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薛米霞

西北农业大学学士学位,高级畜牧师

山楂妹


          2013年星光大道年度决赛第一场分赛上,山楂妹张月乔凭借他质朴纯正的歌声夺得冠军,实在令人惊奇、赞叹,特别是主持人毕福剑说明她的传奇身世,不由得让人对这位地地道道的农民歌手徐然起敬。

张月乔出生时是六指,并且有脊椎残障,被亲生父母遗弃在医院门口,是一对好心的夫妇捡到并收养了她。养父母花光了积蓄为她治病,直到把她养大成家,直到在出嫁前,她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世。

其实,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亲生父母遗弃在医院门口的又何止山楂妹一人。由于计划生育政策非常严格,超生户要罚款,而且罚款数目根据胎次、上交时间的不...

Read more

落叶的今昔人气


当时间之钟告别了秋天,噌噌地进入冬天以后,落叶类树木的叶片开始由绿变黄,在西北风的威力扫动下,陆陆续续从枝丫上掉下来,整个北方大地,呈现出金黄色的迷人景象。

从能源的角度讲,这落叶可是一种很好的天然燃料,是人们烧火做饭的好柴禾,这要在过去,农村中的少年儿童可有得活干了。

记得小时候,每逢这个季节,学校一放学,我就带着弟弟妹妹,和小伙伴们提上担笼,背上背篓,手握着竹耙耙和用硬铁丝做成的扎杆,到树木多的地段拾树叶。年龄大一点的,用竹耙耙把落叶一点一点地耧在一起,然后用手揽在担笼里,担笼满了后,再倒在背篓里。小弟弟妹妹们则用扎杆,一个接一个地将落叶贯穿在铁扎杆上。铁扎杆满了后,用手将其...

Read more

洗碾子


今年以来,关中地区雨水较少,许多水利条件不好的地方,玉米还没有成熟,玉米秆就干了,造成玉米一定程度的减产,这就让我想起了小时候村中的寡妇洗碾子。
我的老家在关中西府比较偏僻的农村,过去交通很不方便,信息不通,人们都比较迷信,每遇到天旱年月,村中的老人就开始私下活动,用各种迷信办法祈求老天爷降雨,其中最为可笑的办法就是寡妇洗碾子。
说起寡妇洗碾子,参与者必须是死了男人的妇女,不论老、中、青都成,只因年轻寡妇基本都另行改嫁,剩下的就只有老太太了。那些寡居的小脚老太太每天晚上聚集在一起,等到夜深人静时,将一桶桶水倒在村里的石头碾子上,然后几个人就把住碾棍开始推起来,边推嘴里边念着:洗、洗、...

Read more

忙忙碌碌国庆节


国庆节长假期间,因外甥女结婚,我没有去外地游玩的打算,但也想与女儿到附近的名山大川去转转。10月1日的早上,我正准备给市户外年票旅游团打电话,手机却抢先地响了,我拿起手机一看,是单位的电话,电话那边是我的主管领导,她要我立即回单位,说省上关于2014年农业专项资金项目申报通知下来了,要求在10月6日以前,将所有要上报的项目材料通过网络传输到项目库,我们单位要上报四个大项目,其中奶牛项目要选10个养殖示范场,每个示范场都要准备项目实施方案。听到领导的这些话,我简直傻眼了,这么短的时间,我怎么能写出这么多材料,领导说那10个养殖示范场的实施方案不需要我亲自写,但我必须在10月4日到单位将各场...

Read more

深秋时节贮草忙


近来,在郊外的公路上,一辆辆的农用车满载着青绿玉米秸秆,驶向县域内的各奶牛养殖场区。
按照节气,现在还不是正式的玉米收获季节,除了早播玉米外,大多数玉米棒只达到蜡熟,能够被提前收割,主要是用来给奶牛制作青贮饲料。
我工作的县是奶牛养殖大县,大小奶牛养殖场区七十多个,上千头的奶牛养殖场区有二十多个。奶牛是典型的草食家畜,日食青贮饲料量20-30公斤,每年到这个时候,各养殖场区都要收购带棒玉米秸秆,为奶牛准备下一年的青绿饲料。
在西农大畜牧专业的课程中,饲料生产是很重要的一门主课,作为畜牧专业的学生,不但要学习动物的养殖技术,畜产品加工技术,还要学习动物饲料的种植和制作技术。在饲料生产...

