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冕置旒以蔽明 黈纩充耳以塞聪
——从古代礼帽冠冕说起
中条山客
据传说,冠冕制度起始于传说的黄帝,完备于周代,流传至明代,终结于清代。
冕,从上古到清代,在正式场合,古人都要戴的礼帽称为“冕”或者“冠冕”。直到清代满人入主中原后要求人人剃光头、易服,冕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古代天子、皇帝公卿贵族的礼帽,前面都要置旒(liu),用五彩的缫(丝绳)12根到5根不等,每旒贯12块五彩玉,按朱、白、苍、黄、玄的顺次排列,每块玉相间距离各1寸,每旒长12寸。汉代冕服的垂旒却不限于五色,据后汉书·舆服制的记载,十二旒为白玉串珠。其作用是阻挡视线,不看那些不合礼仪的事情。黈(tou),黄色;纩(kuàng),丝棉。黈纩,设置在冠冕两侧的黄色棉球,在必要的时候塞耳朵,不听那些不合礼仪的事情。
冕前置旒以蔽明,黈纩充耳以塞聪,出自西汉文学家东方朔的《答客难》“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意为“水过于清澈就没有鱼(鱼在水里没有养料无法存活),人太精明而过分苛察就没有朋友。冠冕前饰旒是用来遮挡视线,两侧设置黈纩(棉球)是为了塞住耳朵,不听那些不应该听的东西”
有些事情,看见了就当做没看见,听见了权当做没听见。人有的好品德行为应在公开场合予以肯定、表扬、奖励。人食五谷杂粮得百病,人行江湖常犯错。一些人无意犯下的小过错、小失误应该得到原谅。人无完人,不应求全责备。
作为一种礼仪制度,冠冕时刻提醒领导人在选人、用人上不要求全责备;同样,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上,我们每个人也应该不视邪、不视非,不听谗、不听诬。天有常度,地有常形,正常人不改常行。走自己认可的正道,让他们去说罢。
2023年8月29日星期二,陕州上阳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