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朱伟华

《汽车驾驶与维修》执行主编朱伟华

车主DIY需要迈过几道坎?


    

车主要进行DIY,必须迈过这样几道坎:

第一是心态坎。DIY绝对不是仅仅为了省钱。如果仅仅为了省钱,其实你直接找路边店来维修保养车辆远比你自己动手更合算。比如更换机油机滤,对很多路边店来说,你只需要在那里购买机油机滤,多数情况下他们会免费帮你更换。即使你自己带机油,对方多数情况下也就收取10元上下的工时费。如果你自己动手的话,不仅需要购买几十元的工具,同时你还要考虑如何处置更换的废旧机油、滤清器的问题,毕竟,把它们直接丢弃在你的小区垃圾桶里是损人不利己事情。所以,摆正心态,进行DIY未必是图省钱,它是一种精神,一种爱好,如果你只是为了省钱...

Read more

车龄越大养车越贵,车主自己动手更合算


    

我在前文说过,选择DIY的车主不能仅仅图省钱,否则你会发现其实自己动手付出的辛苦和汗水远比让路边店的专业人士要多。原因不言自明——人家是专业人士,同时又兼备经济学的规模效应优势,同样是换机油机滤,专业人士可以在30分钟内搞定,如果你自己动手没有1个小时恐怕解决不了问题。但正如我说的,如果你把DIY本身当作乐趣,或许你会发现这件事情就大有可为。

在解决了工具、配件、技术资料等问题之后,你就可以找一合适的地方开始自己动手。

我强烈建议车主不要在质保期内自己动手保养车辆,一方面这一阶段厂商从提高客户满意度的角度出发会尽可...

Read more

有所为有所不为,6项养护车主最该DIY


    

前面我们说过,并非所有项目都是和车组DIY,比如四轮定位这种事情需要依靠设备进行,显然不是一般车主能够自己搞定的。但对其他大多数保养项目来说,车主完全能够自己动手来解决问题。我们的一位读者曾经给我们说,他驾驶一辆二手进口雅阁,在北京的汽配城都买不到配件了,但淘宝的卖家能够提供“维修包”,于是他每年都会订购一些维修包,然后自己动手或者请开维修店的朋好友帮忙进行例行保养。为了省钱,他还摸索出选购某些非原厂高性价比机油的妙招,但这些都需要把DIY当作生活乐趣,没有这样的心态,我建议您还是别考虑省钱的事情了,当惯了白领再去...

Read more

下半年豪车10万辆俱乐部将现三足鼎立


    这两天各个厂商都忙着通过媒体鼓吹自己的销量成绩,那些不着急发布销量的八成是没完成既定销量目标的品牌。一般品牌我就暂时不去说了,回头几个专业发布销量数据的机构会为此打得不可开交,激烈的竞争会让我们得到很多有趣的数据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市场竞争者多了真不是坏事,所谓产能泡沫,那是有点扯淡的提法,产能要么不足,要么过剩,只有上帝有本事让产能刚刚好,考虑到经销商总喜欢以产能不足为理由进行加价,作为车主,我们真应该欢迎汽车产业再多吹几个产能的大泡泡。

    闲话少说,我今天是看到邮箱里现代起亚例行发来了...

Read more

车市算大帐喜,算小账忧


    最近两天6月份以及上半年的汽车销量榜又将诞生,没有奇迹的话,它不会比5月的榜单更好看,当越来越多的经销商把后院、店周边停车场都借来库存车辆的时候,人们会对市场前景给出更悲观的预期。但正如我此前博文里所说,决定汽车市场前景的大趋势没有发生变化,车市的前景应该是比较乐观的。但这种乐观似乎总得不到市场人士的认同,他们会根据一系列信号预测后市可能会很悲观。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会对市场做出截然不同的判断,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你是算大帐还是算小账,算大帐,市场显然是乐观的,但各地媒体通常都更擅长算小账,他们会根据某单个经销商、某单个汽车大卖场的销量数据做...

Read more

销售低迷,下半年售后服务将重上前台


   最近1个多月,经销商普遍在喊销售低迷,按照行业规律,在销售低迷的情况下,厂商和经销商会更多的借助车型降价来谋求稳定销量,这个时候行业的整体利润会下滑,相对而言,在这个时候购车的车主能谋求到更多的车主权益。厂商和经销商当然不会无视利润的降低,要确保年终的财务报表不过于难看,显然在销售低迷的时候不能只把希望寄托在金九银十的车价坚挺上,因为即使销售重归正道,车价降低也是大势所趋,利润随销量增长降低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聪明的厂商和经销商会考虑曲线救国——销售不赚钱就地从售后服务方面考虑。是不是说当你想从售后服务上赚钱就能赚钱呢...

Read more

家庭普及率低,汽车召回单独立法迫切性不足


    最近听闻业界召开了一个涉及汽车召回的会议,参会的媒体会后围绕召回上升到法律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无论是媒体还是业界专家,似乎都非常支持召回从部门规章上升到法律,理由则是目前的召回部门规章对企业的震慑力有限,要加重处罚力度以迫使厂商对于更多的质量问题主动实施召回。

    现有的召回管理规定已经是由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制定发布的了,这个规定发布之后已经6年,汽车市场已经有了很大变化,进行必要的修改、加大处罚力度以约束厂商重视召回和质量问题的初衷都没有错,但要...

Read more

厂商扩网扩产能,即使有泡沫也利民利国


    在新闻饥渴时代,房地产媒体会热衷于通过主观臆测和亲朋好友同事调研的结论进行大肆炒作,用以偏概全的方式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这点,汽车行业也无法免俗。比如每到汽车销售不景气的时候,必然会有媒体跳出来说:厂商扩张网络和产能是泡沫、库存增加进入危险期。这种已经炒了很多年的剩饭依然有观众,这不能不说是新闻资源匮乏的表现,如果从媒体中立的角度来说,媒体大肆炒作库存增加很有可能加重消费者持币待购的心态,反而会令市场滑向不景气的深渊,当然这永远无法证实,所以厂商也无法追究炒作这些新闻的媒体责任。

    关于市场的大势我在此前的文章中已...

Read more

关注服务品牌才是关注车主需求


    6月19日,在广汽丰田经销商网络成立4周年之际,广汽丰田推出了自己的服务品牌——心悦服务。这是年内继北京车展上广汽长丰的“关爱全程”之后又一厂商推出的服务品牌。从整个产业来说,2002年上海通用推出“别克关怀”之后业界一直没有追随者,直到2005年上海大众推出“Techcare大众关爱”才掀起服务品牌推广热,从2005年至今,一些合资品牌以及多数内资品牌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服务品牌,到了2010年,我们可以看到对新品牌来说,服务品牌已经成为品牌营...

Read more

车市进入腹背受敌的胶着期么?


    北京车展所释放的大量乐观信号显然正在被盖上“盲目”的印戳。

    进入夏天,整个车市就开始不断传来坏消息。对整车厂商来说可谓腹背受敌。不仅自身有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压力,还必须应对上游供应商劳资纠纷可能引发的停产压力——来自FT中文网等外媒的消息显示,过去两个月,先是本田零部件工厂工人停工协商工资,再是北京现代供应商的工人短暂停工,最近又是丰田的零部件工厂停工,除非受到强有力的干预,否则这股停工潮不会立刻嘎然而止。另一方面,在厂商下游的产品流通渠道方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