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胡坚

胡坚,曾用笔名文嚎、刺小刀。1983年11月生于武汉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毕业于武汉市十四中学高中。自幼爱好阅读写作,曾获武汉市“楚才杯”作文竞赛一等奖1次,三等奖3次。2002年1月,《萌芽》杂志头条发表其署名“刺小刀”的小说作品《宠儿》。2月,新浪网为其开设署名“文嚎”的作家专栏,这也是新浪网首次为一个在读高中生开设作家专栏。3月,知名学术刊物《东方》发表其一篇论述教育问题的小文章《转型代价、人口危机和教育问题》,《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等著名报刊也发表其过文章。4月,在文化界纪念王小波的活动中,自称为“王小波门下走狗”之一的胡坚颇为活跃,写了不少论及王小波的文章发表。5月初,由长江文艺出版社一举推出小说集《愤青时代》,并声称出版此书的目的之一是要展示自己足以骄人的文学才华从而获得一个北大的特招名额。

让卡扎菲内牛满面的劳伦斯


    这些天,观众在打风口浪尖的利比亚酱油时,常喜欢给苦主卡扎菲上校冠以“铁腕”,“独裁”,“牢牢掌控”等等强硬形容词——因为上校先生在80年代干过不少惊世骇俗的事,在伦敦用外交牌照公开杀人,在柏林爆破过夜店,在地中海撞美国船,在洛克比炸过客机,其中任何一件放在今天这个反恐搭台经济唱戏的时代都足够出兵开战了。也只能是在风起云涌的80年代,美苏角力,各路豪杰在夹缝中星星之火地搞行动,以至于今天看来不可接受的事在当年居然一而再再二三地发生。

 

    不过,时代在变化,上校也在改变着自己。近十年来,利比亚的核计划停了,...

Read more

想起了切尔诺贝利



日本地震,在美国的同学发了条微薄,心有余悸地表示要把家庭重要文件,急救药品,应急求生以及通讯器材打个包,遇到事儿拎起来就能跑。

 

我手痒,回复一句,还得加上食和水,以及一把刀——你身在美国,包里还可以多一只枪。

 

然后就不必进一步阐释了,这是个默契——尽管无数讲探险技术的书都把刀作为工具的意义反复强调,可在混乱的逃生中,一件武器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这是个纯生存技术问题,和国别,人种,教育,统统无关。

 

新奥尔良飓风之后,一位美国群众在网上征集生物品清单,回复者中有人开玩笑:好莱坞末世电影白看了?先准备一支点四五(手枪),跟着什么都有了——没事不做...

Read more

黑杰克


有一种麻醉手段源远流长,比蒙汗药,麻沸散都要来得早。其主要办法就是对苦主的头部实施物理撞击——江湖上称之为“棍麻”。
也许有人觉得“棍麻”简单粗暴,低技术含量,用麻药更能彰显施受双方的品位——在最近的方舟子遇袭案中,苦主即推断歹人用乙醚喷他。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个劫匪与科学为敌,更应该提前了解一下对手——在作案前花两块钱去网吧google一下,看看社会新闻里,有哪件真实的街头劫案是用乙醚喷成的,就不难知道其战术效果并不足以在短时间内把人放翻了。
至于效力更强的麻醉剂氯胺酮,也不足以药到人翻。况且此药品管制严格,大大增加筹备阶段暴露的风险,乃是十分不智之举。
须知暴力犯...

Read more

误攻文字身空老 欲返渔樵计未迟


 
 
误攻文字身空老 欲返渔樵计未迟
 
估计前一段是有人看不明白
 
俺补充一下
 
195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是《The Second World War》,作者乃是温斯顿邱吉尔,著名腐败分子马勃罗公爵的后代……
 
我做标题的,和我引的,都是以前看过的诗。。。不少作者都忘记了。。。不过俺很放心。。。唐朝人。。。告不了我。。。
 
少年已惯掷年光
时节催驱独不忙
今日无疑亦无病
前程无事扰医王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

Read more

壮怀空掷班超笔,久客谁怜季子裘


小说节选:

