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养心、快乐人生


辩证养心

 

第二章       六大养心 

 

第六节  乐观养心、快乐人生

 

乐观养心是情商养心的延续。

乐观养心让人有乐观心态、知足心态或放下心态。

乐观养心让人用乐观心态对待得失及其矛盾问题。

乐观养心让人有快乐心情、豁达心境快乐人生。

乐观养心让人始终有一个乐观心态,用乐观心态对待得失,一个寓言故事快乐的秘诀》讲:

有一个富人,背着许多金银珠宝去远方寻找快乐,可是走遍了千山万水也没有找到。

一天,一位衣裳褴褛的农夫唱着山歌走过来。富人向农夫讨教快乐的秘诀,农夫笑着说:“哪里有什么秘诀,只要你把背着的东西放下就可以。”

富人然醒悟——自己背着那么沉的金银珠宝,腰都快被压弯了,而且住店怕偷,行路怕抢,成天忧心忡忡,惊魂不定,怎么能快乐呢?

很多时候,不是快乐离我们太远,而是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和快乐之间的距离;不是快乐太难,而是我们活得不够简单——这就是快乐的秘诀。

该故事寓意了一个人生道理:一个人快乐与否,关键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能够主动地“放下”。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有较大的权力、较多的财富或较好的生活,然而有不快乐的人生,这是为什么?其根本的原因在于自己的心态,缺乏乐观心态对待得失矛盾问题,总是一味地追求“得”,一旦有了“失”就不愉快了,从而导致了有不快乐的人生。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要想快乐就要乐观心态,只要有了乐观心态,就能正确处理得失矛盾问题,通常不会患得患失、斤斤计较或争来争去,而且有可能用“放下”、“舍得”、“处下”、“上善若水”、“不争为争”和“功成身退”等古人智慧去对待、处理得失矛盾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要想快乐就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有比较正当的职业、比较稳定的收入、比较幸福的家庭或比较知心的朋友等,其中要有乐观心态、知足心态或放下心态。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要想快乐就要勇于拼搏、求真务实,在学习上要多学知识、深钻理论、富有才华、学以致用,在工作上要多做实事、不怕困难、增强能力、不断取得优异成绩,其中要有“能屈能伸”、“有得有失”和“先苦后甜”等辩证观念。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要为了快乐而贪婪,如果一个人有贪婪的心态,就有可能使人贪赃枉法、贪得无厌或贪婪成性,从而有可能使人变成腐败分子、犯罪分子或道德败坏分子。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要一味地追求快乐,如果一个人一味地追求快乐,就有可能玩世不恭、玩物丧志或贪玩成性,从而有可能由快乐变为悲伤、悲哀或悲剧。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遇到倒霉事要乐观面对,一个幽默故事《想得开就乐呵》讲:

大明寺的乐曾禅师有三件快乐的事,让人记忆深刻。

第一次,乐曾打算远足去化斋,出寺院没多远,就一脚踏着一个软软的东西,低头一瞧,一泡小孩的屎。他当即哈哈大笑起来,同行的僧人直捂鼻子说“真倒霉”,甚至认为是晦气。乐曾禅师说:“好运气呀,刚出门就踩上软黄金了。”他还眉开眼笑地跷起那只脚,用另一只单脚蹦跳着进了一块麦田,将鞋上的屎蹭在麦地里,说:“麦子可以饱餐一顿了,小孩的屎有力。”

第二次,乐曾打扫寺院,扫树下的落叶时,头上落了一滴温热的东西,他抬手去擦,原来是一泡麻雀屎。另一个僧人挥扫帚,想驱赶树上的麻雀,乐曾忙阻止,乐呵呵地说:“天底下居然有这么巧的事,我的光头还有利用价值。”僧人笑了,说:“这可是脏物呀。”乐曾仰脸对着树上的麻雀,说:“今后再开此类玩笑,可要在没其他人在场的时候。否则,我飞到你的头上,也拉一泡屎。”

第三次,乐曾禅师去外地主持一个大型法会,法会开始没多久,突然下起瓢泼大雨,人们逃离露天会场,到周围的房屋里去避雨。现场剩下的人,打伞的打伞,披雨衣的披雨衣,只有乐曾穿着袈裟立在法台上,任凭大雨浇。袈裟湿透了,他索性脱去,仿佛站着沐浴那样,一副很享受的样子。雨歇后,人们重聚会场,好几个人问他为什么不去躲雨。他乐呵呵地说:“这可是老天馈赠给法会的礼物,我可是一辈子都没享受过这么痛快的天浴啊。”

