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耗费价值论”


马克思的“耗费价值论”
黄焕金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劳动二重性时说:“归根到底,如果把生产活动的有用性质撇开,生产活动就是人的力量的耗费。尽管缝和织是不同的,但二者都是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生产耗费,从这个意义上说,二者都是同一的人类劳动。人类劳动力的运动在不同的生产活动中只是改变形式,它当然必须有一定的发展,才能以这种或那种形式耗费。但是,商品价值体现的仅仅是人类劳动,是一般的人的力量的耗费。正如在市民社会里,将军或银行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人本身则扮演着极卑微的角色一样,人类劳动在这里也是这样。它是每个没有任何专长的普通人的机体具有的简单的力量的耗费……商品要成为价值,首先必须是效用;同样,劳动要被看作抽象意义上的人的力量、人类劳动的耗费,首先必须是有用劳动。”“随着物质财富的量的增长,它的价值可能同时下降。这种矛盾运动来源于劳动的二重性。”“在上衣的生产上,人的力量确是以特殊的形式被耗费的。”
----《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中译本,第20、21、22、23、28页。
从以上“枢纽”(马克思语)性言论我们不难看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实际上是“耗费价值论”。因为,十分显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劳动”,被看成为“同一的人类劳动”、“一般的人的力量的耗费”、“抽象意义上的人的力量、人类劳动的耗费”。在这里,马克思特别强调他的价值所依据的“劳动”,必须要与“有用劳动相区别”,他在论证:耗费劳动是如何存在于有用劳动之中,而又与有用劳动根本不同的。同时,被人们使用最多的所谓“抽象劳动”的概念,其本质就是“耗费劳动”,因为马克思说:“劳动要被看作抽象意义上的人的力量、人类劳动的耗费”。但是,人们实际上并不深刻了解这一点,因此只满足于“抽象劳动”的表面理解与简单的术语使用,而没有进一步理解这个抽象劳动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只要紧紧抓住“耗费”这个思想,我们就可以演绎出整个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及这个价值论的漏洞。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针对要素价值论而阐发的,它的根本目的,就是批判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观念。从这个目的来说,马克思自己的劳动价值论,只不过是一个批判工具而已,它是为他的批判资本主义而存在与阐发的。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之所以被认为是“科学”的,主要就是因为他采取科学的方式阐释了劳动价值论,而这种阐释的出发点与关键点,就是“耗费”这两个字。
从“耗费”这两个字里,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实际上是“必要劳动价值论”,因为,价值是耗费的凝结,而耗费作为耗费必须最小化,因此只有“必要的耗费”,“必要的劳动耗费”才有资格形成产品中的新价值,其它因素如土地、资本等,甚至劳动如果它并非必要劳动,都不能形成新价值。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实际上并不承认所有劳动耗费都有资格形成价值。同时,马克思总体上并不认为商品流通会增加价值,但他也说明,如果这些费用是必要的,那么它们也会加入到商品价值中,从而形成新价值。关于这一点,马克思这样说:“物品的使用价值只是在物品的消费中实现,而物品的消费可以使物品的位置变化成为必要,从而使运输业的追加生产过程成为必要。因此,投在运输业上的生产资本,会部分地由于运输工具的价值转移,部分地由于运输劳动的价值追加,把价值追加到所运输的产品中去。后一种价值追加,就象在一切资本主义生产下一样,分为工资补偿和剩余价值。”(《资本论》第二卷,第168页。)在这里,马克思的“必要”思想又再在价值论中发挥主导的作用。那么,什么是“必要”的,必要是指“必要的耗费”,是指耗费上面的“必要”,而这种耗费之所以必要,那是因为这种耗费能够得到市场的补偿。得到市场的补偿,即是必要的耗费,也是必要劳动价值论确立的关键。因此,马克思的必要劳动价值论,实际上也是“代价补偿价值论”。因为这个价值论,是“耗费价值论”,而耗费就必须要补偿,而不能单只存在耗费而没有补偿,所以劳动价值论是耗费价值论,而耗费价值论则是必要劳动价值论,必要劳动价值论最终是耗费补偿价值论,这些价值论是一脉相承的。
  不过,它们的这些意义与互相间的关系,也并非一般人能够真正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