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黄焕金
不断降低商品价值有很大意义与作用
关于在丰裕中因失业而挨饿的现象
三十年之误,并非计划经济之错(六)
三十年之误,并非计划经济之错(六)
黄焕金
有人说在保持国有制的前提下,也可以建立市场经济。这可以吗?前面说了,自己的产品不会与自己相交换。国有制下的产品,是属于国家的,不能与国家自己相交换。也许人们说,不是有许多国有企业吗?这些企业之间的产品,不是可以互相交换吗?但是,作为国家的企业,这些企业并无自己的所有权,企业对它自己生产的产品并无所有权,只有国家才有所有权,因此也只有国家才有权交换这些产品,才有权拿这些产品去交换。所以,说一家国有企业的产品可以与另外一家国有企业的产品相交换,岂不是国家同国家自己相交换吗?除非国家自己放弃对国有企业中这些产品的所有权,将这些产品...
三十年之误,并非计划经济之错(五)
三十年之误,并非计划经济之错(四)
三十年之误,并非计划经济之错(三)
三十年之误,并非计划经济之错(二)
三十年之误,并非计划经济之错(二)
黄焕金
从三十年改革历史看改革的真正实质
那么,为什么说改革开放的直接与表面目标是破除计划经济体制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但实际上却是对国有制的扬弃呢?要回答这个重大问题,就需要回顾一下三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
尽管改革开放是从三十年前的1978年开始,但实际上,早在1958年“大跃进”以后,改革思想与实践就已经不时显现了,只不过当时的改革并未得到最高领导人的支持,反而受到严厉批判。所以1978年以前的改革的星星之火,一直难以形成燎原之势。而计划经济与其...
三十年之误,并非计划经济之错(一)
政府的"管制瘾"与艰难的就业民生
政府的"管制瘾"与艰难的就业民生
【众所周知,在中国,政府历来最喜欢管制社会经济活动,各级政府可以编造看起来很有道理的理由,而对社会经济活动、对市场进行管制。这种甚至已经上瘾了的管制,源于传统公有制的意识形态,源于对市场经济的深刻的敌视歧见,源于对社会经济(民间经济)的浓重歧视,源于对社会主义的"国家主义"误解,认为政府可以安排一切,可以安排整个社会、全体公众的具体生活(比如,各级地方政府热情过度地替民众创造了许多"形象工程",自认为民众现在最需要形象),从而将国家与政府沉重地凌驾于社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