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元生产力研究简报


  本文所称元生产力是生态生产力核心,即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PrimaryProduction,缩写NPP),指一个自然年度内单位面积上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积累有机质除去自养消耗后的净积累量。光合作用为生态系统提供了生命骨架和动力之源。已知的所有生物皆以有机碳为基本构架,绿色植物是有机碳的生产者、提供者。绿色植物将无机碳转化有机碳的能力,已成为衡量生态生产力的关键向量、根本维度,由此奠定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上限、天花板。

  本文研究陕西省元生产力是陕西省生态空间,即指林地、草地、湿地、荒野上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不包括农业空间、城镇空间植被生产。生态空间是以提供生态产品、生态服务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好比是专门的生态蛋糕制造车间。在生态空间里,万千生物往来如梭,织链结网,生生不息,制作出的生态蛋糕在面貌品相、营养成分、数量质量上持续流变。陕西省元生产力代表了陕西省生态空间流变中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也是生态空间生产力、生态蛋糕生产力。

  本文将元生产力与生态空间面积乘积称之为元生产量,即生态空间植被初级生产力的总产量,表示一定区域内的生态生产能力,也是数字化的生态蛋糕。对数字生态蛋糕进行切块分析,增加了生态生产力的透视性。

  陕西南北狭长,三大地理板块、三大气候带分明又融为一体,南部秦巴山脉、北部黄土高原、中部渭河川地,自然生态空间类型多、占比大。陕西省生态空间数据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省国土空间3.08亿亩,其中生态空间(林地、草地、湿地、荒野)超过2.2亿亩,占国土空间72%以上。在生态空间规模上,黄土高原腹地的陕北两市居全省前列。延安居全省之首,全市生态空间4671.9万亩、占全省生态空间的20.6%;榆林居第二,生态空间4299.7万亩、占全省的19.0%。接下来是秦巴之央的陕南三市,汉中居陕南之首、全省第三,生态空间3432.2万亩、占全省的15.1%;安康居全省第四,生态空间3089.3万亩、占全省的13.6%;商洛居全省第五,生态空间2614.7万亩、占全省的11.5%。再接下来是关中五市,宝鸡居关中之首、全省第六,生态空间2014.4万亩、占全省的8.9%,西安居全省第七,生态空间948.1万亩、占全省4.2%;渭南居全省第八,生态空间617.4万亩、占全省的2.7%;咸阳居全省第九,生态空间612万亩、占全省的2.7%;铜川居全省第十,生态空间362.5万亩、占全省的1.6%。就生态空间规模论,延安一市超过关中五市之合,铜川只有延安的十三分之一。若从生态空间在本市面积占比看,陕南三市占居全省前三位。商洛生态空间占国土空间90.0%、居全省第一;安康87.5%、居第二,汉中84.4%、居第三。延安81.1%、居第四,宝鸡74.1%、居第五,榆林66.8%、居第六,西安62.6%、居第七,铜川62.2%、居第八,咸阳39.5%、居第九,渭南垫底,仅31.5%。

  陕西省是中国版图原点、腹心所在,堪称中华家园中的内园、核心园,人类活动侵入自然生态空间的时间久、强度大,元生产力呈现长期下行总态势。曾经肥沃厚实、精美绝伦的低地生态空间已被垦辟转化成为现在的农业空间、城镇空间。有幸保留下来的生态空间也已遭遇了人类空间侵略、资源掏挖,栖息地分裂,岛屿化、碎片化引致物种隔离,一些物种被移出删除,超越了生态再生能力,打乱了生态演替秩序,致使生物种群小型化,生态系统简单化,生态家底贫瘠化,直至倾家荡产、枯竭熄灭,生态蛋糕品质劣变,已远离洪荒之时的味道。进入21世纪,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导下,人类的采伐、放牧、猎食成为法律禁止行为,生态空间获得休养生息权利,进而经济反哺生态,推进系统治理,开展保护修复,由此引发了广泛而深刻的绿色革命,促进了生态生产力恢复性增长,走出了元生产力历史性回归上行线,人与自然和谐共享的生态蛋糕向绿向美,越来越大、越来越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是生态系统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生态系统向好的先行指标。陕西省生态空间数据中心演算结果显示,2022年全省生态空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水平为339.7公斤/亩,比2012年的295.7公斤/亩增加44公斤/亩,增长14.9%。全省生态空间植被净初级生产量由2012年的6701.1万吨增加到7697.5万吨,增加996.4万吨,增长14.9%。

  2022年分市生态空间元生产力水平分析结果表明,有关中水龙头之称的宝鸡市,已成为全省生态产品第一“高产市”,即单位面积生态产能是全省最高的市,全市平均453.2公斤/亩。接下来是陕南三市,曾占鳌头的汉中退居全省第二,435.2公斤/亩;安康居第三,419.9公斤/亩;商洛居第四,405.7公斤/亩。其后依次分别是,西安第五、363.0公斤/亩,咸阳第六、349.0公斤/亩,铜川第七、340.7公斤/亩,延安第八、300.9公斤/亩,渭南第九、293.1公斤/亩,榆林垫底、仅为154.7公斤/亩。榆林市生态产品亩产仅有宝鸡市生态产品亩产的三分之一。

