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叶匡政

文化评论人,诗人,学者。主要关注儒家精神的现代表达、现当代史的常识重建。 1969年4月出生。1986年开始在各类文学杂志发表诗作800多首,作品入选《中国第四代诗人诗选》《中间代诗全集》《朦胧诗二十五年》《中国当代诗歌经典》等60多种诗歌选本,著有诗集《城市书》、《小说馆》、长诗《571工程纪要样本》等,曾获台湾第一届双子星国际新诗奖及国内10多种诗歌奖。个人编有《孙中山在说》《日本格调》《大往事》等书。 主编过“华语新经典文库”“非主流文学典藏”“独立文学典藏”“独立学术典藏”“独立史料典藏”“国学典藏”等多种丛书。

语言的性别歧视与政治正确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个名叫叶满天的律师列举了16个歧视女性的汉字,如妖、奴、妓、娼、奸、姘、嫖等,认为这些汉字均有贬义,使人们在学习和书写过程中,会认为与女性性别有根本联系,无形中降低了对女性的评价。看了一下这16个字中,有些字在今天已不具有明显贬义,如娱、耍这两个字。这位律师还建议,把“嫖”字改为“彳不”,从字面上就可看出是两个人做了社会不允许、不认可的事。

  此言论一出来,立即在网上和媒体引发热议。这个建议看来挺新,甚至有点荒唐,其实在语言学中属于一个老问题,记是高中时就听语文老师说过。奇怪的是,这种事怎能成为新闻。叶满天的这...

Read more

寻求土地分配正义的解决


 

    按:《社会科学报》2010年第一期组织了一个专题讨论,题为“房价飙升现象的理性思考”,刊发了茅于轼、袁伟时、鲁品越、叶匡政等人的文章,针对高房价做了一些理性反思。我的文章题为《寻求土地分配正义的解决》,文后也转发了茅于轼、袁伟时两位先生的文章。
    ●对民众来说,土地的涨价意味着在变相增加税负,它的实际后果是大量转移了民众手中的财富。
    ●分配正义的前提,就是在社会合作体系中首先要有程序的正义,这是当下房地产政策亟须解决的一个&l...

Read more

从《大明宫》看盛唐的大国理念


  叶匡政:从《大明宫》看盛唐的大国理念

  今年是共和国60年,国庆节前有两部电影令人瞩目,它们都有纪实性质。一部是世人皆知的《建国大业》,因韩三平坐镇,有170多位明星加盟。这部电影从开拍起,就很吸引眼球,政治性和话题性足以保证它的票房。还有一部电影却要安静的多,它的创作者是导演过《圆明园》的金铁木,片名叫《大明宫》。

  《大明宫》在复原古代场景时,采用了大量特效,特效时长近50分钟,据说邀请了《指环王》团队制作。第一次看片会上,观者都非常兴奋,给这部电影的类型取了个新名字,叫大型史诗剧情片,以区别人们熟知的纪录片。它以大唐的权力中枢大明宫为主线,描画了大唐三百年的荣辱...

Read more

酒井法子的偶像覆灭与日本政治争斗


  叶匡政:酒井法子的偶像覆灭与日本政治争斗

  酒井法子吸毒事件过去20多天了,各种负面新闻仍源源不断地爆出。如与好友共侍一夫、常年流连夜店和药屋、另有新欢、父亲出身黑道早年贩毒、吸毒滥交、甚至中学吸毒等。更有朋友曝料称酒井法子已有3年以上毒龄,甚至还带儿子参加过迷幻派对。总之,各类负面新闻越说越细、越爆越猛,连脚腕、手指上的刺青,也被挖掘出来,目的似乎要一举摧毁酒井法子过去清纯的、端庄的公众形象。

  酒井法子吸毒已经认定。这再次让公众感受到明星公众形象与实际生活的两面性。酒井法子是日本演艺界1990年代塑造起来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女性偶像,在整个亚洲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她出道...

