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吉宓

吉宓,战略管理学专家,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获政治学博士学位。她还拥有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及中国外交学院学士学位。吉宓从2001年起参与了世界级企业管理学大师金和莫博涅(w.chan kim and renee mauborgne)主持的"蓝海战略"项目的研究工作。作为核心人员全程参与了《蓝海战略》一书的研究和编纂工作,并于2005年将该书译为中文。该译著自出版以来,一直位居中国经管图书畅销榜前列,2006年获"全国十大图书"称号,2007年获国家图书馆文津奖推荐图书称号。2016年该书推出了全新“扩展版”。吉宓现为欧洲工商管理学院蓝海战略研究院高级资深研究员,目前的研究重点为蓝海战略与地区市场,蓝海战略在公共政策中的应用,以及蓝海战略与中国经济转型等。同时,她也为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高管项目及大型跨国企业讲授蓝海战略。在加入蓝海战略研究院之前,吉宓曾执教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授的课程包括跨国投资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及蓝海战略专门讲座。

成功实施蓝海战略需要以人为本(误删除,重贴)


 

塔塔纳诺:“人民之车”败在“人”上

 

 

一个好的蓝海创意,要同样为目标买方和企业本身提供价值的飞跃,才具备商业上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这就涉及到蓝海战略所说的“价值主张”和“利润主张”。然而,仅有这两项主张还不够。任何战略归根到底都由人来执行,其成败也往往取决于人的因素。为此,蓝海战略提出,该战略的三个支柱之一,是“人员主张”;且这一主张,必须与前两项主张协调一致。

 

企业在开创蓝海的过程中,因为不能很好地...

Read more

蓝海还是乌托邦——英国退出后的欧盟前景


英国公投结果既出,痛了欧洲,惊了世界,慌了汇市股市,乐了长于恶搞的网民。而对于研究国际关系及国际合作的学者来说,这一结果再次把一个屡经讨论的命题摆在他们面前:国家间是否能通过建立超国家的机构实现持久的合作?

 

在二战后的当代国际关系研究中,主流理论新现实主义(neorealism)一直认为民族国家所处的国际体系是以无政府状态为特征的。每个国家为了生存,首要利益是确保自己的安全。而安全与否是以国家间的相对实力决定的——做大蛋糕与否并不重要,我比你多一块才是王道。按照这种理论,种种国际合作形式无非是国家间、特别是大国间力量对比的现时反映。世上没有永久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