Read more

商品粮户口与农村户口


今年以来,随着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认识的几个熟人中,因配偶是农村户口而在农村有土地有家当的,或者父母给其在农村置办房产者,都或多或少得到了一些拆迁款和土地补偿款,一夜之间腰包鼓起来,变成了有钱人。一些人看到现在农村户口有利可图,就四处托人想将原来迁出的户口再返回去,但难度很大,这才叫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商品粮户口很吃香,有商品粮户口的人就像高人一等,什么都凌驾在农村人之上。我的一个初中同学的妹子,为了找一个商品粮户口,不顾家族长辈的反对,硬要嫁给一个残疾人。
那个时候,我们老家的人都给子女定娃娃亲,订婚年龄基本上都在十岁左右。对于订婚的男女...

Read more

美丽的遮阳伞


  在五一假期户外旅游途中,还有一道靓丽的风景很值得称颂,那就是出了秦岭后,在汉中田野里撑着的那一把把美丽的遮阳伞。

  那天旅游车钻过秦岭的隧道群,驶出秦岭的南山麓后,西汉高速路的两边现出一望无际的广阔田野,从车窗远远望去,五彩缤纷的遮阳伞撑在不同的田间、地头和田垅上,遮阳伞下,男的、女的都低着头在劳作,这时天上正下着漂泊大雨,但无一个人离开,依然在娴熟地整地、秧苗、移栽,他们好像要借着眼前良好的墒情,把该种的、该载的庄稼都做完。

  多年来,我所见到的遮阳伞,一般都是街头的小贩用来遮阳和阻挡风雨的,但用在田间,我还是头一次看到,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不光是我,和我同行的...

Read more

拾地衣


  “五一”节期间,我和女儿随咸阳户外旅游团到汉中玩了两天,第一天去的是樱桃沟,第二天去的是午子山。午子山位于汉中市东部,陕西西乡县堰口镇内,距县城12公里, 地处210国道旁边,是海内外游客前来游览、观光、朝拜的圣地。被列为国家2A级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山势险峻,壑幽林密,二水环流,奇峰独秀。保存原始生态的世界珍稀纯白皮松2500余亩。

  在爬山的过程中,陡峭的山路和迷人的风景让人不时驻足,那一颗颗高大魁梧的白皮松矗立在山道的两旁,显得分外抢眼和神奇,虽然当年在学校学习《植物学》和《家畜生态学》时,老师介绍过不少植物,松树还能分...

Read more

摘洋槐花


  在我家住宿楼的后边,有一颗水桶粗的洋槐树,每年的四月份,满树的洋槐花给不起眼的家属院带来沁人心脾的芳香。每当看到那一串串的白色洋槐花,我就不由得流口水,真想把手伸到树上,摘一把洋槐花放到嘴里,儿时爬树的冲动和贪吃劲一下表露出来。对于年过半百的我来说,能否再能爬树,确实不敢妄想。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从来没有再试过爬树,一是怕人笑话,二是怕体力不支,三是没有胆量,不能为了吃一口洋槐花,把自己从树上掉下来。再说,现在的槐花只能让人发眼馋或蒸熟吃,怎能直接放在嘴里生吃呢。

  记得从五岁起,我就学会了爬树。每到春暖花开时节,一放学,我就和小朋友们坐在树上,不是捋榆钱,就是掐槐花、摘桑葚。...

Read more

话说杨夫子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四,是纪念清朝古农学家杨双山杨老夫子的寺庙会,家乡桑镇的人称作“四月四会”。在清末及民国年间,每年的“四月四会”,县老爷都要在乐队的伴奏和随行人员的陪伴下,前来祭拜杨夫子,双山寺的所在地桑镇街道热闹非凡,除了本地人外,周至、户县、武功等邻县区的群众都到此来逛庙会,同时顺便购买夏忙所需的镰刀、草帽、木杈和扫帚等用具。

  在我四五岁的时候,村中的老人就经常给我们小孩子讲杨夫子的故事。传说杨夫子博学多才,除在农业科学发展上有很深的造诣外,他上知天文,下通地理,能夜观天象,预知来年种哪种农作物可以取得好的收成。有一年,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