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政策是否要再考量?


    始于去年年初的新冠疫情从整体上得到遏制,转变到抗疫与经济发展并重,而在这一过程中,全面一些地方发生了局部性散发疫情,比如云南的瑞丽,南京,扬州,张家界,再到此次的莆田,通过这些散发病例,我们可以发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传播链多来自于国外,包括入境人员与入境货物,于是对入境政策考量应该成为当下全体抗疫的一个核心因素

   大家都知道,国家的态度是坚决的即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惜一切代价的遏制疫情,施救病员,这在疫情初期,传播迅速的关键时期,为阻断疫情,遏制疫情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当下全面疫情已经得到遏制,而局部疫情有多是国际引入的背景下,是否应该有针对性的对入境人员与货物实行更严格的管控,比如延长隔离期,减少入境货物,特别是入境冷鲜食品的进口。从报道上看,一些发病者之前数次核酸检测均阴性,这就对隔离期提出更高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背后经济成本的问题,我们搞发展不也是为了收入水平吗?而最近一些散发性病例对当地的影响是全面的,比如南京一开始的几个病例,而后影响一座城,前后共计多了8轮核酸检测,占用的近千万人的时间,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处于人文关怀,允许入境人员进入,但能不能再牺牲极少数人的自由,来换取一座城的安宁,来减少一些公共支出,毕竟因为疫情许多地方的支出是巨大的,能不能从抗疫及成本双重角度来应对可能发生的散发疫情

   对抗疫政策的再考量更重要的在于国内外抗疫理念的不同,以美国,英国为首的国家主张自我免疫,对人口流动不加以控制,而我们国家的理念是防御,隔离,减少群体传播等等。我认为正是因为内外理念的不同和对入境人员与货物没有更严格的管控措施,使得国内多地发生散发疫情,未来的抗疫要基于当下的疫情爆发特征,有针对性的对入境政策再考虑,达到人民生命与抗疫成本的平衡!