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裕率弟子考察龙岩古村落培田 感受客家人崇文重教的风气


 曾祥裕率弟子考察龙岩古村落培田 感受客家人崇文重教的风气

       曾祥裕 曾海亮

(温馨提示:好消息!曾祥裕将在3月19日在赣州古城举办新春第一期杨公古法风水和择日班, 咨询电话以及微信号13766307454)

 曾祥裕率弟子考察龙岩古村落培田 感受客家人崇文重教的风气

      在偌大的中国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古迹深藏在山水之间。这些地方有着美丽的风光和很好的人文景观,只是因为地区交通不便,旅游设施落后而少有游客,但这里却往往有着淳朴的笑脸,原生态的生活,无雕琢的美景,值得我们去用心体验!当我们走进龙岩培田,才惊艳这里深藏着一个美丽而古老的村落,通过考察,发掘古村人才辈出的内因,切身感受到客家人崇文重教,是对家族持续兴旺所作的最好投资。

        

培田位于在福建省闽西山区,至今保存完好的连片成群的客家古老村落。一些建筑专家和国外友人前来考察后认为,这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一枝奇葩,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

这是一块人杰地灵的神奇土地,据载,吴姓先祖早于1344年迁至培田,在此开基,繁衍至今已历30世,时近700年。迄今,全村300余户人家、1400多口人,清一色为吴姓同宗,培田故在民间被称为"吴家坊"。

在培田的祖先中,最出名的要数一武一文,一官一商的两个人--吴拔祯、吴昌同。他们两个在村前村尾建的两座跨街牌坊也是文武竞秀、遥相辉映。

培田代代人才出。 清朝名才子邱振芳、翰林院庶吉士曾瑞春曾执教于此,科举时登科入仕191人(进士4人),官至五品以上14人,民国时出4个留学生(吴乃清与周总理同窗),三个黄埔生,建国后输送培养大中专生270余人,海外华裔20余人获博士学位。

培田人有出息。这得益于培田祖先祟尚读书。

曾祥裕率弟子考察龙岩古村落培田 感受客家人崇文重教的风气

培田古民居除了它的建筑本身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值得玩味外,认真考察它的附加物也是很有意思的。

琳琅满目的楹联,除了书法铁划银钩非常耐看外,内容多是处世箴言极有品位。

且看:

“饥能壮志寒能壮气志气不凡定多安泰;耕可养身读可养心身心无恙自获康宁”,不是勉励后人要不畏饥寒勤耕苦读么?

“世重博施轻财仗义;家承至德睦族敦亲”不是教育后人要乐善好施以和为贵么?

“希贤希圣希天此等地位岂肯让他人做去;立言立功立德这般事业还须自平日修来”,不是规劝后人要见贤思齐、加强修养么?

“积德润身如积玉,遗书教子胜遗金”,“水如环带山如笔,家有藏书垄有田”不是告诫后人留下精神财富比留下物质财富更重要么?

“欲高门第须行善;要好儿孙必读书”,不是在倡导一种行善积德、课子读书的风气么?

可以说,这些联文,字字都体现客家人的精神追求。

培田人重视教育,让子孙走出深山求得功名,给家族带来显贵, 以此来保证了家族的永续繁荣发展。

曾祥裕率弟子考察龙岩古村落培田 感受客家人崇文重教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