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许善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会长,曾任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

我国农业重回规模化发展之路


  最近四年来,我们联办财经研究院跟踪调研了农业生产的一些领域,其中跟踪调研时间最长的是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当地有一个合作社,还有一个面业集团,用小麦来做面粉和挂面。面业集团的老板是一个民营企业家,当年在村里面凑合四个人买了台磨面机,专门为村里人种的小麦磨面。后来合伙人赚了钱都改干别的了,只有他一直干这个。企业做大之后,他承包了县里的面粉厂,因为面粉厂是国营的,企业做大了又不让他承包了,于是他就自己投资建了一个小面粉厂。后来那家国营面粉厂倒闭了,而他的面粉厂发展得越来越大。他本身是沙河县人,但他的面粉厂在南和县。现在他的企业面粉产量在全国名列第五,前四名都是中粮等大企业。他生产面条一年一...

Read more

中国专家预判错误太多,使我们在国际上被动!


 

  首先谈谈近几年我们对经济形势的研究和判断。

  现在开各种论坛,有很多发言。我总感觉,在这些发言里面,批评政府的意见非常多,有些意见非常好,政府也非常需要。但我认为,高水平的经济学家不是光批评,而是准确预测并提出应对之策。预测是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判断。我们常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预测是很重要的。由于未来是未知的,所以说预测是个挑战。只有准确预测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之策,才算是高水平的专家、智库或智囊。

  中美是当今世界前两大经济体,这两大经济体能否健康发展,对世界经济将产生直接影响。

  1、中国专家预判错误太多使我们在国...

Read more

别再误判了!美国降低企业税,中国整个税收思维要变


  根据最新的美国税改法案,美国的企业所得税将从35%下调至20%,同时个人所得税也会有不同档级的下调。

  美国,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全球资本市场的核心腹地,它的大幅度财税改革,无疑将对世界经济产生极大的外溢影响。

  而早在今年的4月份,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联办财经研究院院长许善达就对中美经济形势作出了解读,预言特朗普减税会成功,并就此作出了分析:

  近几年世界经济有好几次重大波动,我们的经济学家都没有很好的预测到。比如说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前我们就没有预测到,有些甚至预测不会爆发。我知道,美国高盛有几位经济学家是提前预测到的并写了报告。

  还有,当时的石油价格一桶涨...

Read more

中国专家预判错误太多,使我们在国际上被动


  中美是当今世界前两大经济体,这两大经济体能否健康发展,对世界经济将产生直接影响。最近,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联办财经研究院院长许善达对中美经济形势谈了一些看法,现摘录如下。

  中国专家预判错误太多,使我们在国际上被动

  近几年世界经济有好几次重大波动,我们的经济学家都没有很好的预测到。比如说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前我们就没有预测到,有些甚至预测不会爆发。我知道,美国高盛有几位经济学家是提前预测到的,并写了报告。

  还有,当时的石油价格一桶涨到147美元,我们的经济学家谁也没预测到石油价格还会跌到50美元以下。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的一位专家问我们:“你们中国...

Read more

中国是否会成为下一个日本?


  这个题目特别重要,当前时机谈这个话题对中国更有战略性的价值。谈三个看法。

  GDP增长太快容易误判中国实际情况

  第一个,刚才总结日本的经验教训,包括分析日本、美国、韩国的一些比较,我是认为GDP的指标需要削弱一点,用指标来分析经验教训这样的一个前提。因为GDP指标肯定是有很多缺点的,我个人看,GDP的指标里中国的发展确实也是有推动GDP增长的优点,发挥得相当充分。但是它的缺点在中国的引导作用也很强。所以你光看中国GDP统计的数字增长得很快,我觉得很容易使我们误判了中国现在实际的情况,因为它的缺点中很多都掩盖在那里了。

  日本在发展中,特别是后期,很多人讲说日本有失去的2...

Read more

一带一路有风险,但回报比美国债高得多


  应该把外汇资源用起来

  许善达:因为咱们国家双顺差——出口顺差、投资顺差——外汇膨胀很厉害。当时我们论坛的许多专家认为外汇这么增长是有问题的,应该采取措施。那时候还不到1万亿。几年后双顺差的局面涨涨涨,当时觉得这么多外汇储备,这也是资源啊,不要光是用银行贷款。那时候已经看得很清楚了:投资的项目有很多都是产能过剩的,等于是它自身的一种增值,我建钢铁厂到你原来钢铁厂买钢材,你就有市场了嘛,我投资买钢材,这样你钢铁厂不用停产和减产了。但是我建好这个钢铁厂以后,原来钢铁厂的钢材我不要了,我的新的生产能力卖给谁去?所以这里面有一部分投资属于自...

Read more

创新国企改革大思路 推动国有资本多元化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3月7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辽宁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找准国有企业特别是东北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助力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东北大学、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联合地方政府于2017年4月7日在沈阳共同举办了“国有企业改革—东北振兴的重头戏”主题论坛。现将专家在论坛期间的发言观点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一、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资本自身也要多元化

  引入非国有资本,实现股份制经营只是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国有资本自身也要实现多元化...

Read more

未来还会有什么新的重大的变动?


  中美是当今世界前两大经济体,这两大经济体能否健康发展,对世界经济将产生直接影响。最近,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联办财经研究院院长许善达对中美经济形势谈了一些看法,现摘录如下:

  首先,谈谈近几年我们对经济形势的研究和判断

  现在开各种论坛,有很多发言。我总感觉,在这些发言里面,批评政府的意见非常多,有些意见非常好,政府也非常需要。但我认为,高水平的经济学家不是光批评,而是准确预测并提出应对之策。预测是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判断。我们常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预测是很重要的。由于未来是未知的,所以说预测是个挑战。只有准确预测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之策,...

Read more

中国重大宏观决策背后的逻辑


  2016 年中央的宏观决策与前几年相比,有许多重大变化。就目前来说,对于经济走势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叫周期性的下行。有人认为,经济下行到某一个周期,就会出现拐点,会继续上行。还有人认为经济上行了以后,可能还要恢复到一个所谓的高速增长。第二种说法叫断崖式的下行。国内外很多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处在危机前夜,可能会突然下行到一个非常低的增长速度。

  但是 2015 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对中国经济走势进行判断时,并没有接受前两种说法,而是提出了第三种说法:波动性的下行。也就是说经济走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有波动,但总的趋势是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下行。这是决策层一个全新的判断,是影响我们对各方...

Read more

新常态下的财政战略调整


  自从习总书记提出“新常态”以后,就相当于一项改革动员令。各项经济战略开始调整。

  比如,投资领域,依靠提高杠杆率扩大投资的战略已经被废弃;对外经济贸易领域,加工贸易换取低收益外国金融资产的战略已经被“一带一路”战略所替代;在外汇领域,已经转化为贸易顺差和投资逆差的新格局;房地产领域,用为低收入群体和中低收入群体解决基本住房的战略替代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战略;等等。这些调整正在逐步地实现。

  财政战略当然是整体宏观经济战略中的一个重点。最主要的是两个:

  其一是国家与企业和居民的关系;其二是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三年多的时间证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