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破书惹的祸


        中国人讲,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稻粱谋。这四句出于宋人赵恒手的劝学名句历来被后人所广泛认同,真是孔子所说之:“学也,禄在其中矣”。

这几句话反映了古人劝学的动机和学习的目的,都是为“食色性也”所规定。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价值观:重现实,重物质。

大凡重的,都是缺的。多么残酷的生存环境。我不知道庄孒提出的“天人合一”观和董仲舒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的社会逻辑在哪里?他们所说的“天”是一个怎样超越的概念?看来中国古人的世界观也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门,都是与现实生活的反映,难怪就很少有人说“书中自有大智慧”之类的话,因为这种书就没有,即使有也无人真看得懂,都是自以为是的一些东西,所以才有人警告:“尽信书不如无书”的“书”的“虚无主义”。

在我看来,读那些仅解决生物性存在的书是发展不出相对完整的人生的,当下的物质第一性原则不正是生物界丛林法则的实现么?文明正在演化为一个诡异的名词,当下世界级的热浪不就是那些鼓吹物质发展高于一切的天谴么?都是破书惹的祸!

2022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