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便治秘支沟穴
中条山客
支者枝叉,沟者谷渠。支沟穴为手少阳三焦经的经穴,该穴指三焦经气血在此吸热扩散。本穴物质为外关穴传来的阳热之气,水湿较少,至本穴后又因进一步的吸热而胀散为高压之气,此气按其自身的阳热特性循三焦经经脉渠道向上、向外而行,扩散之气亦如树之分叉,故名支沟。支沟别名飞虎、飞处,飞是指穴内气血为天部飞行的阳气,虎为寅木之风,指穴内气血的运行为风行之状,处则是指穴内阳气到达它所应去的处所。
穴位于前臂背侧,阳池穴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伸臂俯掌,尺骨与桡骨之间,与间使穴相对处取穴。
针灸、按摩支沟穴能够解决治疗以下问题:头痛,耳鸣,耳聋,中耳炎;目赤,目痛,暴喑,咽肿,热病,瘰疬;咳引胁痛,胸膈满闷,卒心痛,逆气;便秘,呕吐,泄泻;经闭,产后血晕,乳汁不足;胁肋痛,肩臂腰背酸痛,落枕,手指震颤,腕臂无力;缠腰火丹,丹毒。
最主要的是治疗便秘验穴。元代名医王国端撰写的《扁鹊神应针灸御龙经》讲:“大便闭塞不能通,照海分明在足中,更把支沟来泻动,方知医士有神功。”是说手上的支沟穴配合足部的照海穴是治疗便秘的最佳选择。现代研究也表明该穴具有治疗便秘的功效。便秘是由于大肠的传导功能受阻所致,而其又与肺、脾、肾、肝关系密切,五脏气机不通,大肠传导功能不畅。针刺支沟穴可通调三焦,使原气通行三焦,则脏腑气机调畅,有助于大肠传导糟粕,则大便排泄通畅。因粘连性肠梗阻的主要表现为腹痛、 腹胀、呕吐、便秘,针刺支沟穴也被用于治疗该病。
支沟穴还用于治疗落枕。落枕一般是睡眠姿势不当或风寒之邪侵袭颈部使气血运行不畅、经筋之气阻滞所致,故取支沟穴、透间使穴,舒通经络,恢复经筋之功。
单独针灸支沟穴,还可以治肋间神经痛。
若头痛目赤、咽肿、耳鸣等,支沟配合谷、阳陵泉、外关等。
支沟穴配伍足三里、照海,治习惯性便秘。
对产妇乳汁不足,用支沟配足三里,膻中,乳根等穴以治之。
针刺深度为一般为0.5~1寸。可灸。
总的来说,支沟穴为针灸临床常用穴之一,其主治病证范围广泛, 既可单用该穴,治疗所属经脉疾病,还可配合他穴兼治他经疾病。
经常按摩支沟穴,有病医之,无病预防。
2024年1月23日星期二,陕州上阳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