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山中有古道


 木兰山中有古道

20231125

早上起来,天气很好,太阳出来了。

决定出去走走。想来想去,还是去黄陂,到木兰山周边看看彩林。

走出黄陂城区,公路边一排排一片片的树林,银杏黄了,水杉红了。

初冬的太阳,还是暖洋洋的。

到木兰山脚,见“木兰古道”路牌,于是离开大路,岔入乡道。

“古村”、“古道”、“古镇”、“古城”、“古驿”,许多“景点”以“古”为名只是制造噱头,我们本来也不抱希望。

这个叫做“木兰古村”的,正式名称是“张家冲上塆”。进村有村委会,二层砖楼,楼顶上飘着五星红旗。边上有几株银杏,树叶正在金黄。门口三人在聊天,一样是从武汉过去的游客。路边有路牌,显示村里及周边有一些景观,“宗祠”、“古桥”、“准提阁”、“木兰古道”等等。

这个村子有人口1600,基本上都是姓张。为什么又叫“木兰古村”呢?木兰不是姓花吗?有些疑惑。不过,花木兰也只是文学虚构,而且那是一千五六百年前的事情了。即使曾经有过花木兰,即使花木兰有后代,到今天也不知流散到什么地方了。

村委会对面是张氏宗祠,一座二层的砖楼。门头和窗头有砖雕的假檐,还有精致的雕花,外形整体看着像座碉堡。门前有四根拴马住,柱头有龙、凤、狮、龟的石雕;左前方有一株古柏,得有二三百年的历史。

整体是一座方形建筑。屋内正中下沉,安置着一口大铜缸,里面盛满水。下沉院心是露天的,铜缸正对着蓝天。正殿供奉着祖宗牌位,两侧是祖训。可上二楼。一侧堆着竹片和纸张裱糊的龙头,有十几个。逢年过节需要舞龙时,临时裱糊就可以耍弄。

宗祠边上一户人家门开着,门头上有“……农家乐”匾,有小孩出入。门口有四五只猫,不怕人,愿意与人接触。

从宗祠门口往东边山上望去,山头有建筑,可能是木兰山顶的寺院。我猜想如果有“古道”的话,可能是从山脚通往山上寺院的。

往村里走,道路干净整洁,应该是日常有人维护。村边有水道,但积水已不流动。有几处石桥,桥下有水,但不太干净。路边的人家,门头上大多有“……民宿”,“……客栈”,“……农家乐”的匾,大多关着门,不像有人居住的样子。估计在经济活跃且繁荣的若干年前,大部分人家都是“吃旅游饭”的。在疫情打几下,搞不下去,关门大吉。我们一路穿过村子,没见到几个人。

路侧有“亲水栈道”。很少有人走了,栈道上铺满垃圾和落叶,一边的水面铺满绿色的浮萍,上面还有几只破拖鞋。见两位年轻人走过栈道,他们是到对面摘菜的。听口气,那男子是主人,可能是开客栈的,那女子是他的客人。

问男青年有没有路到山上的寺院。他说有大路可以开车上去,有小路可以步行上去。步行走的就是木兰古道,有两三公里。

前面有座两孔的石桥。石桥两米来宽,十米来长,石板铺就。两边有石板作护栏,风化很严重。石栏之间有石柱,柱头没有狮子。桥面缝隙中长满草,桥面上铺着垃圾和树叶。桥头有块石碑,显示这座桥在2011年被列为黄陂区文物保护单位。看样子得有几百年的历史,猜测可能是明代的遗留。

又回到村里。遇到几位游人。

村头一座石块垒砌的房子,单层的,门开着,里面黑乎乎的。门前河边有石砌的挡墙,一位老妇在墙头晾晒萝卜干。

前面是三四米深的河沟,有小石桥通往对岸。深沟的南岸是几米高的石埂,上面是一座三层的白色墙面的房子,房头埂子上一株高大的银杏树,叶子正在金黄。下面河沟里,两只白鹅在觅食,还有两只白色大鸟跟他们在一起。我走近银杏树下拍照,两只白色大鸟“咕咕咕”叫着飞走,两只白鹅继续优雅地在石墙脚下踱步。

深沟的北侧有个高台,临河有个亭子。高台上是个篮球场大小的场院,北边是一所三层的五开间的楼房。一层西南两面是大玻璃窗,可以看到里面。原来是家搞旅游的,包括住宿、餐饮、娱乐,门锁着,看不出还在经营的迹象。猜想也是被疫情打败了的。

