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吴春波

吴春波 (男) 职称或学历学位 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领域为企业与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组织文化、职位描述与评估、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素质模型、薪酬设计、股票期权与员工持股计划、领导力开发等。

任正非:中国社会聪明人太多,我最欣赏一种人


  01

  任正非最新电邮:华为已进入“战时”状态

  近日,华为心声社区发布了一篇名为《万里长江水奔腾向海洋——任总在武汉研究所的讲话》的文章。

  任正非指出,华为已进入了战时状态,战略方针与组织结构都作了调整。各个部门要面向目标主战,去除多余的非主战的结构与程序,去除平庸。将一部分必须的非主战功能移至平台,或与其他(部门)共享。

  任正非强调,研发不要讲故事、要预算,已经几年不能称雄的产品线要关闭,做齐产品线的思想是错的,应是做优产品线,“我们不优的部分,可以引进别人的来组合”。

  以下为任正非...

Read more

最真实的华为:我超越竞争对手,都是在爬坡的时候


  导读:中国企业却总是妄图在拐弯的时候超越对手,更有人提出,要把竞争对手引进泥沼——这些思维都是典型的机会主义。

  这些年来,外界对华为有很多说法。各类管理公众号几乎天天都刊发关于华为的文章,针对华为的各类评论和书籍也四处可见。但是,我觉得,大家眼中的华为和真实的华为可能还是有差距的。

  那么,华为最本质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1995 年,从参与华为的考核咨询项目开始,到后来参与《华为基本法》的制定,到现在,我担任华为的高级顾问已经有 22 年的时间了。我想为大家介绍一下真实的华为,以及它一路走来的风雨历程。

  现在,所有的企业都在学华为。但是我认为,...

Read more

华为战略有特色没秘密


  华为历史上提出的公司级的战略只有两个:第一个是基本法,第二个是2005年华为的愿景、使命和战略等4条。可见,华为是一个“不太重视”战略的公司。

  很多公司喜欢讲战略,很多公司的战略数量比企业的岁数都要大,老板没事儿老制定战略,制定一个战略再推翻前一个战略,然后再制定一个新战略,因为制定一个战略真的很“轻松”,几个人开个会,多喝杯咖啡,多抽一支烟,一个“伟大的战略”横空出世。有一个统计,全世界所有的组织中,90%的组织战略都以失败告终,没有落地。没有落地就是缺少战略承接、战略衡量、战略分解、战略实施,人们经常是...

Read more

华为核心价值主张演变30年


  最近正在写一篇题为《华为核心价值主张的演变研究》的文章,论述华为核心价值观在30年中的演变过程。主要回答:华为在核心价值观建设上做了哪些事?如何演变的?在演变过程中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

  在这里我用的是“核心价值主张”一词,而没有用“核心价值观”,因为在学术规范中,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体系中的概念,而核心价值主张所包括的内容宽于企业文化的外延。

  第一阶段:野蛮生长期从1987年到1996年(注:这个时期是我划分的,不代表华为的观点),野蛮生长期,也是文化生长期。

  第一,我们知道文化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第二,文...

Read more

华为核心价值观的逻辑


  当下,华为的核心价值观就三句话:“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之所以说“当下”,原因在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伴随着企业实践,是在不断演变的。

  如此的简单,如此的朴素,如此的常识,如此的凝练。

  自2010年1月华为提出上述核心价值观之后,就引起国内外企业的广泛关注。见过多个企业,取下了墙上的“以人为本”,直接换上华为的核心价值观,休克疗法,快速移植,不清楚有没有排异反应。

  对于许多发誓学华为的公司来讲,您真的僵化地理解了华为的核心价值观了吗?不能准确地把握华为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学华...

Read more

华为是如何将一帮草莽英雄打造成正义铁军的?


   以内部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

  就人力资源而言,应对挑战,还是要以制度为核心,遵从个人、遵从流程、遵从规则、遵从方式;以利益为基础,人力资源永远是一个利益的问题;坚持灰度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始终保持“灰度”,对人不要那么爱憎分明,应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性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其实华为现在也面临着挑战,最近也有很大的调整,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价值观和文化。华为明确提出来要大胆的坚持华为的核心价值观,大胆给予宣传。就是强调华为艰苦奋斗的文化,过去华为是遮遮掩掩,因为外部环境对他也有一些影...

Read more

构建机制才是企业家最为重要的使命


  构建机制:企业家重要使命

  每一个企业都希望成为百年老店,都想成为长寿公司。但不是任何企业能够生存下来的,原因很简单,市场的容量在一定时期是有限的,各类资源是有限的。为争夺有限的生存空间,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有竞争就必然有淘汰,企业是否被淘汰,不是取决于其基业长青的愿望,而是取决于其自身的机制与力量,取决于自身的抗体。

  当宏观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企业生存似乎不是一个大的问题,也少有企业思考这个问题,“台风来了,猪都会飞”。问题是任何宏观经济都有周期性,当企业伴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再思考生存问题时,往往为时已晚。

  综观那些已经倒...

Read more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绩效文化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自上世纪末,一场企业文化建设运动在我国企业蓬勃兴起,企业文化被更多的公司所认同,尽管对企业文化的有不同的理解与定位,但这无疑是伟大的进步。

纵观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不难发现,我们对企业文化的关注与投入,与所期盼的效果相比有着巨大的差距,我们所进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并没有显现对企业经营管理产生的积极影响。以至于我们可能怀疑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所作的一切。

那么,问题的症结何在?

一方面,许多企业误读了企业文化,游离于企业的实质,游离于经营管理的本质,浅显地把企业文化定位于一些鼓舞人心的口号,媚俗地将企业文化建设变成了文体活动。简言之,企业文化外化于企业的业务活动。

...

Read more

让规则看守世界


文 陈全忠

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绝籍被毁于一旦,让人痛心疾首。第二天这场重大事故学校上下得知,有名学生尤其面色凝重。

突发的火灾把这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逼迫他作出选择。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规则,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优哉游哉地阅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就成为哈佛捐赠的250本书中的惟一珍本。怎么办?是神鬼不知地据为己有,还是光明坦荡地承认错误?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惴惴不安的学生终于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房间,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学校。霍里厄克校长接下来的举动更令人吃惊,收下书...

Read more

如何让使命感落地?


   2月5日的华夏基石·洞察微刊订阅号发了彭教授的大作《重提“干部”概念,重提干部的使命、责任与能力建设》,虽然标题有点冗长,但绝对是篇好文,唯有接地气且大视野的人才能写出如此角度新颖,思维深邃的佳文。文中对干部的使命感、责任感及能力都有深刻的分析,尤其是对使命感和责任感缺乏的双十大表现的总结,字字珠玑,针针见血,令人深思,催人深省,真不愧为“彭十大”的美誉。

  

  彭教授的文章为企业的干部提供了一面镜子,建立了一个坐标,借此,企业可以寻找、发掘在干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此文值得企业家和管理者们细读。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