该故事反映了乐曾禅大师遇到三件倒霉事,他不埋怨、不恼怒,而是乐观面对、话语幽默,把三件倒霉事变成了三件快乐事。

该故事给人启发:一个人遇到倒霉事只要乐观面对,就能把倒霉事变成快乐事、烦恼变成快乐。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总会遇到一些倒霉事,如何面对倒霉事?心理素质较低的人,总是用埋怨、恼怒或悲伤的心态、心情或态度面对这样的事,使人更加伤心、痛苦,甚至会干出一些错事、蠢事或坏事,以及会有悲哀人生;然而,心理素质较高的人,总是用乐观、坦然或冷静的心态、心情或态度面对倒霉事,使人更加自信、从容,善于思考、解决其中的矛盾问题,把坏事变成好事、烦恼变成快乐,始终拥有快乐人生。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总会遇到困难、挫折或失败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不速之客,然而往往是人生常客,尤其是有家庭、有事业或有权力的人总是应接不睱其人生常客。一个人只有了这样一些人生常客,才会有酸甜苦辣、丰富多彩或可歌可泣的人生,因此,一个人一定要正视其人生常客,让自己有善待心理、乐观心态、辩证思维、理性思想、热情态度、好听语言或积极行为接待其人生常客。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总会有烦恼、忧伤或惧丧等心理反应,其心理反应较短、较少或轻,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然而,如果这种心理反应过长、过多或过重,就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反应,这种不正常的心理反应有可能是一种心病、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作为个人对于这种不正常的心理反应要随时注意调节或加以控制,其中要把“乐观”作为一种养心理念,积极搞好乐观养心,只要搞好乐观养心,就一定会减少、避免或根除一些不正常的心理反应,也一定会获得、拥有或享受快乐人生。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要想搞好乐观养心就要用辩证思维,用了辩证思维就能想通一些现实矛盾问题,从而会有乐观心态。如一个人在比较艰苦的环境中学习、工作或生活,如果能辩证思维——“有苦有乐”“先苦后甜”或“苦中作乐”,就不会感到有多么艰苦,甚至会珍惜艰苦——艰苦是顽强意志的磨刀石!艰苦是平安人生的必备良药!艰苦是快乐人生、幸福人生的前奏曲!再如,一个人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受到批评、失败或挫折,如果能辩证思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会怪怪自己,不会怪怪别人”、“挫折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失败是成功之母”等,从而就能用乐观心态、良好态度对待批评、失败或挫折。再如,一个人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出现了错误、矛盾问题或不良后果,如果能辩证思维——“错误是难免的,只要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就是好样的。”、“出现矛盾问题并不可怕,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和解决矛盾问题。”从而就能用乐观心态、良好态度对待错误、矛盾问题或不良后果。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要想搞好乐观养心就要用逆向思维思考问题,一个寓言故事《快乐的拉奇》讲:

拉奇是一个很快乐的人,于是安特去拜访他,拉奇笑呵呵地听她提问。

安特问:“假如你连一个朋友也没有,你还会高兴吗?” 

“当然,我会很高兴地想,幸亏我还有自己。”

“如果你被人莫名其妙地打一顿,你还会开心吗?”

“是啊,我会想还好没被他们杀害。”

“假如医生拔错了牙齿,你还会高兴吗?”安问道。

“当然,我会很高兴地想,幸好拔错的只是一颗牙,而不是我的心脏。” 

“假如你的妻子背叛了你呢?你还能高兴起来吗?”

“我会想,幸好她背叛的只是我,而不是国家。”

“假如你失去了生命,你还能高兴吗?”

“当然,我会想,我开心地度过了我的一生,就让我跟着死神,高兴地参加另外一个宴会去吧!”

安特彻底服了拉奇:“这么说,生活中没有什么是会让你痛苦的,生活永远是一串快乐的音符?”

“是啊,只要你愿意,你就会在生活中发现和找到快乐——痛苦不请自来,而快乐却需要我们去发现。真正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也许不少,但真正做到的却不多。”拉奇快乐地说道。

该寓言故事反映了拉奇总是把不幸说成有幸,他是一个很快乐的人。

该寓言故事给人启发:一个人有了不幸要用逆向思维去思考问题,把不幸想成有幸,乐观面对,快乐人生。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总会有一些不幸,如有恋爱不幸、婚姻不幸、 家庭不幸、生产不幸、养育不幸、升学不幸、晋级不幸、事业不幸、养老不幸或身体不幸等等,不幸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用逆向思维去思考问题,不幸有可能变成有幸,因此,一个人不必要为不幸而痛苦或过于痛苦,而要乐观面对不幸,树立信心、增强勇气、振作精神、快乐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总会遇到一些不顺心、不顺利的事情,让自己快乐不起来,然而,如果能辩证思维或逆向思维,也许就能让自己快乐起来。例如,当一个人遇到坏人与自己作对时,会给人一种压力,这种压力使人的心理、精神或身体不好受,如果能辩证思维,“有压力才有动力”,一个人也许只有了这种压力,才会变得更加坚强、成熟或独立。只要这么一想,也许就会乐观豁达、快乐生活。再如,一个人做生意遇到了危机,如果能逆向思维,“有危机就有商机”,以独特的视角,透过危机发现商机,当机立断,就有可能摆脱危机、获得快乐。再如,一个家庭中有一个比较淘气、贪玩的孩子,如果家长能逆向思维,淘气的孩子一定是一个比较聪明的孩子,不会有忧郁症的孩子,贪玩的孩子,读书不行,说不定在经商中、管理中或做其他事情中还是一个人才,因此作为家长有了这样的孩子不必忧愁、着急,应当以乐观心态善待孩子,让孩子快乐也让自己快乐。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总会遇到一些窘迫、难堪或尴尬的事情,如果能以乐观心态对待这些事情,采用自嘲、幽默或逗乐等方式,就会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总之,乐观养心让人能正确对待“得失”、“不幸”或“倒霉事”等,去掉烦心、烦躁、痛苦、苦闷、忧郁、郁闷、忧伤、悲伤、悲愤、气愤、惧丧或惧怕等不良心理、心态或心情;一个人只要把乐观作为一个养心理念,搞好养心,用辩证思维或逆向思维思考现实问题,就能用乐观心态看待或处理现实问题,让人让己有快乐人生。

综上所述,为了人心吸收最具有价值的养分,人们需要搞好“六大养心”:“心智养心”、“理性养心”、“内涵养心”、“辩证养心”、“情商养心”和“乐观养心”;人们要想搞好这“六大养心”,就要以“心智”、“理性”、“内涵”、“辩证”、“情商”或“乐观”为理念;人们只要搞好了这“六大养心”就有可能“美化人生”、“善待人生”、“升化人性”、“智慧人生”、“幸福人生”或“快乐人生”;这“六大养心”可谓具有创新性、思想性或务实性的六大养心主题、六大养心内容、六大养心方式、六大养心哲理或六大养心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