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粮户口与农村户口


今年以来,随着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认识的几个熟人中,因配偶是农村户口而在农村有土地有家当的,或者父母给其在农村置办房产者,都或多或少得到了一些拆迁款和土地补偿款,一夜之间腰包鼓起来,变成了有钱人。一些人看到现在农村户口有利可图,就四处托人想将原来迁出的户口再返回去,但难度很大,这才叫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商品粮户口很吃香,有商品粮户口的人就像高人一等,什么都凌驾在农村人之上。我的一个初中同学的妹子,为了找一个商品粮户口,不顾家族长辈的反对,硬要嫁给一个残疾人。
那个时候,我们老家的人都给子女定娃娃亲,订婚年龄基本上都在十岁左右。对于订婚的男女双方来说,订婚后很少见面,有的直到结婚时谁都不认识谁,但只要双方户口都在农村,大多都能顺利走向婚姻的殿堂。如果有一方通过考学、接班、部队提干等渠道获得商品粮户口,那个婚姻只好一拍两散了,除非男方是独子,父母怕无人养老,死活守住那婚约。
想当年,我的几个女同学就因为男方考上了学,都被退婚了。这在农村可以说是奇耻大辱,叫人无法忍受。我的那几个同学,为了能拖住那个婚约,整天给那个男的做鞋送东西,可那些缺德的男人,学校毕业参加工作后,一纸书信就把我的同学给打发了。与我最要好的女同学英英,人长得聪明又漂亮,手很巧,学习也很好,一直是我们班的学习委员。十四岁那年,因母亲去世而终止了学业。回到生产队后,她依然爱读书,经常在晚上偷偷地看,多次为看书被嫂子打骂,但她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学习习惯。村中有几个上了初中的女同伴给她晚上做伴,经常与她同睡,写不了作文,都是她帮着给写。1981年,她的那个娃娃亲女婿考上了省内的一个专科学校。因为那人的家庭比较穷,在他三年的学校生活中,英英用她灵巧的双手给其做了不少东西,结果他一参加工作就和她解除了婚约,真是可气、可恼、可恨。多年以后,我考上了大学。在大学里,当我看到那些从农村考上的男同学时,我总觉得他们个个都是陈世美,这也是我大学期间很少与男生交往的重要原因。
前几年,城里有些单位、企业不景气,好多当年风光一时的大学生、工人在城里无法生活,一些当年迫于父母压力勉强在农村成家的人,只好回家混饭吃。可以说,如果不是农村的老婆,他们不知要到哪里寻饭吃。
现在,农村的生活不比城里差多少。如果我没有考上学而是一个农民,我想我也会生活得很好。我虽然没有几个姐姐长得漂亮,但我从小就很有劲,当年用架子车给六十度的坡上拉粪,可以不要人帮忙。对农村的那些活一看就会,在田间刨垅,耧畔子样样都能拿得下,筛筛子,簸簸箕也有模有样。记得我从四岁起,就给母亲搓捻子。母亲和姐姐纺的线穗子,都由我拐成一桄一桄的。母亲和姐姐织布的筒子,都由我包揽。长大后,我一天下来,轻轻松松织两丈布,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我觉得,农村人除了工作很辛苦外,并不比城里人矮多少。如果没有农村人,他们到哪里去买粮、买菜、买肉、买蛋、买奶等生活用品?
前几个月,单位的一位同事去世,我见到了我的老领导。老领导的妻子是农村人,身体又高又胖,朴实又大方,勤劳而厚道。当年我刚到单位后,她每次做的好吃的,就叫我们几个刚到单位的新同志去吃,我们都亲切地叫她胖嫂子。有一点,就是我们老领导经常在胖嫂子跟前摆架子,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家里的体力活,再重再累,都是胖嫂子一个人干。一次,天刚下过雨,单位门前的路有一截是土路,很难走,胖嫂子拉了一架子车鸡料,很吃力地拉着,可我的老领导推着个自行车在前边很坦然地走着,单位的女同志看见后批评他,他一点都不以为然,但胖嫂子一点怨言都没有,因为老领导的几个同学都与农村老婆离了婚,只有老领导还守着胖嫂子,胖嫂子一直心存感激,她觉得自己苦点、累点,心里永远是高兴的。见到老领导后,我不由调侃地说,看你以前嫌我胖嫂子是农村户口,现在我胖嫂子值钱了,她有土地,你有什么?老领导和胖嫂子只是一个劲地笑,什么也没说。
说到这里,农村人现在能在那些吃商品粮的城里人面前挺直腰杆,这要感谢我们党的农村好政策。如果没有党的好政策,泱泱中华大地,勤劳、勇敢、任劳任怨的农村人不知在什么时候才能扬眉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