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超过500亿的柔宇科技在与资本的轮番收割中血流不止


曾估值超过500亿的独角兽柔宇科技被曝欠薪半年,又是一个被资本挟持扼杀巨兽的经典案例。自然草木,可以在短短一年之内经历从萌芽到凋零的全部过程,而果树从栽种到挂果,却需要经历数年的沉淀,这是自然界的铁律。企业成长应该也是如此。人心浮躁的当下,一心在短期内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企业不在少数,这种在资本裹挟里“揠苗助长”,违背企业发展规律,必定不会有好的收成。

01 商业不能疯狂,敬畏发展规律,才能选择优雅生长。

刚开始,为省钱,刘自鸿只能在深圳留学生创业园租下一间60多平米的小办公室,刘自鸿每天5点多从深圳南山家中起床,6点多到位于科兴科学园的公司,直到晚上10点才离开,几乎每天的工作时间都超过16个小时,半年来在中美往返的旅程超过30万公里。

2012年12月,深圳海归人才创业大赛上,刘自鸿展示了柔性电子墨水黑白显现屏,一屋子30多个投资人,没有一个人听得懂。但是,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厉伟和IDG资本资深合伙人杨飞两位却被刘自鸿勾勒的科幻世界吸引。2013年柔宇获得IDG资本、深创投、松禾资本、Alpha Wealth Finance等B轮投资。

好不容易搞定了团队与资金,没有想到随后的技术屏障同样困难。与液晶屏不同,柔性屏要在一个极薄的薄膜上做出2000多万个晶体管,再把发光的材料做上去,“像在豆腐上盖一栋大楼,”对技术和工艺的要求都非常高。

“只要符合科学原理,哪怕被质疑和嘲笑都没关系。”一年后的12月19日,刘自鸿首次公开两款柔性显示屏,“摊在手心,屏幕两侧翘起,略向中心弯曲,捏住屏幕一侧晃动时,屏幕会随风摆动,与摆动纸张的效果类似。”要知道,那两块屏幕均为手机屏幕尺寸,厚度却仅为0.1毫米。

一块具备PC机功能的高清大屏幕,能够卷成一个卷轴;一个“薄如蝉翼”的彩色柔性显示器,厚度仅为0.01毫米,不足头发丝直径的五分之一,轻轻一吹就能飘起来,这并不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而是已经被实现的柔性显示创新技术。

光鲜背后,创始人当初如果能在战略、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方面保持敬畏心,遵循行业、企业发展规律,不疾不徐,戒急求稳,把握企业发展速度,优雅地生长,或许是另外一种结局。

02 缺乏企业文化基因的“天才”,无法抑制内心扩大的浮躁

虚无缥缈的企业文化,源自创始人自身的道德和信仰,这是企业一切商业行为的思维和行为规范。一个企业能否健康成长,与创始人崇尚和倡导的道德原则是否能被融于到其制度体系中去。纵观柔宇的资本发展之道,无不看出端倪。在资本的驱使下已经无法专注技术研发的企业创始人,或已无法压制自己的浮躁的心理,怀揣着做大的野心,只能在资本快速套现的过程中,渐渐迷失前进的方向。

2014年8月,刘自鸿在深圳接待了业内某龙头企业的高管团队。对方给出了3亿美元估值的收购合同,并允许创始团队套现。经过一个多月的谈判,刘自鸿拒绝了这次3亿美元的收购。

这一决定看似“任性”,却成为了柔宇的关键节点。自此之后,柔宇开始在融资道路上一路飞奔:2015年8月,中信资本、浦发银行等参与柔宇科技C轮融资,总投资额达到11亿元;2016年11月启动的C+轮融资,投资额5亿元,此时柔宇科技的估值已达200亿人民币。

2017年9月,柔宇与中信银行、农行、工行、中行、平安银行签约,新增D轮融资合计8亿美元。2018年3月,越秀产业基金、李嘉诚旗下香港尚乘集团战略投资入股柔宇科技完成E轮融资后,柔宇科技的投资机构覆盖到地产行业。2018年8月柔宇科技E+轮融资,招商银行等加入,其估值已经高达50亿美元。

03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鲜血和罪恶

柔宇的资本扩张,加速了收割柔科仅有的一点韭菜--技术概念光环。“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鲜血和罪恶。”资本押注柔宇科技,赌的或许是下一个柔性显示屏的时代:柔性显示正在成为面板行业的必争之地。数据显示,柔性屏面板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18年全球柔性屏面板出货量将达2.02亿片,预计2022年出货量达5.70亿片。

柔宇科技备受资本追捧。“刘自鸿斯坦福博士的身份,加上柔宇的技术概念,对天使投资人来说是最适合包装的组合。刘不是不想做产品,但他一开始就是被资本捧出来的,然后无数资本推着他走,推着他上市,走到现在已经没办再回头了。”仅从2017年8月到2019年11月的两年间,柔宇科技就获得了7轮融资,不乏中信资本、深创投、杭州基石、保利(横琴)资本等众多知名投资机构。2020年,柔宇科技还曾以60亿美元的估值跻身于《2020中国新经济独角兽200强榜单》前12名,并成为《中国企业家》2020年度“中国科创企业百强榜”的榜首。

但一位熟悉柔宇的深圳投资人对界面新闻表示,柔宇走到今天的本质原因不在于技术路线的选择错误,而是它已经不是一家做产品的公司了。“柔宇的本质就是个资本局”。

去年底,曾经估值超过500亿的独角兽柔宇科技,被曝出资金紧张、拖欠员工薪资。如今,柔宇仍深陷“缺钱”困境。

柔宇曾因其独有的柔性屏幕研发技术路线(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在业内走红。柔宇称,相比起主流的三星路线,其路线生产成本更低、产品可靠性更高,但外界普遍质疑该路线难以量产。但正是由于量产能力较低,柔宇始终难以形成正效的产销循环,这也是柔宇长期亏损的主要原因。

据不完全统计,柔宇从2012年成立至今,共经历过13轮融资,早期退出的投资人已经赚了盆满钵满,但后续被套牢的资方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柔宇当下的问题已经不是量产与否,而只能是向资本屈服。

如今商场上能做哲学思考的企业领导人还是太少,浮躁、急功近利,使得很少有人静得下心来去体悟、尊重并敬畏自然和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没有文化、只剩资本的市场经济,只是一场无可延续的经济躁动,没有商业道德,谋取利益不择手段,虽能得逞于一时,但最终难以逃脱失败的结局。

最近互联网金融企业、房地产企业、被资本垄断的教培企业接连倒地,圈钱游戏终于撕下了最后的伪装,风来了,猪都能上天。但要长久飞天,还得有御风而行的本事-工匠精神,只有打造更多的精品、优质产品、改进制造工艺、产品性能,不断满足用户对产品和服务品种多样化的需求,塑造更多的“中国品牌”,中国经济发展才能进入质量效益时代,中国的制造业才能在做大做强中跻身世界前列。从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培养更多的工匠精神的传承者,让工匠精神薪火相传,让更多的大国工匠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