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军(首都师大书法院副院长、教授,中国书协会员):
最近在读《唐才子传校笺》(傅璇琮主编,中华书局1990年版)。我对于唐代文人十分感兴趣,他们的所思所为,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艺术,他们的一切都令我好奇。因为是学历史出身,所以喜欢将他们还原到那个时代,喜欢看到有血有肉的唐代文人。
虽然研究领域是书法,但我越来越发现,书法只是文人生活的一个小小的部分。从书法看文人,往往产生瞎子摸象的片面;而研究文人,再看他们的书法,却有高屋建瓴的敞亮感。《唐才子传校笺》将才子型的文人罗列在一起,将有关他们的文献材料排列在一起,对材料作了笺证,并吸收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取材丰富,被认为是一部切实有用的书,对查阅唐五代的文学家、书法家也很有帮助。比如,我很欣赏杜牧的墨迹《张好好诗》,书法俊爽跌宕,虽然取法王羲之,但是自己的风格很独特,与其他唐人有很大的差别。仔细读了《唐才子传校笺》之《杜牧传》,才知悉《张好好诗》的产生背景,更加了解了杜牧是多情的种子,是有豪迈诗才的文人,真正理解了“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的意思。人的文章、书法都是性情的流露,掩饰不得。诗书二绝,共同成就了杜牧的辉煌成就。书法是人的性情学养的自然外露,杜牧当时没有强调创作,而率性写就的书法光耀后世,足以让我们这些天天谈技法、喊创作的“专业书法家”感到汗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