Read more

从易中天看中国知识分子的狂狷


 从易中天看中国知识分子的狂狷

  最初看到易中天质疑余秋雨,有点诧异。一般到了他这个年龄的名人,不惹到自己头上,多是不愿意得罪其他名人的。所以我们看到很多高龄名人,大多自觉地成了孔子所说的“乡愿”,也就是一乡之中谁也不得罪的好好先生,靠的是左右逢源,混个上下脸熟。易中天对主持人林白的所谓“发飙”,我也看了录像,易中天不过是说了几句不是套话的实话,他的自嘲和敏捷,倒让我颇有好感。哪知这些事件,成为一些人质疑易中天的理由,这几天更看到有“真假国学”“真假狂狷”的说法,便也来评说几句。

...

Read more

土改中是怎样划阶级成分的?


  土改看起来改革的是土地,实质上它改变了人心。

  人心变了,人与土地、财产、权力的关系才会变。细究起来,土改的头等大事倒不是“土地还家”,因为“还家”的土地没过几年就被“合作化”了。土改真正的大事是“划阶级成分”,这划定的阶级成分不仅改变了很多人的下半辈子,甚至影响了几代人的命运。

  划阶级成分简单地说来,就是依据土地占有、是否劳动、有无剥削这三大标准,将生活在农村中的人,划分为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等不同的阶级。这既是土改中变更地权的理由,更成为确立新政权在乡村中合法性的基础...

Read more

总有人想制造一个“庶人不议”的社会


  总有人想制造一个“庶人不议”的社会环境。《论语》曾说:“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反过来推论,“庶人不议”似乎就能让民众感到“天下有道”了。只是这些人使用的手段往往非常不堪。靠管制与牢狱来制造一个“庶人不议”的社会,不知孔老夫子知道了,会作怎样的评价。

  对“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一句,康有为有趣,注解《论语》时,硬是删去了一个“不”字,认为天下有道,庶人也要“议”,这里的“议&r...

Read more

回家过年,中国人的文化密码


  关于过年,鲁迅写过一篇短文,今天读来,仍五味杂陈。他大概是说,中国可哀的纪念太多,照例需保持沉默;即便是可喜的纪念,因怕有人乘机捣乱,也会受到防范遏制。有了这个前因,什么佳节都会落得被“绞死”的命运。只剩这过年,可资庆贺了。鲁迅调侃道,尤其是那整年的悲愤者和劳作者,更需要休息和高兴。那年春节,鲁迅称连放了三夜的爆竹,这成了他一年中仅有的高兴事。

  我即便不算什么悲愤者,也是一个劳作者。过年前的心境,竟和鲁迅说的有些相似。既然我们不能不对那可哀或可喜的纪念保持沉默,到了过年,不如索性放下一切,休息和高兴一番。哪知年年这时节,总有媒体会讨论过年是不是&ld...

Read more

国民对政治的理解,总是难摆脱传统的影子


《尚书》中有一句话,叫“道洽政治,泽润生民”,多被看作中国“政治”一词的最初来源。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治国之道正确了,政治就能治理得好;恩泽散播开来,民众就能安居乐业。

文言文是单音词,“政”和“治”的概念也不相同。“政”的意思是指国家的权力秩序或制度、法令;“治”则指统治、治国等治理活动。一种安定祥和的社会状态,也被称为“治”。在古汉语中,“政”就是今天“政治”的意思,而...

Read more

如果真实就是天道,那么寻求真实就是人道


举凡中国人,大多知道“天人合一”这四个字。但愿意探究天人合一含义的人很少,真正信仰天人合一的人,就更少了。受传统文化教化的人,对天人合一的意蕴都深有体悟。因在四书五经,乃至中国古典文学中,这都是一个重要主题,不理解这四个字,极难真正体会中国文化的高贵和精妙。

自周公孔孟,到道家老庄,都对这四字所蕴含之义做过很多阐释。孔孟与老庄的分野为,孔孟多从“人”这一端来说,说的是人世;而老庄多从“天”这一端说,说的是自然。到《中庸》,在此问题上对儒道学说做了融会贯通,进一步解读了天人合一的真义。司马迁、朱熹认为《中庸》的作者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