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一文

张一文,海归博士,曾为期刊编辑,现任高校副教授。2006年4月3日—5月2日受资助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进行专题研究。新加坡联合早报、中国的工人日报、南方日报等报刊都有所报道。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会员。

低头写春秋,起身观日月——记江西省高校首批学术科研骨干李未醉博士


 

江西自古人文日新,人才辈出。近代以降,因为战争,因为政治,江右文化日渐式微,但是脊梁未断,风骨代传。即便是在当今这样一个人心浮躁,经济利益至上的环境中,江西的高校,仍然有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和科研学术骨干在,他们用创造性的劳动和大智慧的光芒,启迪后生奖掖学子,为文化江西建言献策,为和谐社会摇旗呐喊。
近阅江西省教育厅网站,看到“第一批全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和科研学术骨干名单”,感慨万千,更坚定了自己对上述所言的信心。这28 名当选人,既有我景仰的学术泰斗,也有素昧平生的学术中人。研究“中外关系史”的李未醉就是其中一位...

Read more

三茶六饭十年汤


 

人在广州,喝汤是免不了的。于本地人而言,汤是饮食的纲,纲举目张;而对于像我这样的外来客来讲,饭前喝汤,似乎不会那么心有甘、齿留香,特别是初来乍到的时候。
旅居羊城已有十年,这十年是我人生的“喝汤十年”,三茶六饭,汤水有情。一钵钵老火靓汤,浇溉寒肠,让旅人的心如沐阳光。
十年来,我静静地搅动着汤碗里的调羹,美美地品尝着广州改革开放的盛宴,见证了这座城市的似水流年。我的汤水有点甜,我的泪水有点咸。
和大家一样,我看到了广州地铁从无到有,从一号到N号线的陆续开通,珠江两岸车水马龙暗香浮动,百届广交会盛况空前气势如虹,广州报业百舸争流欣欣向荣,也看到...

Read more

澄明学海新芽壮——贺《童心飞扬》出版


 

                        
结识汕头市澄海区永新小学的师生纯属偶然。那是几年以前,我在广东教育杂志社的网站论坛上,发了一则征稿启事,结果有不少网友积极响应,其中就包括永新小学的余守武副校长和余育楠老师。
此后,通过他们,我更幸会了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该校杜壮文校长。从那时起,我刊和永新小学的师生建立了稿件&l...

Read more

国假如矢,归心似箭


 

凭良心说,我的东家还算是个守法的企业公民,能够按照国家的规定给员工放假,特别是春节、五一、国庆长假,更是不太打折扣。
放假问题不大,度假感慨不少。在广东打工10余年,我的度假心得只有8个字:国假如矢,归心似箭。
恰似国外不够级别的军人不能带随军家属一样,我的“打工经济”级别太低,所以我只能够把家属留在家乡、留在梦乡。家里的农田不能抛荒,风烛残年的老人总得有人随伺在侧,小孩需要接受平等、平价的公办教育,这些都成了骨肉分离的理由,也成了我一到放假就想回老家的内在动因。
我老家在赣东北,与广府之地相去何止千里!没有朝发夕至的火车或动车,每次回去,都...

Read more

团徽照


  团徽照,人不老,往事知多少。

  1992年夏天,我分配进入一家工厂的子弟学校任教。这是一家“三线”工厂,乘着改革的东风,正逐步由山区搬迁到城里来。我到已搬到县城的工厂总部报到时,有人就对我说:“走走后门,争取留在总厂,可别去八十源,那是个穷山沟,苦得很。”说实话,我不是没有留在总厂子弟学校的“后门”和可能,厂团委张贵友书记是我的远亲,他对我说,八十源老厂区子弟学校的团总支书记、中学地理教师周德民考上研究生刚走,那儿已没有正规的专职地理教师,你这个地理系的毕业生去那里刚好是人尽其材。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提起行...

Read more

打工文学大事记/备忘录


 

打工文学备忘录
 
 在第十届深圳“读书月”暨第四届全国打工文学论坛即将举办之际,深圳市文联专职副主席、深圳大学硕士生导师杨宏海教授主编的《打工文学纵横谈》一书,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此书编入了深圳大学研究生颜爱红、孙夜整理的《打工文学发展备忘录》一文,该文系统地收集、梳理了作为改革开放重要文化现象——打工文学的形成与发展的历程,资料翔实、内容丰富,是国内首次公开发表的有关打工文学发展史的第一手资料,对研究打工文学具有不可多得的文献价值,从中也可以看到,宝安作为打工文学的“策源地&...

Read more

打工文学:我的大学


       高尔基没有读过大学。他11岁开始独立谋生,16岁离乡背井去了大城市喀山,做过流浪汉、搬运工、面包房工人和杂货店伙计。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不断学习,忘我地看书,最终成了作家,并创作了《我的大学》等许多文学名著。

    背井离乡来到城市谋生的农民工,绝大多数也没有上过大学。这其中有许多打工者,怀抱文学梦想,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始终坚持打工文学的阅读与写作,打工文学成了他们心目中的大学。

    打工文学的确是一所大学,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一所自修大学。这所大...

Read more

打工文学,一个消费者的释读



www.ssap.com.cn/Shop/book/whwx/whwxother/200910/4189.html

Read more

打工文学:世纪初的观察


二十世纪后期的中国打工文学,主要由进城务工作青年(俗称打工者)创作,抑或为打工者创作,主要供打工者和其他流动劳动者所阅读.打工文学把异乡、流浪、梦想作为叙事视野,以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体裁和表现形式,真实地...

查看全文 

二十世纪后期的中国打工文学,主要由进城务工作青年(俗称打工者)创作,抑或为打工者创作,主要供打工者和其他流动劳动者所阅读.打工文学把异乡、流浪、梦想作为叙事视野,以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体裁和表现形式,真实地...

查看全文

 

[期刊论文]  《安徽文学(评论研究)》 - 20...

Read more

打工文学研究论略


南省作协《文学界•人文》2008年第11期总第48P23-24,免版面费!

http://www.hndredu.com/wxj/ProductShow.asp?ArticleID=731
http://www.zxqikan.cn/wz/200906/18680.html

http://cn.qikan.com/Article/wxjr/wxjr200811/wxjr20081109.html

打工文学研究论略

摘要:本文对打工文学的研究价值、研究现状、研究策略、研究预设诸方面进行了理性思考,以期勾勒出打工文学研究的多维图景,促进打工文学与主流社会文化的和谐共...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