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洪毓安

北京汉坤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原中国农村发展信托投资公司副总经理

2011年《绿叶》征订启事


2011年《绿叶》征订启事

 

《绿叶》是一本综合时政类月刊,由环境保护部主管、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主办。杂志凝聚中国一流学人、专家,从理论性、思想性、战略性视角打造中国模式的理论话语,求解既要发展又要环境、既要强国又要富民、既要创新又要稳定的超级难题;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大生态板块,探索中国现代化的方略思路、政策规划、组织实施。在历史与未来间瞻前顾后把握现实,在中国与世界间东张西望思辨国强民富之本。

《绿叶》杂志为月刊,16开,每月末出版。每本定价15元(含邮费),全年12期,共180元。

杂志自办发行,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杂志社现有2008-2010年过刊,欲...

Read more

从低碳“先进生”英国,中国能学些什么


从低碳“先进生”英国,中国能学些什么


李丽平

 


    摘要:英国是世界上首先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将低碳经济作为国家战略,并制定了发展低碳经济路线图及相关政策措施的国家。中国如何在更广的范围、更大的规模上实践低碳经济,英国的具体做法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第一,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国家战略;第二,明确了低碳经济发展路线图;第三,动员所有国家力量,采取综合手段,全面促进社会的低碳化发展。

 


    低碳经济,被认为是走出金融危机和环境资源困境的关键途径,正在成为世界各国促进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共同选择和行动。...

Read more

强者承担责任,弱者得到补偿


强者承担责任,弱者得到补偿
——日本治理环境的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韩立新

 


    摘要:日本有什么环境政策在世界上领先,并且对中国有借鉴意义?不是东亚文化圈共有的天人合一理念,在今天,单靠这样的理念解决不了环境问题。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要让国民拥有环境权上的平等和有效地保护环境,首先就必须要求强者不侵害弱者;而侵害一旦发生,必须由强者来承担责任。曾饱受四大公害之苦的日本,今天以美丽的岛国驰名,其成功的经验就是:严格的公害防治及公害补偿政策——强者承担责任,弱者得到补偿。


 

一、日本“循环型社会建设”中的全民责任体制

 

&...

Read more

2010年第5期目录





目   

 


 

 

 

编辑手记

 

 

 

专题Ⅰ:水与中国

 

 


水的善治之道

 

于晓刚  水的问题是全球首位的环境问题,解决之道是善治——公众参与决策,公众参与管理。我们现在的水电开发,往往以经济、技术是否可行来简单决策,而忽视了开发所造成的环境、社会影响;在江河治理中,权力过于集中,流域规划滞后,河流的公地悲剧不断上演。水要可持续,大工程是否进行,得有一部《社会影响评价法》,让老百姓获得知情权、决策参与权、利益...

Read more

2010年第5期编辑手记


编辑手记

 

 

本刊新闻
    作者张捷自驾西藏行途中来电,中央某机构邀其参与一关于铁矿石的会议。我答:这是你《为什么有钱难买战略资源》一文的余音,居江湖者有真知,何虑寂寞。并告之,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马克思主义文摘》2010年第4期转载了其发表于本刊2009年第11期的《中国当前拉动内需是西方的陷阱》一文。
    编辑杜建国转来学者一函:“您好!能否把今年第4期韩同林的《孤独的战斗》一文的电子稿发给我,我想用它做公共经济学的案例用于教学。并请代我向韩研究员致敬。谢谢!(余斌,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

Read more

2010年第6期目录




目   

 


 

 

 

 

特集:低碳与世界经济的大方向

 

 


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人类命运的全球革命

 

张坤民  发展低碳经济,目标就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确保能源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要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低碳经济既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的内在需求,我们应及早规划部署低碳发展,经过努力,有可能实现。我们要统筹处理好国内外和远近期两个大局,尽早规划,采取行动,有序推进。

 

 

低碳: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潘...

Read more

2010年第7期目录




 

 

目   

 


 

 

 

 

特集  文化or技术:创新型国家建设精英人才的软肋?

 

 


文化缺失与精英养成

 

孔庆东  有文化的无技术,懂技术的乏文化,文化与科技的矛盾关系在近30年来中国人才群体上表现最为突出,其中文化的缺失制约技术人才进一步创新尤为严重。思想观念的错位理解,教育层面的环境误导,正是主因。通识教育虽旨在填补分科教育的盲区,培养文理兼通的人才,但是线性的加法思维仍有弊端。

 

 ...

Read more

2010年第9期目录



 

目   

 


 

 

 

 

特集 环境法的精神——政府、民间与社会

 

 


中国环境立法之必然趋势

 

林灿铃  为摒弃部门本位主义,提高环境立法的质量和协调性,中国的环境立法应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法核心地位并使其法典化,进一步完善环境法制。同时,我们要积极参与并推动国际环境立法,加强中国在国际环境保护领域的话语权,确立主导地位。这是中国环境立法的客观要求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Read more

2010年第8期目录



 

 

目   

 


 

 

 

 

 

专题Ⅰ:新能源产业发展与民间投资

 


 

发展好新能源产业,政府应该做什么?

 

李俊峰  要发展好新能源产业,政府其实不需要给市场和企业太多的东西,尤其不要认为政府比企业更聪明;认准新能源这条路,从宏观上提出大的发展目标,技术研发和创新上尽早安排,对企业行为给予预警,同时在环保指标等方面确立严格的要求,建立好市场规范,就够了。发展新能源,最重要的是坚定信心,我们的企业在不到...

Read more

小秸秆变身大能源


  ——中国秸秆能源化利用的可行方案

  摘要:能源紧张、气候变化,使得低碳经济成为发展方向,给农业生物质秸秆能源化利用带来重大机遇,而收集难、运输难、储存难是中国秸秆能源化利用的瓶颈。当大量秸秆被农民当作负担焚烧造成环境污染的同时,大部分秸秆发电厂却因“无米下锅”不能正常生产。秸秆就地加工,固化成便于运输的颗粒型,采取分散式加工、集约化运营的运作模式符合农村实际,得到农民认可,是解决秸秆能源化利用的可行方案。
 

  前 言

  农业废弃物(主要指秸秆)在西方国家并没带来多大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却成...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