路不好也限制了车子的发展。直到后来借助科技,诞生了专业从事修桥补路的运营商,开启了“人”、&...
工厂的演变
作为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工厂似乎已经是个离我很远的词汇了。这次美加行之余,让我回味起与工厂的几次有限接触。
中学时在校办工厂里勤过工,当时是在包装车间,手工用502胶水给报警器产品粘标签、装盒、装箱、打包,每天手指尖都会被胶水烧掉几层皮。上大学的时候做过金工实习,在实习的车间里开过机床,体验过刀工、铸工、钳工等工种,还帮老师们焊过电缆,手指也曾经被“锻炼”得碰上烙铁而无知觉。这个阶段我体验和感知的工厂是以“人&rdqu...
高速收费的案例
刚才看了北京电视台的一个新闻,一个用户状告高速收费主管单位,赢了。
事情大概是这样的:一个车主声称从沙河进到八达岭高速,从清河出,应该收5元。结果,他丢了入口的票据,因此根据规定,要从最远端计算,收95元。车主状告高速收费部门多收费,并提出赔偿的要求。
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认为在高速入口处有摄像记录,应可以证明该车主是从何地入高速的,因此向高速公路收费单位索要录像证明。而高速收费部门并未提供相应的证明内容。
...
竞争与合作(下)
竞争的好处,林林总总,但问题的辩证的,对竞争把控不好,也会带来问题。问题都有哪些呢?
第一,报喜不报忧,既然大家之间是竞争关系,自然对外说的都是好事,问题都埋着呢。还记得我以前写的“蛤蟆理论”么?要想让上级看见,光叫都不行,必须翻着筋斗,拿着倒立,声泪俱下地表现,才能表现出与众不同,才有出头的机会。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一般大家不会给竞争对手挖坑、使绊,但不要做到不指责竞争对手而让自己的业绩凸显,就更需要将喜报发挥到极致,让其成为竞争绩效的成果展示。报喜不报忧的结果不仅是让忧积累沉淀得越来越...
炮声和决策之3——分级决策
有网友已经反映,骆驼和兔子的理念多年前就讲过,现在又在谈,难道不是冷饭热炒?其实前两篇全是铺垫,重点还是这一篇,探讨多级管理模式之下,如何合理地分配和使用决策权。
工作了十多年了,一直在集团总部,对于总部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有很多体会。总部的职责在管控(制定管理规则和模式)和确定目标/方向的基础上,要在方法论方面提供指导、支持和帮助。同时,随着竞争与环境的发展和演进,总部也要承担一部分实体职能。
首先要说服务意识问题,很多人把这当成空话或者唱高调,但实际上,如果你把省公司的成功...
分级决策的再讨论
之前的文章收尾过快,写完才觉得,电信运营商的管理模式是个非常大的问题,在不同的维度、不同的业务方面,管理的定位和模式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既然大家也愿意,不妨我们就这个问题再进一步探讨,多生成一些“积极摩擦力”吧。
NGBOSS规划将运营商划分为两个角色。一个是客户运营商,就是围绕客户的营销、服务开展工作的运营商,类似于虚拟运营商。另一个是产品运营商,要围绕产品的供给、提供,以及产品自身的稳定性开展工作。
首先是客户运营商对客户需求的把握,以及客户服务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