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林汉扬

谢谢价值中国能提供一个这么好的平台,让我在此总结自己的思想,并让它们显示出来展示给大家观看,作为交流、促进思想的工具。
我的理想便是希望能构建一套贯串古今中外、联通各学科的理论,我知道自己的所知非常有限,尤其是各种具体学科日益细分的现代人类科学文化信息使我们无所适从,但我想它们总有相通之处的,现在,在“价值”这个工具概念的帮助下,我终于越来越明朗、清浙起来,希望有同道者能联手共建这套“泛系统价值优化论”理论。

邮箱[email protected]

解构《资本论》中的“使用价值”概念


 马克思在第一章《资本论.商品》中一开始就说:“物具有有用性,这个有用性使物具有使用价值”,这个具有有用性之“物”并不仅仅只是局限于耗费了社会的人类劳动力和时间可以用来社会交换的商品之中,也存在于在自产自足时个别劳动力和时间的产品之中,甚至是存在于自然界中没有耗费劳动力的“一切存在物”之中,所以,马克思说:“一个物品可以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例如,空气、处女地、天然草地或是野生树林等等,它们对人有用,但并不是由于人的劳动而产生的。人类劳动生产的有使用价值的产品,也不一定就是商品。”总...

Read more

价值事实与价值判断的关系


 

比如,在人类不知道有氧气这种东西以前,人们每天理所当然的在呼吸着空气中新鲜的氧气,也不可能知道自己这时正在呼吸着空气中氧气来维持他们的生命。 不可能去认可氧气对于自身身体的作用是正还是负。

请问:这新鲜的空气中的氧气相对于人类而言,是否有价值?

答案:当然是有价值,没有任何疑问!因为,氧气对人类的价值事实是维持他们生命的价值事实,氧气对人类的价值事实不因为人们对氧气的认可、判断有任何变化而改变,也不因为人们的判断有任何变化而改变。但是,这种价值是生理上客观的没有被人类认知的价值,它与已经被认知的可以判断的其它物与人价值关系不同,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潜在的没有被人类认知...

Read more

人与自然的交换劳动 和 “运气”与使用价值


 

劳动者有目的地直接主动与自然世界进行交流、交换的生命活动为人与自然交换劳动,简称:自然交换劳动。比如:有目的呼吸、有目的摄入营养、排泄等活动。呼吸活动并不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劳动,在大多情况下它是本能的,下意识的,比如,人在睡觉状态时的呼吸活动就不是劳动。但是,有目的调节呼吸节奏的活动则是人类主动与大自然主要是与植物之间的气体交换(人类选择性的吸进植物释放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吸进人类呼出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的劳动,比如,我们的国家有一种养生技术叫做气功,主要就是在一个空气新鲜的环境中,通过吐旧纳新的调节呼吸节奏的活动来达到养生的目的;而有目的摄入营养则是使自然物为我所用...

Read more

劳动(生产力)是劳动者、劳动目的和劳动对象的统一


 

“劳动者”、 “劳动对象” 与“劳动目的”:任何劳动着的人(包括自身与社会系统)都是“劳动者”; 任何被“劳动者” 认识、判断、实施的对象(包括自身与环境中的任何生活、生产资料、劳动工具等等)都是“劳动对象”;使“劳动对象”系统的存在、优化、发展的东西都是符合“劳动者”的“目的”的。

以“游戏是不是劳动”为例子:那么如何理解游戏算是劳...

Read more

我与nofear网友关于劳动概念的讨论


 

nofear:听音乐也算劳动?如果是这样的话,听音乐的劳动对象是什么呢?享受按摩服务算不算劳动?如果算,劳动对象是什么?

 

林汉扬:就我的理论而言主要符合一个前提听音乐的确也算是劳动!

听音乐的终极劳动对象是自身的身心愉悦!音乐就是一种音律对听者生产的美感和快乐,但是,同一种声音对于不同的人不一定都是音乐,即对于不同的听者都会生产的美感和快乐,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能够带给自身美感和快乐标准音律,这个标准可能因时因地的不同而不同。可见,只有自己愿意去听的有规律的音律才是对于听者的音乐,否则就是嘈杂声!因此,听音乐中的“听”代表必...

