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贵成

   喜欢研究历史,谈论教育,评点天下小事,多写杂文、随笔,主要发表在《杂文报》、《书屋》、《文史天地》、《山西文学》、《搜狐》等十几家报刊网站。曾获2007年搜狐教育博客群年度人物,2008年搜狐教育十大名博等荣誉。现为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如需转载本人文章,网媒请注明作者,纸媒请与本人联系。方式如下: 邮箱:[email protected]

笑看杨振宁评中国教育


    杨振宁——作为一个接受中国传统教育,却在美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作为一个经历时代变革,跨越制度、文化差异的大学者;作为一个在海外从事科研工作30年,晚年回到祖国投入教育事业的老人——这位年近九旬的物理学大师,凭其复杂的人生经历,睿智聪颖的科学头脑,应该能对中国教育作出一个比较中肯的评价,进而用他独特的影响力去推动中国教育的进步。可惜的是,这位大师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希望,反而像一个百灵鸟一样,到处在为中国教育唱着动听的赞歌。

   2005年,杨大师唱出了“中国大学办得很...

Read more

谁让学生死不瞑目,总理承诺落空(纪念汶川大地震一周年)


      2008512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再过两天就是一周年纪念日了。“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的这几句诗不由自主地跳了出来。是啊!活着的人们正在国家的帮助下重建家园,他们得到了生的关怀,而那些永远被埋在废墟下的人们,特别是5335名死亡或失踪的学生,又有多少人会记得他们呢?在这个纪念日里,我觉得应该为他们奉献一篇特别的祭文。

    促使我写下这篇文字的,是缘于看了一则新闻以后产生的愤怒。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正直的人们被纷纷倒塌的学...

Read more

一样下岗命运为何相去天渊


   提起下岗这两个字,不禁让人想起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下岗风潮。当时,国企私有化改制的暴风骤雨不可阻挡地席卷神州大地,连大量经营状况非常良好的企业也被“靓女先嫁”了。工人们呢?不由分说,一个个被以“转换身份”的名义遣散了。几十年的无私奉献,几千元钱就被强行“买断”了。有资料表明,至少有四千多万工人先后失去饭碗,失去了自己赖以安身立命的家园。

   如今,又一波下岗风潮来了。从2009年开始,中国实行了燃油税改革,原来的20多万养路费征稽人员和收费人员就得光荣下岗了。

&...

Read more

因为军训, 大学有必要上5年吗


  大学教育作为最大的卖方垄断市场,问题多多,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诟病。一些有识之士不断地为它建言献策。这不,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龚学平就建议,大学教育应恢复5年制,第一年搞军训。(《教育文摘周报》2009年4月8日)

   原本就要上四年的大学,已经让人觉得时间不短了,现在龚主任竟然建议再加一年,真是石破天惊啊!如果是因为学生四年大学学的知识还不够用,能力培养的还不够高,还不能报效国家,基于这样的认识让学生多上一年大学,这勉强还能说得通,但现在却是要用这多出的一年去搞军训,这算不算馊主意我不知道,大失大上海人大主任的水准则是一定的。

 ...

Read more

齐景公的叹息和数学大师的悲剧


   提起齐景公,知道的人恐怕不多,但他的祖先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一,则是尽人皆知的。齐景公虽然没有取得其先祖齐桓公的霸业成就,但在春秋时期也是赫赫有名的。他在内政上重用晏子等人,在军事上重用司马穰苴,能明辨君子小人,并使他们各司其职相安无事,齐国在他手里治理得也很不错,一度也曾称雄于诸侯。就是这样一位君主,居然也发出了人才匮乏的感叹。

   在攻打宋国之时,齐景公来到岐堤上面,登高而望,不禁长叹道:“过去我的先君桓公,只有八百辆兵车,就能在诸侯中称霸;如今我拥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长久地呆在这里。难道是因...

Read more

如果钱永健生在中国,能获得诺贝尔奖吗?


    钱永健何许人也?他乃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虽然他是华裔美国人,但获奖后在中国几乎成了名人,这倒不是我们中国人特别崇拜诺贝尔奖得主,而是因为国内各大媒体的特殊报道,在钱永健的名字前都要毫无例外地冠以“钱学森堂侄”的特殊定语,有的还要给钱学森加上“中国导弹之父”的头衔。我们本来是想沾点喜气,可钱永健却毫不领情,说他和中国没有丝毫关系,也不认识钱学森,让我们热脸贴了个冷屁股,这个钱永健的心未免太狠了吧,怎么一点也不考虑中国人的内心感受啊?

    不过得承认,钱永健说得基...

Read more

司徒雷登的人格魅力


 

     在刚刚逝去的二十世纪,有一个美国人,他常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更甚于是一个美国人”。确实,他是中国人民真正的好朋友,他为中国做出的功勋,足可以彪炳史册光照千秋。这个人就是司徒雷登。

    司徒雷登在中国办了27年教育,为抗日坐牢近4年,可以说,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教育事业。他一手创办了燕京大学,美丽的校园——燕园,一直保留至今,只不过现在已成为北京大学的校园;他为燕京大学拟定了“因自由得真理而服务”的校训,一大批学术...

Read more

民国大师不为文凭的学习


    在这个凡事都讲求功利的时代,本为读书求知的学习,也被迫染上了一层功利的色彩。上几年大学,出国留学几年,如果拿不上硬邦邦的或本科或硕士或博士之文凭,好像不但浪费了自己的青春时光,无颜以对江东父老,而且也对不起自己的盖世天才。然而,只要把历史的焦点聚集在民国学人身上,就发现情况并非完全如此,一些前辈的学习那可是纯粹意义上的学习,只为自己的兴趣爱好而求知,根本不考虑什么文凭。

     先说一代大师陈寅恪先生。据汪修荣著的《民国教授往事》一书记载,抗战时期在重庆时, “盖世奇才”、&ldqu...

Read more

教师职称论文取消以后


    近来,媒体上关于教师职称论文存废之争讨论得热闹非凡。起因是一件骗了海南两千名教师的“克隆”期刊案。可怜的教师们为了评职称,找关系交了900元,本指望能在《新教育》杂志上发个论文,不料却被骗了,只在《新教育》的一本“克隆”期刊上登了一下。堂堂人民教师,竟然被骗,而且被骗了两千人,这还了得!于是,一场“教师评职称到底要不要论文”的大讨论就这样开始了。

    有意思的是,海南的政府部门也赶来凑这个热闹。海南省近日出台《中小学、中职教师教育教学论文代表作...

Read more

重兵保护之下的学术明星


     现在的学术明星真是声威显赫,电视上有名,书市上有利,连搞个讲座身边都要有多名头戴钢盔的保安在现场保护。在这种恐怖气氛当中,对学术研究情有独钟的普通小民百姓还怎么与这些大腕明星进行交流啊!

      当然,我们似乎还得理解学术明星们的难处。前一阵子,学者阎崇年在无锡签售时就遭遇了“耳光事件”。 据媒体报道:网名“大汉之风”的这名打人的黄姓男子,对于掌掴阎崇年,他声称不后悔,并表示与阎崇年对于清史某些学术观点上的不同,是自己出手打人的主要原因...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