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台湾天下杂志曾用大篇幅刊出一篇文章谈到“主管智慧”(Executive Intelligence,注1),这是一位管理顾问曼吉斯多年的研究成果,我认为这个名词很适当的点出了主管人员的情绪智慧(Emotional Intelligence)与一般人的情绪智慧的不同,因此愿意以此名词,继续情绪智慧的探讨。
主管人员的职责虽然因为职位的高低有所不同,但在工作中有其共通性:一是面对不确定环境的...
作者文章归档:陈生民

智慧来自于德慧
每个人都有情绪,但主管不能纵容自己的情绪,情绪需要自我管理(控制),这是自我领导中最重要的一门学问。
丹尼尔?高曼写了一本书叫做EQ(Emotional Intelligence),应该翻译为“情绪智慧”,但我们却常用“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目的是与“智商(IQ)”对应,这很容易产生误导,理由我在后面会谈到。情绪智慧既然是一种智慧,就是让我们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
...
领导力测得出来吗?
大部分心理测评工具是以性格分析为基础设计,究竟可不可以当做测评主管能力的依据?
我曾谈过领导天赋,说明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一种领导天赋。但我想进一步的阐述,为什么每个人有这些天赋,却做不了主管的工作?测评工具是否能判断出来这样状态的人不适合担任主管?
虽然测评工具有很多种,但与领导力相关的不多,我所知道PDP—专业性向诊断工具(Professional Dynametric Programs)是一个不错的工具,它的结构和DISC(也是一种测评工具)相似,都是将人的性格特质分为支配性、表达性...
升迁做了主管后的第一件事!
让我们假设一下,有一天公司宣布你成为这个部门的主管,也许你很高兴,但你大概只会高兴一天,因为接下来,你得面临一个当主管的基本考验,那就是每位部属想知道:你究竟有什么本事可以当我们的主管?如果你通不过这个考验,这将成为你往后的梦魇。
很多人误会当主管是靠上司欣赏或是公司指派,其实不然,你必须有当主管的素质才可以,所以你不能说是你的工作经验比较丰富,也不说是你的学识比大家好,而是你要解决他们心中的几个疑惑,包括:
你是谁?
你为什么在这里?
为什么是你,而不是其它的人?
你打算要带我们到哪里去?
你了解我...
当领导者不要权力时!
当管理者有人愿意,有人不愿意。愿意与不愿意的观念都有偏差,因为想到要管人、管事,愿意的人认为掌握到了权力,不愿意的人认为管这些很麻烦。
管理者(Manager)是个外来名词,中文找不到适当的名词与之对应,即便在英文中,这个名词也是新的,根据德鲁克的查证,最早是出现在上个世纪初,用在所谓的“城市管理者”(City manager)上,意思是管理城市的污水处理问题的人。可是我们又担心称为“管理者”窄化了它的意思,特别是和领导者并列比较的时候,因此,我通常使用“主管人员”来称之。
当主...
为什么是领导式管理?而非管理式领导?
我是先用英文Management by leadership命名我的一些思考,再后来得到了两位台湾老师张修哲与胡海音的启发,我才最终将其译为领导式管理。
这里,我想先与大家分享的关键是,为什么我要命名为Management by Leadership,而不是Leadership by Management,或是From Management to Leadership呢?当时,我曾经评估过一门课叫做“管理式领导”,但发现课程的精神和我们是相反的。
顾名思义,“管理式领导”是以领导力为主题的一门课程,这套课程认为领导力...
从马英九和陈水扁看领导人如何面对危机
台湾的两位政治人物从去年到现在,都一直在做危机处理。而他们在处理危机也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风格。大众所关心的焦点之一就是领导人在面对压力的反应,什么样的反应以及什么样的处理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陈水扁对国务机要费的质疑自始至终不认为自己有错,而且用“政党轮替,民主代价”的说辞来应对;而马英九先将过去特别费未用的部分一千五百万元全部捐出,但认为这部分纳入个人所得并没有错的态度来应对。我们对他们的应对方式都不满意,关键在哪里呢?
我认为讨论怎么处理危机不是重点,但为什么这么处理以及如何改善应对方式才是重要的...
人生三境界与主管三境界
王国维形容人生有三个不同的境界:第一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第二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依消得人憔悴;第三阶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主管也是。
在初任主管时,我们自认是天纵英明,其实是无知的,经历过一段历练后,我们学到了十八般武艺,自认已经穷世界之理,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这时候是博学的,再经过一段时间沉淀后,我们发现天下管理是没有定式的,成功完全是系乎一心,甚至是偶然,这时候我们是哲学的。
什么叫做天才型的主管?在刚刚进入市场的初期,我们凭借着自己的聪明与判断力,总结一些规律与经验,摸索出一套管理方法,这些方法的...
性格与品格
Personality可以翻译为「人格」,进一步的衍生为「人品」,于是就产生一种连结,「性格」就是「品格」。这种说法有待商榷。性格是一种心理或行为定式,性格未必会合乎众人或是社会的期望,因此,品格是我们对理想性格的憧憬与规范,性格要经过内向修练才能达到品格的境界。
在大多数的情形,Personality被翻译成性格或是个性,有时候还要加上Personality Trait(性格特质)。每个人...
为什么性格对领导者是那么的重要
性格,英文叫做Personality,意思是一个人的思维模式以及行为倾向。与它相似的名词有个性、性向、人格特质、思维定式、行为模式、行为偏好、习惯领域等。「领导天赋」是建构在性格上,专门指的是在工作职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行为倾向。
一个人的性格如同他的面貌,人人不同,但是可以归纳出一些规律,而且可以被测量,PDP早期叫做Personal Dynametric Profile,直接翻译的话叫做「个人动态的性格量度组合」,就是从性格的测量设计的一种诊断工具。我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意思就是人个性的变化比环境的变化还要小,其实未必。如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