Read more

如何确定使用价值


 


 


一种东西对人自身是否有使用价值与否是如何去决定的呢?举个例子:张三非常喜欢吃糖块,之所以喜欢吃糖块是因为一方面他通过生活的经验知道了糖块这个东西是人的必须品之一,是对人有使用价值的;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吃糖块之后神经中枢系统的感觉效应使他生产有效用的感觉,当然这种有效用的感觉是一种经验认知和的神经系统的感觉效应综合产生的肯定和快感,这是基于神经系统的感觉效应和经验认知(心理学意义)上的目的的肯定之肯定!这就是张三之所以认为糖块好吃,并且经常喜欢去吃之的原因。在这个例子中我们能否说张三正在吃的糖块对于张三是有使用价值呢!对于张三经验认知和的神经系统的感觉...

Read more

广义的价值与价格概念关系


如果把作为参照系(如果是人则是主体,这里我下面暂且仅仅论述人的价格与价值关系)的人与环境之间的直接的实际利害关系用“功用率”、“满足率”来定义价值,那么,主体在比较、权衡环境的间接的还没有成为实际利害关系的事物,并且进而进行选择时,这些事物之间的对比、交换比例就是价格:我觉得存在一种价格(我暂时称之为“自然价格”吧)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代价”,比如,在张三面前有两个选择,一个吃饭、一个是喝水,只能选择其一,选择吃饭、就得放弃喝水;选择喝水、就得放弃吃饭。那么,当张三选择吃饭时放弃喝水就是吃饭的&...

Read more

我的价值概念与测量方式和“功用率”、“满足率”的提出


 

 
 
Pengleigz网友说:“价值的测量问题 价值如何测量?历史上,这是价值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劳动论在这个问题上闪烁其词,效用论则因为这个问题基本上被西经弃之不用。论坛上,大家对价值和劳动的看法,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持一词。nofear先生将论坛上劳动论分成5个派别,6个人。其实论坛上没有两个看法完全相同的人,如果再来几个人,不知要分多少派。我想,既然大家都对价值论感兴趣,并有发展经济理论的理想。就这6个人,有没有可能通过讨论达成一致的意见?首先,我想请教各位大家,根据你的观点,价值是否可以测量?如能测量,应如何测量?&r...

Read more

时空经济学之一:四个基本量与它们之间的关系


时空经济学的四个基本量:生产、耗费量Q+、必要需求产量Q0、消费、摄入量Q-时间T。生产、耗费量Q+:“劳动者”(主体、参照系)为了生存、发展(与环境的平衡、和谐关系)创造、生产出来的物品与劳务数量;

必要需求产量Q0“劳动者”(主体、参照系)为了生存、发展最优化(与环境最平衡、和谐关系的状态)本应所必需的物品与劳务数量(这是参照系系统在特定时空中的模糊绝对量,当这个参照系系统为生命系统时意思是说某一生命系统在特定时空中其对某一的物品与劳务数量是有一个度量范围,用我们中国人的话即是“中”,上面图表之中的AB...

Read more

与一位网友关于“劳动”、使用价值、交换等概念及其关系的讨论


黄熙瑜 :

您好!我没读多少书,只是好思考,喜欢观察社会,个人研究了“生命运动学”,我认为经济运动只是一种交换性的人类生命运动,然而在交换性的运用中,交换可以产生利益,这些利益归为资本的拥有者和权力拥有者所有,交换利益的产生是在占有了劳动者的劳动价值,然而资本家和统治者的生命运动不是以劳动形成的,而是以交换产生的,这些观点我写在我的论文“生命运动学”中,请您看看后给予我一些宝贵的意见,我不知道我是否是对的,如果我是错误的,能否告诉我错在那里?希望能得到您的教导。
  
答:

不好意思啊!最近才看到你的来言!你...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