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言冰

酒类行业资深观察家,评论家,著名品牌策划专家,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产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市场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外食品》杂志社常务副社长,《中国酒业》杂志社常务副社长兼总编。

联系电话:010-64667534
E_mail: [email protected]

《中国酒业》杂志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对黄酒定位缺失的思考


      黄酒总是让人“纠结”的酒种。一方面因为它源于中国且唯中国独有,是酒中之祖,被誉“国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品种之一;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其发展缓慢,远远落后于其他酒种的增长速度。这些年来,黄酒行业的开拓力度虽然有所加大,传统意义上的“四省一市”基本被打破,但是从市场表现和经济数据等多个方面来分析,黄酒的现状依然无法令人满意。

      从产量上看,黄酒2009年完成106.29万千升,总量虽然少于啤酒的4236.38万千升和白酒的706...

Read more

对抗不等于打架 竞争不等于底毁


      伊利和蒙牛,这两家同是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乳业巨头,近十年来的恩怨纠葛、明争暗斗几乎从来就没有停止过。10月20日爆发的伊利指责蒙牛对其进行恶意网络攻击的“诽谤门”事件,将彼此的互相残杀推向了高潮。苦命的中国乳业真是灾祸连连,先是“大头娃娃”后是“三聚氰胺”,加上 “性早熟”传闻,接二连三的打击将原本茁壮成长的中国乳业折腾得气弱游丝。这种互相揭底,曝光内幕、黑幕的卑劣手段,影响的是全行业的信用度,也伤害并摧毁了消费者对中国乳业仅存的那点信心。

  ...

Read more

且看鲁酒的个性表演


        将鲁酒作为本期的关注主题是基于两个原因,一是今年秋季糖酒会将在山东济南举办,本土作战的鲁酒企业和品牌,正在酝酿着一场家门口的精彩亮相;二是作为我国白酒大省,鲁酒近几年的表现和作为可圈可点,屡屡赢得业界的关注。

        鲁酒之所以能成为业界的关注焦点,首先是因为它是各酒种产量第一大省的历史原因。啤酒有青岛,葡萄酒有张裕,白酒产量也多年领跑全国,虽然随着川酒的快速发展产量滑至第二,但是企业众多、品牌纷繁的山东白酒仍然活跃在齐鲁大地这片区域板块上。不仅如此,他们还在...

Read more

哈啤的自娱自乐


        当世界杯尘埃落定之际,炎炎夏日才刚刚开始,一年中气温最高、最潮湿、最闷热的三伏天儿接踵而来,这对于受季节影响较大的啤酒而言,无疑是销售的黄金时节。然而,众多商家反馈出的消息却是“南非世界杯结束后,啤酒销量直降三成”。京城多数酒吧、大排档老板很郁闷:“原来一晚上能有3000块左右的流水,现在才进账833块”;物美、家乐福等超市深有感触:“上货量大概少了近一半,销售量大约降了二到三成”;沃尔玛超市促销员的感觉最直接:“一下子就卖不动了&rdqu...

Read more

面对进口葡萄酒的态度


        关于进口葡萄酒的“井喷”现象坊间已多有议论,之所以被称为“井喷”,是因为“2009年中国进口葡萄酒17万千升,国产葡萄酒96万千升,两者间的份额分别是15%和85%。”在这一趋势带动下,进口葡萄酒在中国的零售渠道正在掀起一波扩张热潮。

        从现象上看,进口葡萄酒来势果然汹涌,对于潜力巨大的中国葡萄酒市场,几大葡萄酒生产国虎视眈眈。关税门槛的降低成为他们降低成本、增加竞争力的利器。例如智...

Read more

世界杯,啤酒,规则


        在四年一届的足球世界杯盛宴到来的时候,与之如影相随的啤酒市场异常火热起来,虽然赛事远在南非,中国足球队依旧无缘参与,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国人的热情,这种热情推动着啤酒市场的竞争达到又一个高潮。

        世界杯是讲规则的。作为最高水平的足球比赛,世界杯与奥运会、F1并称为全球三大顶级赛事,其比赛规则是非常严格和细致的,预选赛、分组赛、复赛、决赛,每个阶段都要遵循。虽然也经常会有犯规者,但裁判的判罚是无情的。1962年在智利举行的第7届世界杯上,几乎每场比赛都有球员被...

Read more

酒水的过剩与稀缺


        某日打车出行,在路边等待许久未果,平日里看似有些过剩的出租车资源在上班的高峰时期格外稀缺。这让我联想到参加糖酒会的打车经历,相信居住在成都的朋友一定也会有这种看似“过剩”用时“稀缺”的体会。

        过剩还是稀缺?是个问题。过剩与稀缺的尴尬关系几乎充斥于经济领域的各个层面,稀缺被主流经济学视为灵魂,但是经常被谈论的问题却是过剩。经济危机的最直接表现就是生产过剩,一本《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经济周期》的专著中给出的解释...

Read more

行业活动的启迪


        整个三月份,我们似乎都在忙一件事情——由于要在成都糖酒会期间举办“中国酒业创新竞争力高峰论坛暨2009金牌酒水运营商颁奖典礼”活动,杂志社的同事们都显得异常亢奋。

        三月份是短暂的,通常按照中国人的春节习俗,正月里都在过大年,虽然初六就上班,但人们已经习惯了节后的懒怠生活,工作的内容很大一部分也就是拜年和问候,真正的收心往往要拖到十五以后;三月份又是忙碌的,因为本刊组织的这次活动确定在三月十七日。这个日子留...

Read more

酒水运营商是创新竞争力的主角


        长久以来,创新竞争力都是一个广受关注的话题,因为它是衡量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准。然而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对于酒水企业来说,常常会显得抽象而空泛,因为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人们很难对企业的创新竞争力作出较为客观、系统、科学的评价,酒水企业更是无法找准自己在创新竞争力方面存在的差距和问题,难以确立提升自身创新竞争力的方向和措施。

        考核酒水企业创新竞争力的标准是多层面的,企业规模、财务和效益指标、资产及技术状况、增长率和效...

Read more

灵魂人物就是企业力量


        写下这个命题的时候,我的思绪立刻闪回到《中国酒业》创刊的情景。那一年的春节刚过,杂志的框架在匆忙中搭建,栏目确定、稿子审校完成后,只有杂志封面如何体现迟迟未定。同仁们意见不一,有人提议上产品、有人希望上企业形象、也有人建议用风景去表现。浏览业内众多杂志,我发现酒水行业甚至包括食品行业的杂志封面都惊人地相似,都是清一色酒瓶子、酒盒子。我觉得,一本杂志的封面选题,应该尽可能地体现其宗旨、取向、风格及价值诉求,用产品太过简单直接,用企业形象难免千篇一律,用风景又不能体现行业杂志的内涵,便大胆地提出以人物肖像做封面的构思。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