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宋宗宏

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

金融危机背景下产业升级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不断上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但是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全球化进程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加快发展,我国同时面临着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化社会转变的双重转型挑战,这种挑战对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以大量使用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出口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要特征,因而对外需的依存度很高。与经济高速增长相伴随的是内需的疲软,技术发展水平落后于国际技术前沿,中国位于国际垂直分工体系和产业...

Read more

重商主义与经济发展


 

重商主义:理论及其实践
重商主义盛行于16世纪至18世纪的西欧,与民族国家的兴起相伴随。在中世纪后期的西欧,发生了一系列削弱封建制度的变革,流动性货币资金的大量使用、经济体内部对交易的更大程度的依赖、清教徒反对罗马教廷的宗教改革运动、关注人类短期福利的人道主义的兴起、技术的变革(尤其是农业技术进步和耕作方法的改进)、地理大发现和贸易的扩张、圈地运动与农业的商业化经营等,都为新的商业阶级的兴起和商业资本的扩张准备了条件,同时,一种新型的政治统治形式和政治单位——民族国家——出现了。民族国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而非在以前的城镇水...

Read more

天鹅绒手套里的铁掌——大国崛起的另一张脸孔


  天鹅绒手套里的铁掌——大国崛起的另一张脸孔

  宋宗宏

  地理大发现、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充满血腥的奴隶贸易和原始资本积累、远程贸易……一连串的事件和运动,使西欧成为近代工业文明的中心。历史上,每一个国家的崛起都打破了当时的地缘政治均势:英国利用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航运业、贸易和常备军,利用武力和航海法案等手段垄断贸易渠道,最终取代荷兰成为“日不落”帝国;德国发动了三次战争才实现了国家统一,为其争夺殖民地和实施近代化奠定了基础;美国也是靠战争取得政治独立和经济自主,伺机从英国手中接管了对西半...

Read more

中国的经济学学术到底怎么了?


         写下这个题目时,我的心情是颇为沉重的,我为人们的盲从感到极其悲哀。当仅仅只是为了生存而把学问当作一门职业时,所谓的学问就开始变质了,学问的含金量就很值得怀疑了。近几年,公众对所谓主流经济学家的质疑之声此起彼伏,由此而引发了关于经济学家的社会责任、如何评价经济学家的社会贡献此类的辩论,但我认为这种争论仍然有其局限性,话语权仍然掌握在主流学术手中。

         先是经济学家丁学良质疑中国大陆是否有真正的经济学家,然后是一片火热的附和之声,而大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