  2022年分市生态空间元生产量分析结果表明,单产和面积均居第二位的汉中制造了全省最大块的生态蛋糕,稳居陕西生态蛋糕“第一市”,元生产量“第一市”,总产量1493.7万吨,为全省总产量贡献了19.4个百分点。面积第一、单产第八的延安晋升全省第二,总产量1405.9万吨、占全省的18.26%。安康退居全省第三,总产量1297.1万吨、占全省的16.85%。商洛居第四,总产量1060.7万吨、占全省的13.78%。其后依次分别为,宝鸡第五、912.9万吨、占全省的11.86%,榆林第六、665.0万吨、占全省8.64%,西安第七、344万吨、占全省4.47%,咸阳第八、213.6万吨、占全省2.77%,渭南第九、180.9万吨、占全省2.35%,铜川第十、123.5万吨、占全省1.60%。

  2012-2022年分市元生产力增长率分析结果表明,新时代10年,全省各市生态蛋糕越做越大,元生产力均有不同程度增长。黄河与秦岭约会之地的渭南是全省元生产力增长最快的市,增长率为23.4%,从2012年237.4公斤/亩,增加到2022年的293.1公斤/亩,增加55.7公斤/亩;咸阳、延安增长率均为21.4%,并列全省第二,分别由2012年的287.5公斤/亩、247.9公斤/亩,增加到2022年的349.0公斤/亩、300.9公斤/亩,分别增加61.5公斤/亩、53公斤/亩。榆林居第四,增长19.6%。其后依次分别是,西安第五、增长18.5%,宝鸡第六、增长14.2%,商洛第七、增长14.1%,铜川第八、增长13.8%,安康第九、增长11.1%,汉中第十、增长9.1%。

  2012-2022年分市元生产量增长贡献分析结果表明,各市对全省生态蛋糕增长均有所贡献,但各市的贡献大小差异很大,在全省生态蛋糕中的份额也随之有所变化。中国革命圣地、退耕还林策源地——延安成为全省生态蛋糕增量最大的市,10年增加247.9万吨,为全省生态蛋糕增量贡献了24.9个百分点。商洛第二,增加131.3万吨,为全省贡献13.2个百分点。安康第三,增加129.3万吨,为全省贡献13.0个百分点。汉中第四,增加125.2万吨,为全省贡献12.6个百分点。其后依次分别是,宝鸡第五、增加113.2万吨、贡献11.4个百分点,榆林第六、增加108.9万吨、贡献10.9百分点,西安第七、增加53.7万吨、贡献5.4百分点,咸阳第八、增加37.6万吨、贡献3.8%,渭南第九、增加34.4万吨、贡献3.4个百分点,铜川第十、增加24.9万吨、贡献1.5百分点。延安贡献是铜川贡献的十六倍之多。

        全省元生产力区域分析结果表明,在三大区域生态蛋糕越来越大的同时,生态蛋糕的空间布局与结构上发生了重要变化,呈现黄河流域绿色崛起大趋势。陕北榆林、延安两市生态空间合计8971.6万亩,占全省的39.6%;关中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五市生态空间合计4554.5万亩,占全省的20.2%;陕南汉中、安康、商洛三市生态空间合计9136.2万亩,占全省的40.2%。2022年,陕北两市提供了2070.9万吨植被净初级生产量,占全省的26.9%,比2012年的1714.1万吨增加313.8万吨,增长18.3%,在全省份额上升了1.3个百分点;关中五市提供了1775.1万吨的植被净初级生产量,占全省的23.1%,比2012年的1524.3万吨250.8万吨,增长16.4%,在全省份额上升了0.3个百分点;陕南三市提供了3851.5万吨植被净初级生产量,占全省的50.0%,比2012年的3462.7万吨增加388.8万吨,增长11.2%,在全省份额下降了1.6个百分点。2012-2022年全省新增生态蛋糕996.4万吨,陕北贡献31.5百分点,关中贡献29.5百分点,陕南贡献39.0百分点。陕北、关中提供的生态蛋糕占全省生态蛋糕中的份额由2012年的48.4%提高到2022年的50.0%。

        绿色是生命之基、生态之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享生态蛋糕。生态空间是生态蛋糕制造车间,生态空间绿色革命就是生态蛋糕制造业革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解放和发展生态生产力永远在路上,生态蛋糕制造业革命永远在路上。数字化生态蛋糕是21世纪生态空间治理的时代特征。面向未来,全省实施深绿战略,就是持续推进生态蛋糕制造业革命,持续解放和发展生态生产力。要以陕南秦巴山地为基本盘,以关中、陕北黄土高坡为先锋阵地,各展其长,各尽其能,各显其美,为把陕西生态蛋糕越做越大做出更多贡献。

        注:横看成岭侧成峰。生态蛋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享的公共产品。中国式林业,主体任务是推进生态空间治理,就是生态蛋糕制造业。创新演算生态空间NPP,是一次重要的科学探索。透过元生产力研究,可以更加清楚的认识生态生产力,有利于形成推进生态空间治理的数据支持、布局落子、战略指引。目前,正依此思路方法,分析各县元产业发展状况。呼海涛团队为本文提供了数据图形支持,特别予以致谢!2023年2月15日凌晨修定于磨香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