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高山下的花环》
曹秀
40年前,一个朋友拿来了一本杂志对我说:“有一部小说你看后一定会流泪……”我笑了笑说:“什么小说能让我流泪?放下吧,抽空我读一读。”
朋友是吉林作家张少武的亲戚,前不久刚刚在他家见过面,还写了几个字。他走后,我拿着杂志翻了翻,按朋友提醒我看了一眼标题《高山下的花环》,作者李存葆是著名作家,他的军人小说我爱不释手,阅读理所当然。
果然不岀朋友所料,我被小说感动了,尤其是欠账单,让我泪目。我泪目不是个人原因,而是当时我在部队,经历过自卫反击战,也执行过特殊任务。欠账单人人都有,我们身边战友也是困难重重,因为欠钱不还还吵架,这样的情况很有普遍性。这部小说后来改编电影,艺术感染力更强,至今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一晃40年过去了,我已经离开部队,可是军人的情结依旧如初。我也写过军人题材的小说,比如《边关兵神》《密电》《前线密电》《青春万万岁》《威胁》可是没有一部超出这部小说的艺术成就,愧叹不如。
这部小说军事震撼力很强大,如同原子弹爆炸的冲击波,没有人抵抗这样的冲力。军事小说难度大,写战争,写政治,都有框框,一般人都在框框里,真的不好写。可是这部小说开了先河,毕竟是新中国第一次外岀作战,禁忌多。
回归当时的情景,我也经常想这段岁月,我们在不同场合,不同地方,过着不同的生活,可是我还是喜欢境界高的作品,喜欢这种风格的小说。
《高山下的花环》于1984年在中国大陆首映,塑造了梁三喜、赵蒙生、靳开来等一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反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战士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经受的考验,以及他们一心为国,以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安全为己任的高尚品质。这部电影的感染力及这部小说的影响至今没有停止,很多流量小说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多少年了,我也经常阅读再阅读这部小说,以此提高我对自卫反击战的认识,时隔多年,记忆犹新。作为战争的参与者,我们执行特殊任务,有些事情要处理至今不能公开,心甘情愿当无名英雄。比如我的《前线密电》写的是自卫反击战,从另一种方式写战争,有关自卫反击战文学作品并不深入,再读《高山下的花环》,想到牺牲的战友,想到当时有人提出一根手指头多少钱,一条胳膊多少钱的悲壮口号,情不自禁写了如上的话,写了我对自卫反击战的理解,写了我对国家安全的关注。尽管我是普通百姓,可是忠诚不可减责任永担当没有改变,面对岁月廖表寸心没有改变,满腔爱国主义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