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牧溪、克尔恺郭尔谈释同进的当代禅艺(连载之一)


从牧溪、克尔恺郭尔谈释同进的当代禅艺(连载之一)

文、曹喜蛙

结缘同进法师是在2015年元月一次公益拍卖会,迄今已经六个年头了,那时还不知道世上有同进法师这个人,只是偶然发现这个画家作品有来自竹林幽雅的仙风道骨,笔墨了得,修来一份丹青德田,没有丝毫油滑俗腻的戏笔。随着对画家进一步的跟踪考察,知道他是位少有的沉寝艺术、恪守戒律的当代卓有成就的禅意画僧,的确值得学术界的关注与研究。

新冠疫情肆虐变异以来,世界就开始分裂,繁华现代不可一世的通天塔顷刻间就变魑魅魍魉的鬼城,现代文化、后现代社会畅通的快速道刹那间被摁下暂停键,各边一时皆相设卡,要通关就要回答,什么才是道的本质,什么才是当下的问题?宋代宗教画家牧溪、欧洲宗教哲学家克尔恺郭尔,这两个历史人物仿佛就浮现在路边,宛如资深路人甲、路人乙,与当代宗教、艺术两重身份的同进法师一样问道在现代街市,企图寻找什么才是人的存在、自由、境遇、追求?

艺术家牧溪的自画像(《老子图》局部, 是牧溪以自己老年形象为模特创作的老子像)

 

 

牧溪  六柿图 (据说,世上的人只有两种,一是看过《六柿图》的人,一是没看过《六柿图》的人)

西方哲学都与宗教分不开,还在山西的时候我就读过一大堆哲学名著,而读克尔恺郭尔是后来在北京读的,那时还在人民大学哲学系进修研究生,记得是上世纪90年代末,国内刚出版了他的《恐惧与颤栗》,我业余时间给美国杜邦研究院资深院士、超导物理学家沈致远在国内购买汉语社科书籍,在三联书店一看见他的书上了架立刻就买了,我自己先会看一遍,年底统一再寄到美国给沈先生。沈先生经常把他在国内的科学家朋友介绍给我,介绍我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一个科学家读书会,我应邀在读书会给科学家们讲了一堂起哄理论。知道牧溪的名字,则要晚点,是读徐小虎与王季迁两人对话的那本《画语录》,徐小虎在那本书里专门有一章《八大山人、牧溪》。王季迁受主流美术史影响较深,对牧溪有所保留,但徐小虎在日本工作过几年,著有《日本美术史》,她对牧溪则比较推崇,在《画语录》里特意把八大山人、牧溪放在一章里一起谈,就是拿中国美术主流界公认的八大山人去抬牧溪。当然,牧溪在中国美术界已经得到广泛认可,正因为如此他也就活在今天的互联网上,已经以“海龟”的形象与同进法师,与克尔恺郭尔这个外国朋友,经常在我的朋友圈看见他们的身影。

哲学家 克尔恺郭尔

1

同进法师,俗姓赵,号华岭,来禅精舍主人。1976年他生于吉林,1998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2002年至2006年客居谭柘寺,2014年剃度出家,20168月于安徽合肥开福禅寺受具足戒。作为一个宗教性质的艺术家,迄今成功举办过十余次画展,天津人美出了一大厚本、美术界俗称大红袍的《中国当代名家画集·释同进》公开发行。

这段介绍,出自《中国当代名家画集·释同进》画集,是释同进法师目前为止官方的一个简介缩写。20198月出版的这部集子为8开本,烫金字书名、红色封面的收藏硬盒,烫金字体的黑色硬壳内封及硬纸外装套画豪华封面,正文配有8开铜板纸印刷的名家肖像摄影,这是国内一般书画名家都享受的待遇。内页正文书画前有安徽江淮书画院副院长、美术评论家沈明先生关于释同进法师画作赏析《不随尘埃抒意韵》的卓章,归纳了几条评述同进法师的丹青成就:

