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辉耀

现任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欧美同学会建言献策委员会主任,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兼商会会长,2005委员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副会长,九三学社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侨办海外专家咨询委员会经济组召集人,北京市政协顾问,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兼任多家国内外知名经管学院的客座教授。

2023年中国与全球化发展的六大趋势


  新春序开之际,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请他结合近年事关全球化发展的情况前瞻2023年中国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中美关系或迎来新的稳定窗口期

  “2023年中美关系或将到达历史新节点,迎来新的稳定窗口期,双方仍将谨慎地开展互动和交流,在曲折中规避双边关系进一步下滑。”王辉耀认为,经过数年的调整和布局,中美关系渐现明朗。中美将保持相对密切的高层接触,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双边的合理交流和正常的人文往来;在贸易领域和全球治理领域,美国将继续与中国开展一定程度的合作,以维持现有全球治理体系的稳定和存续;商界、学界和企业界等各界之间...

Read more

对话“软实力”提出者约瑟夫·奈:中美之间发生新冷战的说法,是对历史的误读


 上世纪90年代,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约瑟夫·奈(Joseph Nye)教授提出著名的“软实力”概念后,这一理论受到各国政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并迅速风靡全球。它极大影响了奥巴马政府的对外政策,成为美国国务院推行的重要理念。他认为,一国的综合国力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软实力主要包括“文化吸引力、政治价值观吸引力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

 

 

软实力如何在当前中美两国的外交政策中发挥作用,以应对两国政府面临的国际挑战?中美可否通过竞合的关系来避免冲突?4月28日,全球化智库 ...

Read more

中国可在WTO改革中发挥更多作用


  WTO改革日益紧迫。今年12月,WTO上诉机构将仅剩一名法官,这将导致WTO核心功能争端解决机制面临着彻底瘫痪的危机。不久前在纽约举行的“2019经济学人世界贸易论坛”就围绕WTO改革和自由贸易秩序展开深入讨论,笔者有幸参加了论坛并发表了主题演讲。

  如何推动WTO改革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最紧迫任务,同时也是最严峻挑战。WTO包括其前身GATT(关贸总协定)是二战结束后维护国际自由贸易秩序的主要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它通过敦促成员国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极大地推动了国家间的货物贸易;它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实施优惠政策,控制并缩小全球国家之间贫富差距;它通过创...

Read more

G20会晤后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分析与建议


  日前,在世界的共同瞩目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出席G20大阪峰会期间举行了会晤。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当前中美经贸摩擦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为下阶段两国关系发展定向把舵,同意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而此前,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中美双方利益和全球经济受到了严重影响,中美经贸磋商也不断受挫。两国元首此次顺利会唔向世界释放出了积极信号,为中美亟待解决的贸易问题打开了窗口。然而,如何根据目前的现实情况解读中美经贸摩擦?中美经贸磋商下一步怎么走?如何才能达成双方均受益的贸易协议?

  为回答这些问题作出参考,近期,...

Read more

在平等基础上寻求合作才能创造中美共赢


  中美之间应该加强沟通,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以平等协商的态度来友好解决两国目前面临的问题。唯有如此,方能找到对两国和世界人民都有利的一个结果。

  毋庸置疑,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经贸关系更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但当前中美经贸面临巨大挑战,两国如何处理经贸争端将关系到两国乃至整个国际经贸环境的未来走向。从6月2日发布的《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中,可以看到中方对平等协商基础上的合作原则的坚持。由此,人们也看到中方对实现中美共赢的根本目标没有改变。

  自特朗普总统上任以来,美国采取了一系列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措施,中美之间也随之产生了紧张的经贸对抗关系...

Read more

主动加入CPTPP,以“加群”来为中美贸易争端“减震”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于上周日(2018年12月30日)正式生效,并将于1月19日就哥伦比亚、印尼、韩国、泰国及英国等有意愿的国家加入其中进行讨论。一个包含了5亿人口的更加自由地贸易体系已经初见形成。与此同时,全球贸易体系出现变革,多边贸易体系受到冲击,以美加墨、美欧、美日、日欧等低关税的多个双边体系正在形成。这对中国未来参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的未来发展都带来巨大挑战。

  目前中美贸易争端虽然暂时“休战”,但未来谈判的结果难料。长期来看,中美贸易的结构型矛盾很难短期内解决。因此,当前中国面临紧迫的时间窗口期,...

Read more

全球人才战中国宜直追


2009/10/21  来源: YNET.com 北青网 北京青年报    

   
    ■主讲者:王辉耀(欧美同学会副会长)

  ■主办方: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

  ■演讲话题:人才战争的趋势与中国的新挑战

  ■主办单位:人才改变中国研讨会

  ■人才研究专家讲述全球人才战争背景、关键环节以及五大趋势

  ■认为中国在实行人才政策时应更开放,出台人才入籍制度

  ■认为人才才是决定中国长期强大的决定因素

  ■演讲者小传:

  中...

Read more

买美债不如买“脑袋”


    2009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曾表达对中国的“美元资产”的担心说:“我们把巨额资金借给美国,当然关心我们资产的安全。说句老实话,我确实有些担心。”随后,英国《金融时报》用数据解释:中国外管局持有约1600亿美元海外股票,但当时这些投资已缩水逾50%(即亏损超过800亿美元)。

  

   然而,人们关注这一巨大损失时,却很少关注亏损巨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相关机构还可能缺乏国际顶尖的投资股权方面和外汇资金的管理和运作人才。这也是中国目前进行创新型国家建设、产业升级常面临的困境:我们强调“科教兴国”,鼓励知识、...

Read more

必须打嬴“人才战争”


 

必须打嬴“人才战争”

——作客旅游卫视《亮话》节目 

相关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b8e6660100dtdh.html

        有这样一场战争:不使用枪炮导弹,没有血肉模糊的短兵相接,却比任何一场战争更能影响一个国家的现在与未来,这就是人才战争。人才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胜过石油,胜过金融街,胜过核武器……人才已然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核心的生产力。而人才...

Read more

海归潮中高精尖人才仍偏少,中国“人才逆差”何时变为“人才顺差”?


  人才是中国崛起、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关键。中国要建立全球人才高地,就要吸引更多的海外人才,跳出14亿这个范围,从全球70亿人口中寻求所需人才。然而,目前中国的国际人才所占比例很低。不仅如此,中国的人才外流现象严重,每年都有大量留学生滞留海外。尽管近年来出现了“海归归国潮”,但很多高精尖人才仍未归国。

  根据全球化智库(CCG)近期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数据,尽管近年来留学归国人数与出国留学人数的差距在逐渐缩小,但整体上中国仍处于人才外流状态,人才赤字明显,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者归来比例并不高。大部分学历越高,越有国际竞争力,越是世界各国需要的人才,回来的可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