门口两只狗,一只金毛,一只黑狗,都极温顺,极友好,不叫唤,更不攻击。见我们过去,就主动走近,还摇着尾巴。门前很宽,可以停十几辆车。东头的埂子上是一排菊花,像是花墙。中间一簇黄菊,两边各有大片蓝色的粉红的粉黄的毛绒绒的菊花,非常漂亮。我们观赏的时候,两只狗一只跟在边上,摇着尾巴显示友好。

我们走出村子,黑狗还跟着我们,有时候走在前边,有时候跟在后面,像是要给我们带路,又像是要护卫我们。

我猜想大黑可能是肚子饿了,希望我们给他点吃的。我们只带了几颗奶糖,给它却不吃。要是村里有卖包子或馒头店,我可以买点给它。可惜没有。

出村,往山上走。有车路,还有石阶。石阶路有一部分是新修的,估计是在疫情之前完成的。路边楝树的叶子黄了,乌桕的叶子红了。

前面有个工地,几位农民在盖房。走到正面,原来就是“准提阁”。坐南朝北的院子。应该是正在重建或者扩建,刚才那几位农民是在修建围墙,快完工了。大门门洞里还堆着建筑垃圾,只清理出可以走人的一段。

上台阶,进院子,正面是主殿,门头上有“准提佛殿”匾。看起来主殿是有些年头了,给人沧桑的感觉。探头往里看,玻璃罩里供奉的好像是千手观音。

我以为“阁”是道教的建筑,却又见“佛殿”二字,不知是怎么一回事儿。这时过来一位着酱色袍服的老尼,我跟她行了合十礼。老人家手持念珠,口里念念有词。她头皮上有白色的发根,戒疤清晰可见。

我问老人家殿里供奉的是什么神仙?她说是“准提佛母”。

我没搞清楚,老人家又说,就是释迦摩尼佛的母亲。

老人跟我说,可以进去拜一拜,保健康保平安,很灵验的。说完转身离开。

离开准提阁,回头看大黑已经不见了。说不定是到寺院厨房找东西吃去了。

 

继续往山上方向走。

准提阁一侧是几十级新修不久的石阶,边上有个牌子,“木兰山 朝山古道”,是启功先生的字体。刚才听老尼说,准提阁是木兰山的朝山第一寺。

这条路走的人应该不多。石阶还没磨平,路上杂草很多,到处铺满腐叶。

对面的山上,边上的坡地,远远近近的树叶都成了彩色,大红的,浅红的,深黄的,嫩黄的……林子里,鸟鸣忽远忽近。

这个季节,有太阳就很舒服,也不觉得闷热。

走到平整的土路上,路面堆着一层层落叶,走上去很有弹性。

路侧有深沟,但没水了。

路边不时出现大片大片的树莓,红彤彤的,一串一串的,颗粒有玉米大小。甜甜的,酸酸的,颜色鲜艳,水分充足。对于登山的人,用于解渴,用于提神,很是管用。有一大片,足有半个排球场大小。我从没见过这样大片的树莓。百度一下,知道这是“高粱泡”,还可以入药。

沿半山斜坡往上,过一座小石桥,桥头有座亭子,六角攒尖顶的。有些阴凉,没有停下休息。

往上,是长长的直直的六十几级台阶。台阶的尽头,两侧彩色的树叶围成一个树洞,又像是一个花环。

走出花环,边上是一片台地茶树。

正前方山包上一个小院子,正房门头上有“川心灵官殿”匾。殿宇坐东朝西,砖石结构,红瓦覆顶。院内拴着一只白狗,一直很活跃地吼叫着,跳跃着。院内左侧偏房应该是住人的,门开着。狗一直叫,也没人出来照应,我们就没有进去。

这里前临平川,后靠大山,风景绝佳,还有菜地,有山泉,应该是修行的绝好地方。背后的山上,树林呈现黄色和红色,非常漂亮。

从灵官殿右边绕过去,继续上山。

前面一段平缓的土路,路上铺满树叶。道路分了叉,一条直往前面的山顶,一条水平侧向左边的山包。两条小路中间有棵野柿子树,又细又长的,得有十来米高。枝头挂满红色的野柿子,把树枝都压弯了。

