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振中

陈振中,现任涛涛国际专任金牌讲师,『讲师训』、『问题分析解决』、『目标管理』课程认证讲师。拥有28年科技业和制造业专业背景,国内声誉鹊起的精益生产和卓越品质水准方面的行业专家,致力于5S与IE培训及现场效率提升有数十年之久,被企业誉为“现场改善提升专家”。从事职业讲师数十年来,在作业标准时间的计算及生产效率改善方面造诣深厚,也是国内接触与运用IE进行效率提升的先行者。进入咨询行业以来,辅导过多家企业JIT/IE项目,品质、效率提升辅导均超过50%。除生产领域的专业权威外,还专精于企业内人资管理与管理领域等,专业素养深厚,运课的独特视角为陈老师累计极高人气,深受国内国际知名企业赞誉。

企业发展初期—莫因小而不为


管理制度、绩效考核、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但在企业在创立初期,因为员工数量的关系,这些内容往往因为企业的“小”而被忽视,更多的企业采用人性化的管理。随着公司的壮大,员工数量的增加,人性化管理的弱点便显露出来,此时企业想要作出改变,又要面临内部员工的阻力,同时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变革又会阻碍企业发展,甚至导致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因素是很多中小企业的领导者认为目前首要的问题是生存,而管理制度、绩效考核、企业文化等内容应该是企业做强、做大之后才应该考虑的问题,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管理、绩效等并不是因企业的大小和员工人数的多少而...

Read more

绩效考核的三个迷失


  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很多高层的管理者都希望自己的团队是一个高绩效的团队,所以通常都会要求做「绩效考核」,但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在日常的管理运作上,更多的关注在可产生实时成果的项目,例如说:业绩量是否达成?产量是否达成?……等等,而忽略的绩效管理动作的同步展开,只是到了年末才想到绩效考核,急于得到考核结果;殊不知绩效考核的重点在于日常的管理,而不是只要一个结果。

  一个企业想要有好的绩效结果,必需在平时就要监控自己的团队绩效,要有一套完善的考核制度,要考虑时间的周期和考核的全面性,如果「考核」只在人力资源单位规定的时间「打考绩」,通常得到的只是一段时间内...

Read more

诸葛亮选拔人才的启示


对于聘请人才,诸葛亮曾做了一个很绝妙的比喻:聘贤求才就像是嫁娶儿女,只有娶才会有嫁,没有出钱为妇的情况,又因为女子盼望迎娶,才会守其贞洁。这里诸葛亮认为只有掌权者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求,人才又希望施展自己的抱负,才会招募到有才能的人,只有这样人才才会恪尽职守,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这里所体现的不仅仅是对人才的重视,同时还提出了掌管者与人才之间应该是互相需要的、平等的关系。
在人才的选拔上,诸葛亮着重强调了个人品质的重要性,认为辅佐之臣犹如支撑房屋的木柱,同时指出支柱又以直木最为坚固。在《将苑—知人性》中,诸葛亮提出了七种考察人才的方法:通过考察对是非之事的处理来看其志向;通过辩论...

Read more

从刘备看创业者需要具备的优点


三国中,如果把蜀国看做一家企业的话,这家企业几乎所有功劳都被算在了诸葛亮身上,其实很多人忽略了刘备的创业过程,正是刘备打下的基础,才让诸葛亮这个职业经理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而刘备身上很多优点更是值得企业领导者和创业者们学习。
 
创业之初不可避免的要遇到人力和财力的问题。在三国中,刘备的创业起点是从桃园结义开始:关羽、张飞两员猛将解决了刘备创业初期人力的问题,同时张飞还进行了天使投资,财力方面至少无后顾之忧。或许很多人会感慨刘备的好运气,其实不然,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刘备当时具有的优势和关张二人加入的原因。
1.刘备乃汉室宗亲,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说白了,是...

Read more

人资部门不受重视的原因


 

涛涛国际每年都会有人资体验会,全国各地的人资主管汇聚一堂,煮酒论剑。与各位人资主管聊天时,经常听到人资部门的负责人感叹生存环境较差,人资部在企业内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缺乏施展才能的空间。这样的情况在国内普遍存在,如果说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做为负责人力的人资部门又为何还会受到轻视呢?我觉得有以下五点原因:
 
1.缺乏决策权
人资部门的职责是针对企业中所有员工在组织结构和内容上进行管理,包括规章制度的制订、执行和监管,企业文化的识别和建设等,但在国内的大多数企业中,人资部门往往只是一个参谋的角色,职责多为规划和建议,决策权则掌控在企业领导者手中,由于管理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