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公墓建设不必仿效帝王陵寝


 现代公墓建设不必仿效帝王陵寝

   20070924
    

本文拟对现代公墓规划营建中较大规模地仿效古代帝王陵寝的现象提出以下个人观点:
    现代公墓的规划和营建较大规模效仿古代帝陵建筑组群风格不符合国人“事死如事生”、“大象其生”的传统原则和殡葬观念。大量占用了公墓最宝贵的土地资源。增大了资金投入,抑制了殡葬消费,不符合国家殡葬改革的发展要求,也不利于现代公墓更好地担负起自己的社会使命和提高经济效益,应引起经营者的重视。
    只要上网仔细流览全国各地公墓(陵园),便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不少中国现代公墓在规划设计和建筑组群的配置方式和风格上都在不同规模上仿效中国古代著名帝王陵寝,有仿汉、唐陵者,有仿明、清陵者,还有仿中山陵者。在这种规划营建观念的指导下,各种高大华丽牌坊(楼)式、城堡式大门成为一座座现代公墓的第一道风景,各种规格、体量的神道及以古文臣武士、石象石马、八仙、十二生肖、十八罗汉为内容的石像生成为体显一座现代公墓气派的又一象征,园内中心地段专辟宽阔的中心广场,雕塑着佛教的观音、地藏、道教的玉皇大帝、中国儒家的至圣孔夫子,园区各种功能性用房的外型都统一在与整体风格相一致的庙堂式建筑之中,还有把中国古代帝王专用的祭坛也列入陵园的规划建设之中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步入这些现代公墓,仿佛进入一个与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古老世界:高门深院、重檐碧瓦、四周神墙,四隅角楼,四面辟门,门外各置石狮,献殿,祭坛,神道两侧则依次陈置石像生、华表、石碑等;陵区广植高大松柏。庄严中暗含一种精神上的威压,华丽中渗透一股莫名阴森,神秘中传递出一种心理上的凝重。
    针对此种现象,我个人认为:
  “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终始一也”这是中国人最基本最传统的殡葬观。现代公墓的规划和营建较大规模效仿古代帝陵不符合国人“大象其生”、“生死一体化”的殡葬观念。
    古代著名帝王陵寝建筑的目的之一是体现王权的至高无上,显示一个王朝生命沉潜的律动,象征了王权的不可侵犯,万世长存。它是中国古代等级制度在殡葬文化中最强烈最直接最形象的表现,同时,它又是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生死一体化”、“事死如事生”的礼教观念而营建的,故它的规划设计和营建在满足最基本的安葬功能之外,带有强烈的政治目的,它所表现的整个场境与使用者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相一致,符合传统的“大象其生”的原则,与其使用者的“生”之状况相协调,所以著名帝王的陵寝都以崇高、雄伟、恢宏、混茫、沉重、深郁作为寝墓建筑的特征。
    现代社会公共墓地最基本的功能是安葬逝者,在节约土地,保障一定的容积率的原则下,满足现实社会的殡葬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满足社会公众孝亲祭祖的社会伦理道德的需求。营建目的是与古代帝王陵建筑组群营建的目的完全不同的。
    墓地是人们根据自已对社会生活认识理解而设置的,它也是世间生活的一个缩影。现代中国人生活在科技高速发展,社会整体文明飞跃进步,世界文化相互融入,追求平等,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时代。现代中国,四处洋溢着现代社会文明的气息,充满着生命的勃然生机,各种建筑造型千姿百态,各领时代风骚。简约明快,独特经济,己成为当今时代建筑物追求的主流风格。城市公众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生活在这样一个生活场景之中,现代公墓应表现的整个场境起码应与这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相一致。但现状表明,相当数量的现代人一旦谢世,就要居住到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环境之中,“不象其生”了。我认为这是不符合国人“生死一体化”的殡葬观的,生活在现代社会明朗的氛围之中,死葬于古代帝王郁闷孤寂氛围之内,绝不是现代人的愿望。