我们决定从左侧路上山,再从右边路下山。我相信在山上两条路是相通的。

往左的山路穿过一片茶田,茶树被修整得齐齐整整的。田头的一大株乌桕树,树叶已是一片深红。

往上进入树林。这段路走的人少,差不多被杂草掩盖了。

穿过一片枫树,阳光从头顶投下来,那树叶呈现艳丽的明快的色彩,那红是鲜红,那黄是金黄,那绿是翠绿。奇妙的色彩组合,是上天才能调制的颜色。

我看到了最美的深秋色彩。

有些路段还有石阶,看起来已经很古旧;有些路段石阶被冲毁了,只能走在碎石坡上。

走出树林,前面山包上有一排房子。

一位老者在房后的地里劈柴,柴火堆在田埂之上。

从两所房子之间的巷道走出去,前面就是到木兰山景区的旅游公路。路边有块巨石,上书“停轿坡”。路边有地质博物馆,门关着。

问小卖部老板娘下山路,她说往前三百米有华严殿,那里有下山的步道。

 

沿旅游公路继续上山。路上车很少,人也不多,感觉是有些萧条。

走几百米,到华严殿。

华严殿坐南朝北,对着公路。单檐歇山顶,顶覆筒瓦,四角微翘。下面是石块砌墙,三个石券的拱门,开中门。据说始建于唐代,现建筑为明洪武年间重建。

殿内正中供奉的据说是毗卢遮那佛(门外说明碑介绍),可身边却站着阿难和迦叶,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坐在后面的墙脚。回头看,大门的后面,左边站着韦陀将军,右边站着关云长。这么说,是把天王殿和伽蓝殿与大雄宝殿合在一起了。还不止,两边的墙角还供奉着道教的神仙。这种布局还真是第一次见到。

大殿的后面坐着个和尚,着灰色袍服,在叮叮当当敲打着什么,我猜想是在修理农具。

出华严殿往前走一段,路当中有一块巨石,长宽高各有三四米的样子,上面有“下马石”三个字,石块下面还摆放着大大小小瓷质的佛像。据说是木兰将军衣锦还乡时的下马石。觉得有些奇怪。如果我们刚才上来的村子即是木兰的故乡,她回家怎么会跑到这山上来呢?这不顺路啊?

过下马石,路左侧有个石牌坊,上书“风洞”,里面是个景区,没时间去看了。

正对着“风洞”有座寺院,开着侧门,门头上有“上古禅寺”匾。

进门是大雄宝殿的后墙,要走围廊才能转到大殿前面。大殿是重檐歇山顶建筑,三开间,供奉的是释迦摩尼佛。还没有完工。正式建成之后,应该是从前面开门。看样子,华严殿应该是上古禅寺的一部分。如果这样的话会有些奇怪,大雄宝殿是坐北朝南,而华严殿却是坐南朝北。

大雄宝殿前面的场院里在晒着油茶籽,是用于榨油的。下面的廊道上,三位着灰色僧袍的姑子正在剥油茶籽。这算是僧人们自食其力的一部分吧。

快四点,从华严殿一侧下山。石阶路是古旧的,很有年代感。有些地方塌陷了,有些地方石阶断了一半。总体而言,路况还好,比较容易走。

太阳西下,路边的彩林呈现出迷人的色彩。

从华严殿下到灵官殿这一段是真正的古道,没有明显的现代修葺的痕迹。夕阳西下,晚风习习,走在这半山古道之上,别有一番情致。

到灵官殿,值守的道人已经在吃饭。门口的小狗不再暴躁狂叫。

下到准提阁附近,在路边看到一个排球大小的马蜂窝,外面有图案,还是彩色的。奇怪我先前上去时完全没有注意到。

到准提阁门口,殿内传来佛音。探头往里看,正在做什么法事,不过只有一位师傅在转经。

回到村子,没看到炊烟袅袅,没闻到烟火香气。只见到先前那位妇人正在将晾晒的萝卜干收回。

今天走的是一条真正的古道,来回大概六公里左右。具体路线是:张氏宗祠-准提阁-川心灵官殿-木兰山地质博物馆-华严殿-川心灵官殿-准提阁-张氏宗祠。

原先只是想随便走走看看,没想到却走了一条真正的古道。一路看到的深秋的色彩,是最大的收获。

晚上住在黄陂,准备明天再去看看水库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