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元军

1965年生于山东莱西。现为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教授,文献与书法文化方向硕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唐史学会会员、历史学博士、《中国文化人》博客圈资深成员。1999-2001年在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做博士后,后留所任教至今发表学术论文60篇,出版《六朝书法与文化》、《唐人书法与文化》等专著5部,其中《六朝书法与文化》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年被评为首都师范大学十佳教师。书法忠实于传统,于二王、米芾诸家用功较多。追求凝练、沉静、舒缓、雅致的艺术风格。

11月22日书法院师生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酝酿了一年,首都师大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教师及历届学生书法作品展终于于11月22日上午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很多:中共中央委员、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黄树贤,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胡振民,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文化部副部长欧阳坚,北京市副市长黄卫,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党组副书记覃志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冯远,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赵长青,全国政协...

Read more

书家读书(见《中国文化报》2009年8月27日)


王元军(首都师大书法院副院长、教授,中国书协会员):


    最近在读《唐才子传校笺》(傅璇琮主编,中华书局1990年版)。我对于唐代文人十分感兴趣,他们的所思所为,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艺术,他们的一切都令我好奇。因为是学历史出身,所以喜欢将他们还原到那个时代,喜欢看到有血有肉的唐代文人。

    虽然研究领域是书法,但我越来越发现,书法只是文人生活的一个小小的部分。从书法看文人,往往产生瞎子摸象的片面;而研究文人,再看他们的书法,却有高屋建瓴的敞亮感。《唐才子传校笺》将才子型的文人罗列在一起,将有关他们的文献材料排列在...

Read more

(转帖)第七届中国书法史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碑林召开


 

第七届中国书法史论国际学术研讨会

在西安碑林隆重举行

 

 

 

  钩沉历史遗存,研讨书法之谜。10月21日,被文博界、学术界、书法界广泛关注的“第七届中国书法史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安碑林隆重举行,研讨会由西安碑林博物馆和文物出版社共同主办。来自国内外的文博、书协、院校等50多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书法历史渊源,辨伪鉴真碑刻善本,弘扬中国书法艺术。

会议开幕式由西安碑林博物馆党委书记强跃主持,西安碑林博物馆馆长赵力光研究员致开幕词,文物出版社社长苏士澍先生、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郭宪曾先生及中国书协顾问、西安交通大学艺术馆馆长...

Read more

书法:群众运动的到来


 

  2009年9月28日,中国书法同中国其他的22个项目一同被联合国教科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好事啊。搞书法的不少人奔走相告。反过来一想,中国书法不进名录,也实在说不过去。但再想想啊,列入名录的名目实在不少,以后还有新的产生,觉得都重视,实际上跟都不重视差不多。也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了。奥巴马都拿了诺贝尔世界和平奖。有时候评奖也好,列入名录也好,可能真说明不了多少东西。但是,不可否认,书法又有了不同于前几年的新的发展。“书法之乡”的评选,使很多地方把书法当作政治来抓。“五台山千名书家写心经”,场面之大,牵涉面之广,“古人所不齿”的书法地位一去不复返...

Read more

(五台山)中国千名书家写经大展开幕式:缘分


    千名书家作品展开幕之剪彩仪式。主席台嘉宾“咔嚓”“咔嚓”利索地剪完红绸子,翩然下台。惟妙江法师持剪而未剪,亦随他人从容下场……众人皆茫然不知所以。主持人云:我们相聚五台山,是一个“缘”字,妙江法师不肯下剪,是不想剪断与我们的“缘”啊。众皆释然。

左二为妙江法师

 

Read more

(闲话)写书法能长寿?


   有编辑约稿,让我写点书法与养生的文章。这让我很难下笔,说穿了,实际我也不太同意这种观点。

    书法养生经常被大家提到,因为他们手里有足够的例证。比如齐白石、黄宾虹、何香凝、章士钊均享寿90岁以上,朱屺瞻、苏局仙、孙墨佛等更上了百岁高寿。但是,我们不也能同样举出大书法家寿命不长者吗?书圣王羲之与书法的关系几乎无人不知,他不过59岁。北宋几个著名的书法家,在书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他们的寿命都不长。蔡襄、米芾都不到60岁,黄庭坚,苏轼也不到65岁。元代著名书家元代赵孟頫也不过66岁。可以说寿命都不能用“长”来说吧?

 ...

Read more

另一个聚会:高中同学


    每年回老家一两次,酒总是要吃的。酒是好东西,加深友谊,疏通关系,增加胆量,还可能使脸皮变得更厚。当然,它的坏处更是人人皆知了。

    老崔叫了十几个同学,一桌坐下,说是为我接风。我注意到了他打电话约老同学,连称呼都没有,上来就“我说啊……”KAO!好像多大的领导似的。我先在另一桌吃酒,等溜过来的时候,一桌人都已经进入状态。搞律师的老崔嗓门最大,俨然老大,是不是非得体现他主人翁的地位?老B已经两腮红润了,我就纳闷了,这个男人怎么越来越白啊?老D的肤色还是那么黑,头发比以前又少了,不过那笑声还是很有感染力,他很少有愁容留在...

Read more

聚会:毕业20周年


    从山师毕业不觉已经20周年了,历史系85级20年大聚会8月22日在名雅建工大酒店,来了近100人。在济南见到的同学们,多是20年后第一次见面,大家相互谈论20年感想。我想,关键字就是一个“变”字。变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宿舍八位全部到齐。老大依然是文绉绉的,不过脸已经从有棱角变成流线型了。老三的肚子实在有点大,恢复以前的腰身我认为是不可能了。老六还好,20年前不显年轻,现在也不显老。他夫人抱怨,在认识老六的时候是他最丑的时候,我表示认同,那时候满脸是青春痘,现在豆没了,脸也光了。成熟的魅力显现了。这也是变啊。老五、老七留上了背头,是因为头发变少了。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