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国庆节就要到了,对于上班族来说,七天的假期是一年中除春节外最长,又更适宜出行的节假日。可以与父母,小孩一同出游,去领略祖国大美河山的风景,同时又恰逢高速免费,使得出游更有诱惑力,但节日出游也有梗,成为阻碍出行的硬伤。
节日出游最大的梗就是人多,无论是在出行工具上,还是景区,饮食消费上,但在我看来这些都不算什么,或者都能找到替代的方式,比如可以错峰出行,吃饭,即使有些景区人满为患,但仍能找到另外一些冷清的景区,或者更退一步说可以到城市公共场所,比如图书馆,商场,公园去消遣
节日出游最难突破的梗在于住宿成本,而且是硬伤,因为收入增长有限,而支出刚性,乐于出游而又困于囊中羞涩;因为无论是出行交通,还是饮食消费等在节日里成本增加都很有限,甚至因为规模经济,相对平时还有一定的优惠,但住宿由于节日大量的人口流动,致使住房需求急速膨胀,以致住宿价格较平日都至少上涨1倍,有的都2-3倍,比如南京平时经济型酒店的住宿价格都在300-400元左右,而节日期间一般600-800元,而苏州经济型酒店,平时即使身处观前街区域也不过150-200元,而在国庆节期间一般是500-600元,对此我有长期观察与体验,我给出的建议是:要么是平时出游,这样仅仅增加高速收费,而住宿费用节省的完全可以相抵,而且景区,交通都会节省出行时间,但缺点是一家人不一定能凑到一起都有时间,而如果国庆节出行,可以节省高速费用,但其它增加的费用要甚之,同时在一二线城市住宿,住经济型还不如住五星级酒店呢,因为经济型的一般都500-600元一晚,而在700-1000元区间内也能找到五星级的,为什么不能花近乎相同的钱而有更好的体验呢?
由上可见,我认为现在对出游形成很大阻力的就是住宿价格,但正如教培市场,大量家长的梗就是校外培训经济负担繁重,而现在国家都可以下那么大的决心去治理与规范校外培训市场,那么打通出游各环节,降低出游成本也是很有意义的。自己也多次出游,与一些酒店老板也有过交流,就是总听到他们说平时在亏钱,只能依靠节假日贴补点,所以我们来算算成本,比如以苏州为例,平时按照150元一间一天来算,节日按照日500元来算,一年365天,去掉20%的闲置率,一年按照290天算,清明,五一,国庆,春节等节假日按30天算,收入1.5万元,其余260天,收入3.9万元,全年合计5.4万元,同时一间住房一般15-20平,一套一般可分5个单间,总收入27万元,我不知道其一套住房的租金,我想不会超过5万吧,而上海不会超过10万吧,而另外一方面对于出游者来说,特别是自驾游来说,出行成本几天也就几百元,平常小吃也不过千元,而景区门票也不过千元,但住宿三天就至少需要1500元,更重要的是人口流动多是四五线城市往二三线城市,往旅游城市流动,而本身他们收入水平就低,而二三线城市的住宿价格却涨幅惊人,需要对假日的住宿价格进行监测,制止哄抬住宿价格行为,当然也应该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在节假日加大客房供应,比如鼓励城市的闲置房改造成酒店公寓,来平抑假日期间客房的过度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