    中国殡葬业正处在推行火葬,改革土葬,革除丧葬陋俗,发展殡葬事业,加快殡葬设备,丧葬用品的科研与生产的第一次革命的历史进程中,虽然抛撒骨灰和捐献遗体得到政府的大力提倡,社会部分有识之士也身体力行,但要发展成社会主流的安葬方式还需要经过很长时间和全社会的不懈努力。在此过程中,现代社会公共墓地的形式,虽然在理论上具有过渡性特征,但在社会实际生活中却将作为一种较长期的稳定的形式而存在。
    殡葬用地受国家严格控制,今随着国家建设的高速发展,殡葬用地的审批将会更加严格,因此,土地是现代公墓的最重要物质基础和最宝贵的资源,是关系一个公墓经营生命力长短的最直接的因素。对每一家公墓而言,现有的土地资源不仅是公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公墓界竞争的核心资本。“据预测,按目前的葬式结构, 上海80%的公墓平均在7年内将成为‘死墓’。土地资源枯竭便是最直接的原因。”
    现代公墓中部分仿古帝陵的建筑物占用了公墓最核心的资本,仅举一个一般规模的“祭坛”为例,一个20米见方的祭坛加上周边环境和设施,起码得用地2亩,相当于500个普通墓位的面积,这种设施除公墓单位偶尔组织使用外,即使在每年的祭祀高峰期,中国的老百姓也遵循自先秦以来至今不易的“墓祭”礼俗,不会跑到祭坛上去祭祀祖先;神道也不例外,从东汉以后,帝陵从大门起,修建通往陵冢的神道,两旁列置成对石兽,开创了后世陵寢建筑神道石像生建制的先例,其营建的目的仍然是进一步显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现代较大型的公墓建造神道的现象也比较普遍,营造一种大气磅礴的势态,这表面上无可厚非。但是,神道都占踞着公墓最正中的位置,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它仅成为祭祀高峰期的一种人流通道,平日并无更多意义.
    同时,因为类似建筑大量占用了公墓最宝贵的土地,经营者为追求经济效益和墓位容积率,必然在墓位面积、墓间道路、公益服务设施用地上进行节缩,这种节缩的结果是,给用户在使用墓位的过程中带来安全性和方便性等诸方面的困难,每年祭祀高峰期,因墓间道路过于狭窄而引发诸如碰倒或损坏墓碑、祭祀者相互占用通道等各种矛盾,甚至引发突发意外事件的事在行业内己早是极常见的。
    其次,公墓仿帝王陵的系列建设,在占用大量土地的同时,支付了较高的建筑成本,这成为墓位售价高居不下的最直接的原因之一。
    现代社会公共墓地具有明确的商业性质,即使经营者采用一次性规划、分期开发、滚动投入的方式,建设资金也必然计入墓位开发综合成本,具体分摊到每一个墓位上去,仿古建筑直接成本较高,而这部分建筑在公墓中并不能产生较大的直接经济效益,这必然增大墓位的开发成本,直接关联到了墓位销售的价格,直接影响到社会公众的殡葬消费能力。以我国上海为例,上海市目前有各种公墓近40家,大型现代公墓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公墓建设豪华气派,多有一定数量的仿古帝王陵寝建筑,年营业额五千万至上亿元人民币的单位也为数不少,上海市逝者火化率为100%,,据该市殡葬管理处统计,2003年全市公墓的销售额已突破3亿元人民币,但年入葬率仅为52%,如果仔细分析余下的48%的去向就会发现,墓地的价格是影响社会公众殡葬消费的最直接的原因之一,民间常说的“看不起病,死不起人”,正反映出百姓对墓地价格的恐惧。这与国家殡葬改革的大政方针是不协调的,如果现代公墓的营建者从仿古中解脱出来,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墓位的开发成本和市场销售价格,社会公众的殡葬消费热情自然得以激活,入墓率自然得以提升,这既符合国家殡葬改革政策,提高了社会民众依法安葬的意识,又保障了公墓单位的经营利益,又何乐而不为?
    如今,古代帝王陵寝建筑所遵循的礼教仪制和观念己和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格格不入,它所象征的精神功能也己和我们的实际生活不再发生联系,并且,古代帝王们己将此类建筑的营建艺术推至了的巅峰,无需我们现代公墓的营建者再做无益的仿效,因为这种仿效既与中国人传统殡葬观念相悖,又和现实生活相脱离,也不能在建筑艺术成就上有所超越,更不能帮助现代公墓更好地担负起自己的社会使命和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实在没有过多仿效的必要。
                                        2007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