(一)能用心汲取中国古圣先贤们的笔墨精神,以书法如画,画作有书卷气。

(二)诗书画相融,独具风采。

(三)造型自然而就,意境与气韵俱佳。

(四)“禅味”极其浓厚,“文人画风十足”。

沈明的美术评论专业到位,言简意赅,是对一个专业画家坚持数十年笔墨不缀耕耘的最好褒奖,叹为观止。

《中国当代名家画集·释同进》主体部分,由《山水系列》、《花鸟系列》、《人物系列》三部分构成,这些作品的笔墨、图式、技法等都有牧溪、倪云林、徐渭、八大山人的影子,尤其牧溪是他艺术灵魂的精神导师,是他当代艺术的致敬人物和缪斯之神,从集子里的作品明显看得出来。乍一看,他也有幅《六个柿子》,就是向牧溪致敬,仔细一看却是《六个桔子》,因为有两个果子带有几片细小的叶子,分明有“小荷才露尖尖角” “雏凤清于老凤声”的意思,用笔已老辣且愈加空灵清新,贯通佛道哲学的艺术真髓。当然,牧溪那张《六个柿子》是学不来的,确实是空前绝后,现代极了,绝对超前。《山水系列》有占全书多一半有余的篇幅,《花鸟系列》有占全书约四分之一的篇幅,《人物系列》则只占全书约五分之一的篇幅,由此能窥一斑知全豹,法师大半时间都是用于放情山水,四分之一时间用于专情花鸟,只有五分之一时间用于塑造人,当然他的画看透了,山水、花鸟其实满目都是佛的形象,佛就在山水中,山水就是彼岸。除了佛的世界,法师其实不太愿与人周旋,网上他的搜索也只有很少的几十条,他不能算一个活跃的网友,对有人津津乐道的所谓出圈也无兴趣。在这部作品集子中,他的禅诗、偈语、印章也是都很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尤其禅诗文本的宗教性、当代性、哲学性有独特的文化意义。

 

这里有个插曲,在撰写本文前,大概是5月底,我曾经有个书面采访提纲给法师,法师也满口答应与我完成那个采访,那些提纲都是我平常研究艺术家的例行准备工作。我知道这可能不符合他出家人的习惯,但我依然坚持我的习惯,果然……尽管他曾满口答应,但我催了几遍却没有下文了,其实没有结果这就是结果,我知道他慎重思考过这个问题,最后决定暂时放弃这个采访,不过这也算我与研究对象的一次俗界与净界交融,是我与法师各自境遇偶发的艺术行为。假如采访牧溪、采访克尔恺郭尔,说不定也会遇到什么问题,没准还会当下在群里争议或甚至撕逼起来,网上这样的事多了。牧溪当年也是个活跃分子,好像还被跨省追逃,而且是被官方屏蔽封号了,跟后来米国前总统特朗普在推特上一样的遭遇。克尔恺郭尔也有几件糟糕“网事”,“他的《海盗报》事件”可是曾经上过热搜的,还有他的婚事都算丑闻。

艺术家释同进

《海盗报》是丹麦一个青年诗人创办的一家周刊,政治倾向是自由主义立场,经常用嘲笑和讽刺的方法抨击专制保守和落后的社会现象,据说格调不是很高,但报纸发行量相当大,也算个网红粉丝很多。有天《海盗报》突然发现一个潜在同盟,就发了一篇赞扬克尔恺郭尔的文章,但克尔恺郭尔却嫌弃《海盗报》怕把他的品位拉低了,不但不配合,还讽刺《海盗报》的格调太低。谁知这下捅了马蜂窝,他是不知道脑残粉非理性无底线的厉害,整整一年《海盗报》连篇累牍死缠烂打地发文攻击克尔恺郭尔,彻底做了个人肉,竭尽揶揄讥讽无底线之能事,甚至把他的生理缺陷、服饰、家产、生活习惯等都做文章,还配以时髦的漫画,一时间克尔恺郭尔没有一个人朋友顶了。克尔恺郭尔一向就不善社交,反对团团伙伙,尤其性格孤僻,自然是经常落单,被子虚乌有的黑客网暴了一回又一回。据他自己说,克尔恺郭尔的朋友只有每天随身携带的一把雨伞了。

一气之下,克尔恺郭尔就关掉手机,把自己的“朋友”都拉黑,一顿“清零”,坚持自我隔离,彻底的闭关锁户,玩起了他与上帝的内循环,他的婚事、爱情被他描述为给上帝的“献祭”,后研究出由他开创的存在主义哲学,写了一堆书,其中包括我说的《恐惧与颤栗》。由此看来,同进法师热衷于山水也是有先见之明的,还有他横拖当笔创作的那幅巨幅抽象油画,看得出他的内心的确很强大。

(未完待续)

艺术评论家、诗人、互联网哲学家曹喜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