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面向死亡说走就走的勇气(3月1日)
鲁迅先生曾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大户人家生了一个儿子,众人前去贺喜。第一个人说:这孩子将来是要做官的,于是得到赏赐;第二个人说:这孩子将来是要发财的,于是也得到了奖赏;第三个人说:这孩子将来要死的,于是被主人喊人用棍棒打出。
后人对这个故事所做的理性分析是:第一个说的是虚伪的恭维话,但不一定是真话。因为这孩子将来能不能当官,谁也不知道?但是主人爱听。第二个说的也是虚伪的奉承话,也不一定是真话。这孩子将来能不能发财,更没人知道,但是主人也爱听。只有第三个人说的是真话。因为我们每个人,无论是谁,无论曾贵为天子还是贱如乞丐,都不可能长生不老,死亡是谁也躲不过去的一道门槛。
对于死亡这个话题,绝大部分人是不愿意去触碰的。或者是因为阴冷而感觉晦气,或者是因为未知而感觉恐惧,或者是基于压力而感觉忙碌,无暇去触碰,或者是感觉距离自己尚远,没有必要去涉及。但毕竟每个人都会死,在生命的终点,我们得到了什么样的感悟,我们取得了什么样的价值认同?我们都在追求某个视角的成功,那么我们在哪个视角是成功者?假如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那么似乎一切都是虚的,都是空的。
只有临近生命的终点,才会深度思考物质之外的东西,比如信仰、价值、生命、使命、精神、灵魂之类的话题。但这并没有固定的年龄,俗话说“黄泉路上无老少”,谁都不知道,明天与意外哪个先来。
临终的人是否也有未来价值?当你看着TA的眼睛,观察TA的表情,你会发现其实TA如同一座已经打开的宝藏,无需钥匙不需要密码,只需要用心去感受。其实越是到临近生命的终点,其所发出的慨叹才会越让人感觉震撼,因为既然即将逝去生命,那么也就没有什么值得保留的了。既然无欲无求,在挖掘的时候也就不会牵涉到成本。
我们每个人都无法看到在自己百年之后数百年的变迁,甚至无法决定自己死后的数十年,我们能尽力做的,只有从生命的终点的地方反观此生,做到无憾无疚、无怨无悔,可以心态祥和地笑着离开这个世界。或许我们看不到过于久远的未来,但我们必然要面对临终前的遗憾,临终之前我们还有哪些未了的心愿,有哪些成就值得后代纪念?我们的人生价值需要有一丝欣慰,让我们有相对平和心态面对尘世。
我们都需要被临终关怀,当我们处在那样的状态,需要别人度我们进入另一个世界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关怀?身体上的关照,日常起居和饮食?还是对内心感受与灵魂的呵护?或许我们终究无法酣畅淋漓、充满激情,或许我们只有抱憾终身。我们期待那个时刻的来临,我们需要一场法事或者人生告别礼,来跟这个世界告别。
当我们看到结局已经订好,我们对于结局需要进行优化,试图去改变命运的安排,至少从结果上看,让自己更为欣喜,心态让自己心安,而且做只有追寻意义并做有意义的事情,整个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成功没有标准,成功只取决于自己的内心感受。如此,我们的思维方式需要由远及近,用从未来回视的视角去做出选择与取舍。到向死而生的境界,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我们的向死而生,不是不知死,而是从内心感觉死亡不过如此而已;我们不是不惧死,而是早已在面对死亡之前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我们随时准备好说走就走的旅程,而且是一旦出发就不再回来的单程旅行。当不再恐惧,内心就会淡定,就会以更为平和的心态去做决策、去做取舍、去做投入。
人其实不怕死,怕的是生不如死,怕的是随着死亡的来临,让自己在此生的一切努力与积累都变得不再有效,要从舞台中隐退,要从鲜活变得腐朽,自己的积分清零,自己逐渐从这个世界消失,我们并不是必须赖在这个世界,而是不甘心,自己的成就没有人注意到;不被人认同,自己的成果只能“自嗨”而无法分享。只有解决终极问题,才能切入到核心。
我们没有必要给自己戴高帽,无私地为了别人,就是为了自己!未来做好准备“说走就走”,为了自己不留下遗憾,而提前为自己布局,规划余生。这种余生的规划,核心就是对自己的未来价值投资管理。
我们知道结果,但不惧怕结果;我们知道结局,不去挑剔并欣喜地拥抱结局;我们对生命了然于胸,我们可以跟生命相视而谈;我们试图去改变的不是结果,而是通向那个结果的过程;我们尊重自我感觉,并以自己的感觉为核心。
我们要做的是主人,把自主权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中,从重新规划,重新布局,重新定位,重新复盘开始全新的时间安排。其中最主要的是需要做前端,做理念导入,做洗脑性的工作,首先是去除恐惧感,培养视死如归的心态,提前做好余生规划,先了却自己的遗憾,让自己不至于留下太多遗憾,让自己的内心充满幸福感、成就感和喜悦,把该留下的留下,带走的仅仅是一具空壳。
在其中,如何能提升老人的生命质量,特别是提升余生的存在感与价值感,会是重中之重。因为越是临近暮年就越是需要注意在身体上和心灵上的关爱,而越是年纪大的人就越是需要更多的照顾,如此就需要更多的人力配置,因而需要更高的养老成本,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成本与投入之间的倒挂。
视角调整之后,在必然要出现倒挂的时候,如何能达到新的平衡?核心是重新规划享受颠覆,重新规划。让我们与生命同行,特别是在生命的最后一个阶段。
贾春宝
2022年3月1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