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包凡

加入亚信集团之前,在长达七年的投资银行家生涯里,先后服务于摩根士丹利和瑞士信贷。在此期间,帮助数家领先的跨国公司进行资金募集、银行借贷、并购以及重组工作,其中包括加拿大贝尔、瑞士诺华制药、RPR、Investor AB、日本NTT、韩国KEPCO和KT等。在其投资银行生涯中,帮助客户融资累计超过70亿美元,完成了超过600亿美元的国际并购业务。与国内领先的企业也有过多项合作,曾经领导了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IPO项目之一中国联通56亿美元的海外上市。

市场颓势将催生大量企业并购


  我自己的感觉到今年年底或者是明年年初基本上最坏的形势应该过去,最近比如像雷曼兄弟暴露出来的这些问题,应该是华尔街的金融机构里面最后一批坏消息了,等他的问题解决以后,我觉得次贷的影响是大家应该都知道。

  我想强调一点,经济的发展跟资本市场还不是完全一样,资本市场很大程度上是往前看的,只要你把这种最坏的消息都报出来了,大家认为这个市场见底了,市场就有恢复了。

  我不是说美国的经济到明年年初就能复苏,美国经济的复苏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从资本市场角度来说,应该是能够缓过劲来。现在资本市场所碰到的一系列的很大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在于流通性,现在市场上的确没有流通性,突然之间...

Read more

千万不要被便宜而诱惑


  我觉得在这样的经济形势里面,其实要想的是一个守一个攻,什么时候应该守,什么时候应该攻。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自己认为首先要守。但这也是我经历过的第四次金融风暴,非典、9.11都不算,这是很短的。我是94年在华尔街工作,93年加入摩根史丹利,94年碰到俄罗斯金融风暴,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0年互联网泡沫,到现在这一波。这一波无论从广度和强度角度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至少从前几波的过程里面,我们能看到真正活下来的,最终成为赢家的是那些刚上来的时候守得住的人。我觉得活下去是最根本的道理,如果活不下去根本没有任何权利去想发展,做任何事情。所以第一件事情首先别想着去冒进,假设危机有三年的时间我能活下...

Read more

股权投资的“围城效应”


   近年来,PE/VC成为最时髦的生意,这个行业不仅仅热钱争相涌入,做PE/VC的人似乎也遍布大街,各行各业的人和资本都奔着这个无比光鲜和有“钱景”的领域争相而来,股权投资领域一片欣欣向荣之势。

  在股权投资这个庞大的市场中,产业链也开始变得更加清晰,许多以投行的顾问角色存在的第三方中介机构成为产业链中特别的一环,华兴资本正是其中一员。但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目前浮躁的股权投资市场让许多第三方中介机构也变得蠢蠢欲动,股权投资在中国的高回报率和巨大利润让他们也开始眼馋,不再甘于做中间角色,纷纷开拓投资基金方面的业务。

  坦白地说,我并不是很认可...

Read more

风投市场见底 下半年将反弹


      华兴资本CEO包凡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在经历过经融危机近一年的冲击后,风投见底信号已出现,下半年将逐步反弹。预计今年下半年风投市场将有望恢复至2006或2007年上半年的状况。危机发生后,大多数活跃的投资人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在做大量的项目储备及考察工作,相信在这个见底信号出现后,会掀起新一波的投资高潮。当然,投资人经过这一次的危机,也变得更理性了,会更看重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竞争潜力。

 

在过去的6月和7月两个月中,华兴资本作为独家财务顾问成功帮助了三家企业融资,交易总额近4亿人民币。这三家企业分属互联网S...

Read more

如何玩转小而美新投行的魔方?


  如何玩转小而美新投行的魔方?

  访华兴资本CEO包凡

  中国开始步入资本自给自足的时代,但中国金融服务行业中,民营企业不好做,国企做不好,如果对民营企业缺乏扶持的话,金融服务行业的半壁江山肯定会让外企占有。现在,在金融行业中仍然是大企业占据更多的资源。但是,大并不代表好,这是很核心的一个问题。中国经济以后肯定是民营经济为主导,但中国现在还没有一家商业银行能很好地为民营企业提供服务,更不用说投资银行服务了。

  价值中国:请简单介绍一下您的个人经历。

  包凡:我的背景应该分两方面。一个是,从1993年开始从业投行,先后服务于摩根斯坦利和瑞士信贷。在此期间,...

Read more

熊市里如何买卖企业


把华尔街投行的精髓复制到中国,结果会怎样?在华尔街五大传统投行相继倒下的当口,这一问题颇具吸引力。

  这并没有提起华兴资本创始人包凡的兴致,在他看来,答案并没有多大悬念,虽然投行“前辈”命运不济,但至少现在,华兴还没有嗅到风雨欲来的气息,太阳照常升起,日子四平八稳地过着。

  别以为包凡的投行禀赋是自学成才,他的老师可是投行界“大腕”——Joe Perrella,华尔街最有名的传奇式的投资银行家之一,曾经创造出了收购兼并这一风靡华尔街数十年的投行工具。在摩根士丹利,大师的要求极严,虽然吃了不少苦头,但包凡终归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