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SIM:软SIM卡会成为终端的发展趋势?


看到一则新闻,谈及苹果要在下代iPhone中植入自己的SIM卡,并评论说“这将会激怒全球移动通信运营商”。

 

这条新闻报道引发网友热议,评论多是痛骂国内运营商,并为摆脱运营商而欢呼。可实际情况是怎么样?有了Apple SIM,就能任性地抛开运营商么?

 

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不是因为“中国运营商垄断”,而是苹果公司采用这项技术,恰恰是和运营商合作的姿态。

 

我们先看看Apple SIM的技术实现原理,再来探讨几个问题:

 

·Apple SIM的技术实现原理

 

最早的终端是没有SIM卡的。模拟移动电话以及最初的CDMA电话,都是手机与用户号码绑定,用户号码写死在终端里,换手机就要换号码。

 

后来GSM开始有了SubscriberIdentityModule(客户识别模块,简称SIM卡),实现了机卡分离,用户的号码信息存放在SIM卡里,换手机就不必再换号码,把卡插到新手机里就能用了。

 

所谓的“软SIM”,又叫做“虚拟SIM”,就是终端里内嵌包含SIM卡功能的安全芯片,或在芯片软件中实现SIM卡功能,让移动终端不使用实体SIM卡,也可以接入移动通信网络。

 

SIM的引入,使用户可以便利地更换终端;而Apple SIM为代表的软SIM技术降低了用户的转网成本,用户可以更方便地更换运营商。

 

去年1016日苹果公司发布的平板电脑iPadair2iPadmini3里,就已经预装了“Apple SIM”。用户无需另外插入运营商的SIM卡,可直接通过iPad设备选择与苹果合作的运营商的网络及数据资费套餐。而且“Apple SIM”是可以重复多次写入的,对于那些经常旅行或者变更归属地的客户来说,可以把自己快速设置为某运营商的用户。

 

那么,通过软件写入Apple SIM的是什么数据?是运营商提供的用户身份数据和鉴权信息。有了这些信息,苹果设备就能接入到合作运营商的网络。用户在苹果设备上操作加入或者更换运营商,就是一个自助入网的过程。苹果设备只是入网的渠道,具体的业务规则还是要遵从苹果与运营商签署的合作协议,看运营商的要求。

 

原来用了Apple SIM,还是要用运营商的通信网络。Apple SIM只是取代了运营商提供的实体SIM卡,苹果成了运营商的销售渠道,在帮运营商卖业务。对帮自己发展的合作伙伴,运营商有什么道理火冒三丈呢?

 

·Apple SIM给用户带来什么好处?

 

用户快速设置Apple SIM的场景,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归属地变更,比如国际漫游或者居住地迁徙,用户需要重新入网。二是被优惠活动或者资费服务等吸引,实施本地转网。

 

直接地看,入网不需要更换实体SIM卡,在终端上直接更换运营商,操作更便利,转网门槛降低,用户受惠。

 

间接地说,由于苹果终端的吸引力超强,首先会有处于挑战地位运营商会积极与苹果合作,而弱势运营商与苹果的合作,会迫使其他运营商跟进成为苹果公司的合作伙伴。竞争将进一步加剧,用户也会从竞争中有所获益。

 

然而,改写Apple SIM的数据不等于携号转网,更不等于抛开运营商的网络。换运营商不仅要换号码,还不一定能立即生效。苹果终端支持号码变更和SIM卡数据的改写,可到了具体的业务受理和变更的规则,比如套餐生效时间、申请限制条件等,还主要看运营商的要求。

 

·运营商是否会抵制Apple SIM

 

有人拿出报道中的内容来质疑:“美国运营商巨头Verizon无线公司,就干脆禁止苹果SIM卡的用户接入网络。”以此证明运营商是在抵制Apple SIM

 

也许有CDMA网络导致的鉴权技术问题,也许是商务合作方面没有谈拢,苹果公司和Verizon没有谈成合作,所以Verizon不会向苹果公司提供相关数据,所以用户暂时还不能修改Apple SIM加入Verizon的网络。但这不意味着Verizon能阻拦苹果与其他运营商合作,更不能以此为由破坏互联互通,那Verizon还能禁止什么,能抵制什么呢?

 

至于终端自带软件,不经过运营商的网络就实现通信,终端企业确实抢了运营商的生意;但这事和Apple SIM无关。

 

·以Apple SIM为代表的软SIM卡会成为终端的发展趋势么?

 

苹果终端有了Apple SIM,对客户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那么作为终端市场的领先者,Apple SIM会不会被模仿呢?事实上竞争已经出现了:华为部分终端支持的天际通业务,也是内置软SIM,可以通过改写终端里的用户数据,让用户迅速“变”成当地的拜访地的当地客户。

 

SIM卡技术并不神秘,然而做出软SIM卡之后,还需要终端企业与运营商一家一家谈合作协议,这并不是每家都能做到的。如果与运营商无法达成协议,或者说合作者不多,那么软SIM的价值也就不大了。

 

虽然有诸多难度,但从趋势来看,当年引入SIM卡赋予客户换终端的自由,软SIM卡给客户换运营商降低了门槛,都是受客户欢迎的技术创新,其他终端企业也有跟进的动力。然而用户转网更换运营商还有号码和规则等门槛,因此软SIM带来的“自由”也是有限的。

 

也许未来Apple SIM进一步升级,由苹果公司代替客户选择通信网络,甚至通过苹果自带的通信能力短路了一部分传统运营商的业务,那样苹果实际就是一家虚拟运营商了。这就需要苹果公司投入巨大的资源,建立一支运营团队,面向客户开展运营。

 

苹果真的会这么任性地转型么?我觉得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