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景天魁

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社会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社会学研究》主编、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1987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领域:社会发展理论、社会保障制度。

摘掉社会学的“紧箍咒”


  只有重视并解决中西古今问题,中国社会学才能顺利地自主发展、自主创新。如今,我们已经进入强调自主创新、非自主创新不可的时期。不仅是社会学的前辈们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其他学科也马蹄声急。现在,科学技术界非常强调自主创新;企业界已经从市场竞争中得到深刻教训——是否掌握核心技术决定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兴亡。对于社会学而言,相当于“核心技术”的是什么?就是独立自主地提出的关键概念和理论。

  在许多社会科学领域,西方传统被看成参照物而其他传统被视为需要修正的“偏差”

  美籍华人社会学家林南教授在《中国研究如何为社会学理论...

Read more

难解的反贫困难题


——进城打工的经济收益远抵不上其他损失

社会政策研究有很强的应用性和针对性,但不是应急型。应急型社会政策的主要特点:一是被动应付,问题出来了,摆在眼前了,临时对策;二是只追求眼前效益,不顾及长远效益。

与此相对照,储备型社会政策是指,基于预测预判,主动应对;有时间和有可能顾及长远效果,并且讲究诸种相关政策的综合配套,从而具有前瞻性、综合性和长效性。

要提高社会政策的有效性,顾及它的长远效果,关键是要重视效益评估。对社会政策而言,进行综合的效益评估不但有必要,而且有可能。也就是说,一项社会政策的即时性效果也许不明显,但长期效果总是会表现出来的,而且一般是可测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