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度日如年的高招
喻建国
度日,过日子,在生活中。每日之长是固定的,但是人们的感觉却不是固定的,有时候人会觉得一日的时间很长,有时候又会觉得一日的时间很短。有人会觉得度过一天长若度过一年,于是度日如年出现了。宋·柳永《戚氏》有曰:“孤馆度日如年。”元·郑光祖《老君堂·第二折》有曰:“俺如今度日如年,遭缧绁心中嗟怨,悔不听贤相之言。”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五回《石将军村店寄书小李广梁山射雁》有曰:“我如今不知便罢,既是天教我知了,正是度日如年,燃眉之急!”
目下有很多人真的是度日如年,他们是在方舱医院里,他们是在隔离病房中,他们是被隔绝在自己的家里。防疫形势要求很多人收容在方舱医院中,也要求很多人被隔离在隔离病房中,有的人则被要求隔绝在自己的家里,不得出家门半步。一个人当他被隔绝了,交往就此中断,人就处于孤独中。
没有别的人与自己接触,环顾四方全是物,它们不会与自己对话,它们也不大会与自己互动,孤独就这样与自己相伴。人有一种需求就是与别人交流,在交流中人们的心情因交流而畅通,带来舒畅的感觉,在一般情况下,这种交流是一直在进行着,因此人的舒畅感觉也是一直维持着。失去这种交流对于人们来说是非常痛苦的,度日如年就是这种痛苦所衍生的。
好在现在有手机,手机的视屏通话可以把自己期望的对象挪到自己的面前,好像促膝谈心般,对象的眼睛,对象的面容,对象的谈吐,一一清晰地呈现在自己的面前,孤独一下子被驱赶得不见踪影。在视频中可以聊上半个小时,可以把原来积攒了多时的孤独所产生的痛苦全部加以铲除。
人们还有别的方法可以解决度日如年,那就是运作运谐。就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平和、渐趋、圆润、共赢、望远、启新、普适、融合。
个体对自己生活的空间,对自己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或工具到达的时间和空间,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自然地投入自己的关注和努力,使这个能够包容自己的时空,也能够平和地包容与自己共存的一切。个体对于自身的祈求,对于自身的愿望,对于自身的所需,完全摆脱急切、速达、立取的意愿。明知一万年太久,但是却深刻理解若真能一万年实现,那慢慢地趋近实现的过程该是一个何等奇妙的过程。个体在处事过程中,让一切突变均寓于渐变中,让一切尖锐的矛盾均化解为若干个不再尖锐的小矛盾群,圆润本身是一个柔和的无摩擦的过程,这是处事最高级的手法。共赢在宇宙的运转中表现为自然运转,无始无终。在地球的运转中表现为绿色环保,生物和谐共存,物态互利转换,动静互补互携,绵延亘古不绝,在人与环境的相处中悠然怡然。朝远处眺望,朝远处瞻望 ,目标在远大,要让望远产生最佳的效果就需要使自己拥有质量最好的眼界,绝不近视。在自己目前的时空中开启崭新,开启从未。新是希望,新是未来,新既是继往同时又是开来。新展开了从未,新揭示了未曾,启新之后,从未来到面前,崭新铺在脚下,希望变成现实,未来变成目前,既往已经完成,开来拓出新路。善于对自己所面临的存在都可以适应,而且对接得天衣无缝。胸怀融合,趋融奔合,个体心态念念不忘向能量中心的靠拢,个体作为也是时时牢记向能量中心的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