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禹钟华

对马克思货币定义的厘清及其时代意义
中国数字化金融战略的迫切性
中国数字化金融战略的迫切性
2022-01-24 11:01 作者:禹钟华
现代的信息系统越来越成为由电脑(端口)和服务端平台组成的网络系统,这个过程意味着信息传播越来越以电脑语言——数字的方式为主要手段,因此这一过程也被称为数字化的过程。信息数字化的发展总是遥遥领先于人们的认识程度,当人们还在期待5G改变世界的时候,6G的脚步也近了。我们应该为即将到来的“网络世界”做好准备。
数字货币的缘起与回归
厘清数字货币概念
如果数字货币被认为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存在于数字信息系统中,依靠算法加密,具有无去中心化及点对点等特征的“电子货币”,那么,它们更多的并不是交易媒介,而是交易的标的。因此,虽名为货币,但货币的色彩不强,更类似股票、期货等,为投机、炒作的对象。就如“币圈”中的货币,都具有高投机性。
而且,这些货币引领了一种新理念,即不再需要货币发行系统和货币监管系统,货币可以依某种机制自动发行、自动维护信用。如此,中央银行系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高度投机和去监管化成为了这类数字货币的主要特征,背后还隐约流露出金融网络平台霸权的味道。
...再论“清末币制大讨论”的理论意义与现实影响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金融解放与金融发展
构造新型的数字货币平台
构造新型的数字货币平台
禹钟华/文
货币在本质上就是数字化的
作为金融运行的实体基础是具体的社会组织结构之上的经济运行,人类的社会组织形式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简单说是一个在规模上由小到大的过程,从最初的聚落到城邦,再到由城邦联合成的方国,再向上联合成更大的组织,经济运行以至于货币运行的渠道网络也随之不断扩大。
在不同的社会组织内部,经济运行的渠道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物流渠道,一个是信息渠道,商品形式的价值转移效率取决于物流渠道的效率,货币形式的价值转移取决于可保证的信息渠道的运行效率。
价值体皆兼有价值的质性和量性两个方面,人类社会经济范畴内的基础性的价值体是商品...
营卫论:衍化与博弈的转化与会通
营卫论:衍化与博弈的转化与会通
祁洞之
大家好:
我今天准备了一个相对短的议题,就是关于营卫论中衍化和博弈的关系,主要强调转化性和会通性。在现代的语境中衍化论和博弈论通常作为两类对象来对待的,尤其是在当代的数理基础下的理论语境中更是如此。我们强调的衍化是衍射的衍字,不是演算的演字,这里边有一点小的区别,在此做一个小的说明。
两个衍(演)化在中国的古语中都写成衍化,现在衍化的使用不多了,都习惯于演化。古语的衍化特质的是一个过程,带有时间流经意义上的衍化,是随着时间序列结构上改变着的状态。另一种演化强调的是逻辑演化,不见得有时间维度,特别强调逻辑上的承启关系和状态的衔接,强调...
余敦康的哲学
祁洞之
余敦康先生的去世给中国哲学研究
留下了系列化的有标尺衡量的任务
2019年7月14日,余先生走了,他没有留下过多的遗憾。如果说一代哲人只能作他这一代人能作和该作的事的话,那么,他作到了;如果说还有什么没有作的,这几乎不干他的什么事,真正相干的倒是哲学共同体怎么看待他作出的一切,有没有一批人在他立的标杆之下,把下一代人应当承担的更为艰巨的任务承担下去。
(一)
本文以《余敦康的哲学》为题,不是想用巨大的篇幅陈列余先生的哲学著述,相反,是想用较小的篇幅凝练地为余先生的哲学工作区分出立体的层次,明确其一以贯之的哲学目的,并以这种目的检视其在各个领域和部门耕耘爬...
西方哲学的神学本质
祁洞之
西方哲学总体来说可以定位为宗教神学,今天的主题想通过自己的感悟与梳理把为什么将西方哲学作为一个以神学为主的哲学与大家进行交流。对于西方哲学来说,一般的哲学陈述认为西方的神学、科学、哲学并不是同一种东西,西方人信仰上帝,但是就哲学来说,其本身是否是神学大家意见不一,今天的主题主要是想深入到西方哲学内部去,在西方哲学的哲学形态中找到它本质上应该属于神学的的特征,或者说它逃脱不了在神学的框架下展开自己的特征。
西方哲学的源头是古希腊,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希腊的哲学存在陈述上面的虚假的部分,这个问题我们不做论述,我们只对我们公开拥有的资料,对文本的处理上看其形态上的神学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