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签率低论证新股需求旺盛无需放缓IPO 节奏是一种谬误


 关于新股节奏,在沪深股市是一个争议不休的话题,在于节奏合理没有一个清晰的标准,但是以中签率高低来衡量新股节奏是不是合理,是很不客观的,也与A股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甚至是一种谬误。

最近沪深股市新股破发,成为媒体、专家、投资者甚至是监管者的高度关注,今年A股新上市股票有114只,首日破发的有32只,占比30%左右,进入到4月份,新股破发不断增加,破发幅不断刷新纪录,4月累计上市股票28只,首日破发13只,破发率接近50%.

现在焦点问题是一边新股破发不断,破发深度增长,可是新股中签率依然很低,一股难求依然是新股的最大特征,用新股需求非常旺盛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4月8日普源精电暴跌34.66%,4月12日唯捷创芯暴跌36.04%,但是中签率并不高,普源精电本次网上发行有效申购户数为4,235,324户,回拨机制启动后,网上发行最终中签率为0.03933508%,唯捷创芯网上发行有效申购户数为4,461,821户,回拨机制启动后,网上发行最终中签率为0.03890720%。

A股新股需求旺盛,一直以来是一大特色,投资者一边咒骂新股圈钱不断,另一边又是不断抢购新股,所以很多专家就强调需要加大IPO 力度,满足投资者需求,让市场投资者可以充分打新,或者是加大新股发行,抑制新股旺盛需求,可是在伪市场改革三年,二级市场被新股压得喘不过气来,股市不断创新低,投资者怨声载道,最终需要暂停新股救市,但新股中签率也是不高,很多个股中签率也只有千分之几到万分之几,现在也一样,新股需求依然旺盛,中签率维持在万分之几的水平,就是大盘股中海油,中签率也不高,回拨后本次网上发行中签率为0.42697013%。

A股新股中签率很高,在于长期以来,炒新打新已经成为投资者心中根深蒂固的思维,新股不败在很多投资者心中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投资机会,逢新必打成为日常重要功课,券商也是为投资者着想,设计了一键打新的功能,有了一键打新功能,投资者只要点击一键打新键,打新也就完成了。有了一键打新功能,投资者就可以省去了对新股投资价值研判的麻烦,可以完成快速打新。

其次是沪深股市是一个典型的中小投资者为主的市场,投资者主体异常庞大,开户数已经突破了2亿户,尽管其中有很多是僵尸账户,没有什么交易,但基于基数庞大,打新投资者绝对数也就非常的庞大,只要少数人参与,中签率就会很低,中海油是大盘股,网上发行有效申购户数为12,166,806户,也就是60%开户投资者参与,由于现有规则下,是按照持股市值配售,市值越大,配售新股越多,所以有效配售的股份就非常庞大,有效申购股数为323,809,066,000股,造成新股中签率大幅度走低。

一些发行规模很小的中小市值个股,中签率走低就是一种必然,唯捷创芯网上发行有效申购户数为4,461,821户,相当于开户数的4.5%,投资者参与度很低,与科创板执行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有关,去年有统计数据表明,科创板开户数超过700万户,但是科创板很多公司网上发行股份数量非常少,唯捷创芯网上最终发行数量为962.8000万股,平均分摊,一个户头仅仅只能获得1股多一点,因此尽管只有60%左右投资者参与申购,中签率就非常的低,只有万分之几。

现在二级市场走势十分低迷,成交量也是大幅萎缩,二级市场明显受到新股快节奏冲击,存量资金不足,上周五截至收盘,沪指报3086.92点,涨0.23%,成交额为3488亿元;深成指收报11051.7点,跌0.29%,成交额4045亿元;创业板指收报2296.6点,跌0.69%,成交额1488亿元,两市超3000股飘绿,今日成交达7533亿元。

二级市场跌不停,新股不断破发,要不要减缓IPO ,市场有诸多的观点,角度不同,利益不同,观点迥异,有一种观点认为,新股中签率很低,说明市场对新股需求旺盛,不需要减缓新股,这种观点是不客观的,甚至是一种误导的谬误观点,伪市场化改革期末,闹到暂停新股救市,新股中签率普遍也是很低的,但个别新股中签率在10%左右,又该如何解释新股现象呢?

对于新股发行对二级市场的影响,不能照搬国外的做法,需要结合沪深股市的实际来处理,对于新股中签率高低,也不能照搬国外的样本,更不能以中签率高低来决定新股节奏,毕竟中签率低在A股是一个独特的现象,对新股节奏判断,需要根据二级市场走势来合理调节。

A股缺少市场能力调节IPO 节奏,2022年新股大增,市场不断探底,让市场决定IPO 节奏就是原教旨市场主义,将会严重影响市场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