 

潘云飞的蜘蛛网还没来得及搭起来,就给人收拾了。赵二斌根本没有给我们喘息的机会,甚至根本没有理会潘云飞给他们设下的套,就在他们第一次扑空后的第二天晚上,就有两个人悄悄摸到了附中,藏在了厕所里。晚自习的时候,潘云飞下楼尿尿给他们揪住。好在这次没有来陈万明那样的狠角色,两个人拿刀子在潘云飞的腰腹之间轻轻划了几刀就匆匆撤退了。潘云飞扶着楼梯爬上楼,把我喊出教室,第一句话就是我操,我被人捅了。

潘云飞受伤的事不敢和家里说,连夜找个急诊,匆匆包上了伤口,编了个借口赖在学校住宿楼混了一个星期养伤。那是我第一次见潘云飞这么倒霉,他躺在宿舍的床上摇头叹气,精神萎靡,头发眼屎...

Read more

壮志已怜成白首,馀生犹待发青春


转个猛的,联动一把
 
我用了几句在小说里,希望作者不会GXS我……
 
 
网上搜的,版本都不同,估计都是靠记忆写的,整理了一下,挑了个比较全的版
 
标题的诗,当年写《愤青》的时候,居然搞错了,是白首,不是白发
 
 
 
 
献给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勇士
 
 
(一)
摘下发白的军帽
献上洁白的花圈
轻轻地
轻轻地走到你的墓前
用最诚挚的语言
倾吐我深深的怀念
北美的百合盛开了
又凋残
你在这里躺了一年
又一年
明天
早霞开始的时候
我就将返回那可爱的祖国...

Read more

老师家长不可近,龙蛇变化此中隐


暗算
 
小学时代,我的同学搞地下活动,常常悄悄递送纸条传阅信息。可惜三年级以前,学生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密信”都是由歪歪扭扭的汉字组成,很多时候还要夹杂几个拼音。这些纸条被老师缴获以后,除了秘密被洞悉之外,还可以供老师分析我们的学习情况——比如某些同学写字有坏习惯,某同学还未掌握本月生字,被捕的地下工作者除了因为信仰问题被教育,还要在业务水平上遭到无情的羞辱,实在令人感到羞愧。
随着对敌斗争经验的增长,为了避免私下传阅的纸条被老师缴获,聪明的同学就开始使用了密码。如你所知,当一个孩子进入小学高年级时,所掌握的汉字数量达到1-2千,对于密码编写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了。好...

Read more

王家山水画图中,意思都卢粉墨容


近期电视流行话剧党,半句诗词党
《暗算》里这些台词估计是编剧发挥的
 
除了《暗算》,《血色浪漫》里也有一把,应该是作者写的
《亮剑》里就没有了,有三个可能:一,都梁当时还没意识到;二,李云龙是个粗人;三,改编者是日语党……

 
 
 
钱之江台词集锦


1. 欺负一个忠臣不算什么本事. 戏法人人会做, 巧妙各有不同. 你文不会之乎者也, 武不能安国定邦. 只会些鸡鸣狗盗, 刁虫小伎. 智者顺时而谋, 愚者逆流而动. 我接受你的挑战!



2...

Read more

千里长江皆渡马,今见功名胜古人


说明一下,标题是2首诗凑的,原文俺记不清了,有兴趣的自己搜索去。
俺本来不想如同标题这样乐观的,但是又不晓得说啥比较合适。
 
近期身边的一些关键词,比如长江,比如新闻,很容易让俺想起早年一位特别党员范希天先生——注意了,不是范特希…… 
范公诗曰:手无寸铁兵百万,力举千钧纸一张。
同是特别党员的杨公承瓒乃有诗曰:胸中兵甲连霄斗,眼底干戈接塞尘。尚拟一挥运筹笔,书生襟抱本无垠。
虽然杨公世代都是莽夫,到了这里还是要以市井国士的身份发个飙,和范公长江一个球意思。
 
两三年前,俺或可说出新世纪里,本朝伟大的文化出版业需要什么人才,然后一二三四往老夫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